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徐工为绿色发展作贡献

节约资源、降低能耗、防控大气污染……
  徐工起重机整机再制造生产线。
 

  ■数字

  2015-2019年,累计再制造汽车起重机1400余台,再制造核心零部件11000余件,实现再制造产值达32亿元,通过再制造节约电能1110万度,节约钢材15万吨,减少CO2排放26.6万吨。

  ◎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 通讯员 张丹

  生态兴则文明兴。节能环保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功在千秋的一项事业。徐工一直以来把引领绿色发展视为己任,勇扛节能环保的大旗,在节约资源、降低能耗、防控大气污染等方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再制造技术让旧机器设备“涅槃重生”

  废旧的液压油缸、无法工作的泵马达,以及达到报废年限的整机产品,对很多企业来说,留之无用,弃之可惜。有没有一种技术可以让这些旧机器设备“涅槃重生”呢?

  答案就是“再制造”技术。再制造是以产品全生命周期为指导,采用先进技术及产业化生产为手段,对废旧机械设备进行修复和改造,修复处理后的产品性能达到甚至超过原型新品,这样的再制造技术,在徐工已经被运用得非常成熟。经过多年的技术研究和积累,徐工研究院不负重托,成功突破了工程机械逆向物流技术、再制造工艺技术,形成了完善的工程机械再制造回收、清洗、检测、修复技术体系及装备,开发了整机及零部件再制造管理平台,搭建工程机械再制造标准体系,推广应用于徐工内部汽车起重机、旋挖钻机、挖掘机、装载机、液压油缸、泵马达等各主机及零部件再制造。2015年-2019年,累计再制造汽车起重机1400余台,再制造核心零部件11000余件,实现再制造产值达32亿元,通过再制造节约电能1110万度、节约钢材15万吨、减少CO2排放26.6万吨。

  令人欣喜的是,在再制造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徐工研究院还成功开发了热喷涂、激光熔覆、堆焊、镀膜等一系列绿色表面修复技术和熔盐超声复合清洗、电解质等离子清洗等绿色清洗技术,这一系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效解决了传统化学清洗、抛丸、打磨、高温焙烧带来的化学、粉尘、噪声等污染,成为企业实施绿色制造的核心“利器”。

  绿色化施工攻克多项节能环保关键技术

  随着雾霾天气肆虐,大气污染成为热门话题,“蓝天保卫战”随之打响。作为“非道路移动源”和“扬尘源”,工程机械被生态环境部(原环保部)纳入污染源排放清单。除了发动机尾气之外,工程机械作业系统的二次扬尘和烟气排放是其对作业场所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为此,徐工研究院开展工程机械作业场所粉尘与烟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旨在研发环境友好型施工工艺与装备,改善作业环境,实现绿色化施工。

  2018年6月,作为聚焦10%登顶技术难题项目,沥青拌和站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及核心零部件研发项目在徐工研究院正式立项,启动清洁燃烧、烘干节能与烟气净化关键技术攻关。2018年10月,徐工首款清洁型燃油燃烧器完成总装点火试验,2019年1月,徐工首款低氮型燃气燃烧器点火成功。2019年2月,徐工首台套沥青烟尘净化一体机实现配套销售。2019年4月,自主研发的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及核心部件,在徐工系列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上得到全面应用,节能环保技术指标得到显著提升,其中,燃油消耗率、烟尘净化效率均优于国际标杆产品水平,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均优于北京地区标准。随着节能环保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这些施工设备遍布在全国各地并出口至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地区,大幅度节约了施工设备的能源消耗,降低施工过程中颗粒物、氮氧化物、VOCs烟气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徐工研究院还面向城市道路、建筑施工现场与堆场等扬尘源,开展喷雾抑尘机理及低噪远距离风送射雾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出了具有徐工自主技术特征的三款高效能雾炮,徐工独创的复合雾化抑尘技术,大幅提升了抑尘设备对空气中PM10颗粒物的抑尘效果。徐工还将继续研究针对PM2.5颗粒物以及复杂天气条件下、不同施工场景的抑尘除尘技术,从而进一步改善工程机械作业场所的空气环境质量,为“蓝天保卫战”攻坚战的胜利贡献徐工力量。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20-06-11/44435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