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报融媒记者 季芳 通讯员 孟庆辉 冯钰茹 远远望去,一片绿网包裹的建筑群高低错落。 俯身近看,钢筋丛林里,带着口罩的工人们穿梭忙碌。 2月24日,市级重大产业项目——徐州经开区东湖医学产业园项目工地,200多名工人正开足马力抢抓工程进度,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令人振奋。目前,东湖医学产业的工人复工率已达80%。 这样的场景离不开徐州经开区一辆辆“复工包车”的开启。为应对外地员工返岗面临的诸多困难,2月10日以来,徐州经开区积极和相关部门协调,开启“企业复工包车”,定向定点包车接送外地人员返徐复工。 2月22日16时许,一辆客运大巴缓缓停在徐州经开区东湖医学产业园工地门前,20多名来自安徽的工人顺利返徐复工。 “各位工友,带好随身物品,到我们体检处检测个人体温,中间间隔一米,不要离得太近。”在经开区大庙街道项目包挂负责人李刚的指引下,工人们下车后,依次测量体温。据了解,这些返程工人在此前均已做过了登记和健康监测,返徐后,全部再次进行量体温、登记、消毒、重新发放口罩等防控措施,统一安排食宿并加强监管,确保生产防疫两不误。 “我们的复工包车严格按照50%的上座率安排员工,核载55人的大巴只安排20多名工人,上车后,所有乘车人员全程佩戴口罩,车上还配备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深圳中海建筑有限公司东湖医学产业园项目部经理郑虎说,东湖医学产业园项目体量大、施工人员多,而且大都是外地工人,为了尽快复工,在徐州经开区大庙街道的帮助协调下,项目部已从省外的安徽、重庆等地,省内的淮安等地,陆续发出了10批次的包车将工人接回徐州。目前,又派出两辆大巴,赴四川接熟练技术工人大约40人集中返程。 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徐工特种起重机械项目工地上,一台台挖掘机正挥舞双臂,也是一派忙碌景象。 “我们工人基本上全部来自徐州和南通,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包车把南通工人直接从村里接到工地,并且南通工人和徐州本地的工人分别安置在相距百余米的两处宿舍楼,设置进出管控卡点,在施工范围划线,徐州工人及市外工人避免聚集作业,有效做好疫情防控。”江中建设集团徐工特种起重机械项目部经理沈亮亮介绍说,在经开区大黄山街道的协调帮助下,目前,项目部的工人基本已全员复工,并按照各项疫情防控预案和安全施工方案,有序推进各节点工程。 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产业项目的主阵地。据了解,徐州经开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195家,目前,开工率已达100%;2020年,徐州经开区共有36个市级以上重大产业项目,目前,开工、复功率已达80%。为确保这些重点企业、重大项目早复工、复好工,经开区大力推行项目属地包挂责任制,“一企(项)一人”协助项目部落实好包车返岗、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 2月25日至本月底,徐州经开区还将陆续发出30多批次“复工直通车”,前往山东、河南、安徽等地,为富港电子(徐州)有限公司、徐州维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道信息处理徐州分公司等多家企业接回返岗员工(含新入职)600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