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三、二、一,启动!”
伴随着割煤机的转动,哈密能源公司井下开启了联合试运转,乌金从煤壁上滚落,蹦跳着经过输煤皮带进入电厂锅炉,转化为清洁的电能。
这是一件足以载入徐矿发展史册的大事、喜事!艰难奋进,玉汝于成。八年坚守、八年奋斗、八年执著,了不起的徐矿人在大漠戈壁上建起了一座特大型现代化矿井,它的背后是在大漠戈壁创业的徐矿人树起的精神丰碑。8年建设,完成了矿建、土建、安装等基本建设工程,形成了矿井运输、通风、供电、排水、防灭火、监测监控等系统。从这群可爱可敬的创业者身上,记者看到了徐矿人“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劲头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这种担当也正助推徐矿向着新的目标不断前行。
凭借钻研的劲头,他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相比刚来之时,黄永梁瘦削的身形、佝偻着腰的样子没有变。但作为徐矿的通风技术大拿,他却感慨:“来哈密这几年,变化太大了!”
回想起五年前初来哈密时,矿井没有形成通风系统,“井口放满了风机”“一个工地四五个队伍干活”……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黄永梁十分感慨。为了高质量完成工程建设,黄永梁连续下了几天井,了解现场情况,并对各条巷道进行测风,绘制了公司通风系统图、通风立体示意图、通风网络图,一周内完成了通风机挂网措施的编制和上报工作,短期内成功进行了矿井通风机挂网。目前,井下各掘进头通风机均设置完毕,矿井风量能满足各作业地点用风需要,一座现代化矿井傲然挺立。
从刚来时六七人的队伍,到现在黄永梁的团队已经扩充到20人。黄永梁注重开展技能“传、帮、带”,只要职工问到他,他都不厌其烦地讲授。为了掌握徒弟们的学习效果和技能提升情况,黄永梁总是喜欢盯在井下检查职工操作能力,一跟就是一个班,有时还会打连班指导下一班次的职工。徒弟常说:“下井别人踩着黄师傅的脚印走,升井他踩着别人的脚印走。”
不光是在通风领域,在矿井水治理、软岩支护、无轨胶轮车运输、地面环境改善等方面,更多的徐矿劳模工匠,把艰苦奋斗作为精神底色,把实干苦干作为创业担当,取得了一个个新突破,让党旗在荒漠戈壁上高高飘扬。
靠着担当的精神,他们让党旗在戈壁滩上高高飘扬
初见徐宝,中等个头,圆圆的脸庞,说起话来有些腼腆。听了他的故事,才知道这位综采一区的“当家人”是个实打实的硬汉。
2016年7月,徐宝从徐州本部煤矿来到哈密能源公司,从事支架及机电设备安装检修工作。初入大南湖,荒凉的戈壁滩没有吓倒徐宝,反而激发了他的斗志,“对党员来说,困难在哪里,党员干部就要出现在哪里。”在人员极为紧张的条件下,他扛起冲锋陷阵的大旗,带领职工挖水沟、浇灌地平、铺轨道、安装皮带、打掘进巷道……
当时公司正处在基本建设期,矿井施工工程非常大,井下多条巷道施工,掘进队伍紧缺,根据公司统一安排,综采工区要参与掘进队任务。干综采,徐宝是把好手;可是搞掘进,他和他的工友却是门外汉。
“没有经验怎么办?干砸了怎么办?”大伙儿纷纷把目光投向了徐宝。接过井下1803运输顺槽联络巷、1801运输顺槽排水联络巷等施工任务,徐宝带领新老职工参加转岗培训和实践锻炼,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很快摸索出一套风镐掘进技术。没多久,徐宝带领的综采队伍成为一只综合能力极强的多面手,工程质量之高,让合作单位的掘进老师傅叹服不已。
8年来,哈密能源公司的“徐宝”们在岗位上默默奉献。作为“见证者”和“创造者”,老徐心里有说不出的成就感,“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怀揣为民情怀,他们让茫茫戈壁有了家的模样
“再难,也要在戈壁滩上为职工建一座‘幸福家园’!”2012年,公司第一批创业者来到这里,环顾四周的荒芜,他们在凛冽朔风中立下铮铮誓言。
喷泉流水声泠泠入耳,高大树木直指苍穹,随处可见的青翠绿植焕发勃勃生机……荒凉戈壁中,职工公寓楼内却有一个“世外桃源”。2017年,以“幸福家园”命名的职工公寓内开建园林,在荒芜中开垦出一片绿色。
春风度过玉门关,徐矿集团“家文化”的种子跨越千里,深深埋进戈壁滩,寒来暑往,八年间,他们不改初心践行着让全体徐矿人过上好日子的使命担当,在艰苦环境下千方百计保障改善民生福祉。
就在一年前,公司大门前这片郁郁葱葱的果园还是一块大土坑。谁能想到荒漠能成植物园林、土坑变果园呢?如今矿区逐步形成了三个活动中心、一个园林、一个中心广场的“311”民生工程,将寸草不生的荒凉之地变成了生态宜居的“幸福之家”,让职工们的幸福指数噌噌涨。大漠边关冷,创业人情暖,来自五湖四海的徐矿人因创业豪情而相聚,因“家文化”而团结,共同创造徐矿哈密更好的明天,为“五强”新徐矿贡献力量。
(文/由徐矿集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