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经开区多措并举开创“智慧教育”云时代

种下“智慧”树结出“信息”果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悠 通讯员 任永跃

6月17日上午,随着英语科目考试结束铃声的响起,我市2019年中考顺利落下帷幕,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3个考点的3660名考生也结束了他们的“中考之战”。

为了保障中考工作顺利进行,今年,经开区在全市率先启用中考保障远程指挥调度平台,在教体局设立远程调度中心,借助互联网云视频技术在大屏实时显示3个考点重要场所实况,同时将各考点考务室纳入现场远程互动管理,通过调度中心及时发布重要考务信息,考点向调度中心及时报告考务情况,在线监管各考务室收发试卷流程情况等方式,确保考务操作规范高效。

中考保障远程指挥调度平台的启动,只是经开区开展“智慧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经开区教育持续“亮剑”:优先保障基础设施、建成教育网络行为态势感知系统、搭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秀空间,智慧课堂进校园……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推动经开区教育信息化的深层变革,促进教育教学水平再上“台阶”。

提档升级

为教育筑牢“根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想让智慧教育的“大树”枝繁叶茂,首要的莫过于精耕细耘,筑牢“根基”。对此,经开区管委会加大支持与投入,将基础设施预算每年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

多年来,徐庄镇中小学教育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落后,教育教学质量一度在低层次徘徊。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高度重视下,实施教育“补短板”行动计划,2017年一次性投资926万对徐庄镇教育基础设施进行了补充和更新,经开区装备建设得以均衡提升。经开区中小学教育全部实现了网络备课、信息化教学、智能化管理,打造出一条教育信息化“高速公路”。

与此同时,经开区全面提升教育城域网建设,目前,经开区义务教育学校均已完成千兆光纤建设。此外,校园监控的全面覆盖,“平安校园”应急指挥与调度中心的建设,经开区儿童智能腕表项目的实施,让经开区的教育信息装备水平居于全市的前列。

“在学校里可以使用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备课、学习,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如今,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提升,赢得了区内各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软硬兼施”

打造教育多维“生态圈”

学生在校期间的饮食安全是家长最关心也是最担心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们在学校吃得更好、更安全?2015年起,经开区上线食堂管理云平台。

目前经开区上线25所食堂、4家主材供应商,可实现供应商商品上架、出库、审核、配送信息化,学校线上订购、入库、结算流程化,收支记录、食材用量分析智能化,学校食品溯源、追责管理一体化。同时,结合区智慧校园安全防范平台,向家长开放“明厨亮灶”云眼视频,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更加透明公开。

事实上,除了“硬件”的有效落实,经开区也不断加快“软件”的提升,力争打造出多位一体的信息化教育“生态格局”。

经开区将教育信息技术与教研工作深度融合,逐步探索出“一体两学四化三阶段”网络教研新机制,通过整合教育部“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资源平台、省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为代表的国家、省级平台和经开区网络教研空间及视频互动平台等信息化平台,既对接了全国最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又打造了开放式的网络教研环境,实现了跨区域的教研互动。

融合创新

以智慧教育推进教育现代化

如今,一幕幕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应用场景,已经成为经开区的教育教学常态。

智慧教育教学云平台的上线,支撑经开区181个初中班级智慧课堂应用,全面促进教学效率提升;小学统一推进EN5交互式教学系统应用,掀起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应用氛围;网络电子备课研训平台,高效提升了备授课流程效率……这些都为经开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新型应用模式。

基础设施的提档升级和信息技术的全面应用,切实让经开区师生尝到了“智慧教育”的“甜头”。不少老师感叹:“关起门来上课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今,教育信息化让我们的视野更开阔,也让教学工作的开展更高效、更优质。”

立足当下,经开区“智慧教育”已雏形初具,放眼未来,经开区还将进一步深度孵化,最终实现区域现代化教育的“振翅腾飞”。

经开区教体局局长王祥表示,教育要发展,根本出路在改革。只有用好“改革卷”才能答好“发展题”,才能不断激发教育发展活力。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我们要用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通过“互联网+”思维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经开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求。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19-06-27/436644.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