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 见习记者 杨帆 作为江苏省重大产业项目,徐州鑫晶半导体大硅片项目年内将全部竣工投产。徐州鑫晶半导体大硅片项目总投资150亿元,一期投资94.5亿元,是协鑫集团在江苏鑫华半导体项目投产之后,在徐州的又一布局。该大硅片项目规划建设国际先进的8英寸、12英寸半导体大硅片长晶及切磨抛生产线,规划产能各30万片/月。 同样作为江苏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徐州众拓光电大功率硅基芯片项目总投资60亿元,一期项目预计年内投产;三期全面达产后,可年产各类5G芯片共约10亿颗,带动产业链超过500亿元。按照众拓的发展规划,未来的研发、生产基地将向徐州基地倾斜,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徐州经开区也将成为国内最大的第三代半导材料及器件生产研发基地之一。 今年以来,我市“未雨绸缪”应变局,“以保促稳”谋全局,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锚定区域样板开新篇。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年度投资1270亿元的230个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徐工特种起重机、天丝新材料二期等项目进度,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 打响攻坚战,全力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 抓发展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发展。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委、市政府及时调整工作策略,把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多次作出部署安排。全市各地各部门扛起责任、主动担当,主要领导亲自调度部署,广大干部深入一线包挂帮扶,部门全力提供要素保障,一场项目建设攻坚战在徐州全面打响。 中新钢铁集团年产350万吨特钢板材生产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50亿元,将形成球团—烧结—高炉—炼钢连铸轧钢等长流程板棒材生产线;由徐州东兴能源、徐州中泰能源、徐州龙山制焦、沂州科技各占股份成立的徐州龙兴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沂州焦化三期)项目为260万吨焦化联产30万吨甲醇;按照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新理念,徐钢集团正在建设1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120立方米高炉,这也是苏北地区最大的炼铁高炉;金虹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优特钢技改项目,新增1台100吨LF精炼炉、1台VD真空精炼炉,配套建设特钢生产线,品种钢暂时从预应力钢绞线开始由低到高逐步开发。 喷上最后一道漆,拧紧最后一颗螺丝,开过灯光刺眼的净检线……潘安湖北侧,江苏吉麦新能源总装车间内,一台台徐州造的新能源乘用车正缓缓驶出车间。东龙湖畔,远远望去,一片绿网包裹的建筑群高低错落,近身俯瞰,钢筋丛林里,勤劳的工人们正穿梭忙碌,一座医学产业新地标正加速崛起。 在新兴产业培育上下功夫。我市瞄准18个主攻领域,强力推进四大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扩容提质,计划年内新兴产业产值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个百分点,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智能装备制造方面,我市正在积极申创国家高端工程机械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国家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进一步巩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地位。聚焦四大重点领域提升新能源产业,我市加快中建材铜铟镓硒薄膜电池、巨电动力锂电池、协鑫颗粒硅等项目进度,推进开沃新能源乘用车等项目落地达产,打造世界级光伏产业和高端动力锂电池材料基地。 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我市坚持延伸链条与技改升级并行、招大育强与上大压小并进,推动传统产业质态加速迈向中高端。大力实施300项重点工业技改项目,确保技改投资稳步增长。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加快“僵尸企业”清理处置,进一步盘活有效资源。 8月15日,江苏诚意住宅工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件件预制楼板、梁柱正依次下线。2018年1月,江苏诚意水泥集团5.5亿元大手笔投资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项目投产,意味着这家曾以水泥为生的企业走上了一条更新更轻的发展之路。 大型机械运输车辆来回穿梭。微山湖畔的工业重镇利国,新型绿色冶金产业园内,总投资100亿元的徐钢集团特钢精钢(徐钢三期)项目正加速推进,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炼铁产能308万吨、炼钢产能305万吨。 现在,江苏天科合达半导体有限公司的150台单晶生产炉已全部开启,2020年的生产订单排到了12月,公司正全力冲刺今年1.5亿元的目标订单。我市自2017年底起步发展集成电路与ICT产业以来,众拓光电、鑫华半导体、博康电子、芯思杰光芯片等几十家企业先后落户,徐州经开区、徐州高新区、邳州三大产业基地已经形成。 减税降费,助力实体企业释放新活力 “一季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仅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我们就能节省近50万元。税费优惠政策是及时雨,更是指南针。” 江昕轮胎财务负责人朱太强感言,“马上完成的企业所得税汇缴显示,受益于75%的研发费加计扣除和15%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我们直接享受的税收优惠达到了206万元。国家鼓励技术创新,我们就坚持以技术占领市场。去年研发投入首次突破千万,营业收入实现了1.2亿元,研发投入回报率达到10倍,研发投入和销售收入实现了40%的同频共增。” 疫情发生后,作为酒精生产行业中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之一,江苏花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动扛起社会责任,迅速成立75度消毒酒精生产车间,全力提供物资保障。“社保费减免政策出台得太及时了,我们可享受社保费减免100多万元,减免资金将全部用于改造生产线和生产消毒酒精。”该公司财务负责人何书瑜说。 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处处长张兴旺对记者说,我市2月14日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21条”意见,积极落实国家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税费政策的同时,还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疫情发生以来,我市支持“三必需一重要”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新增融资87.40亿元。对3477家贷款到期和还款困难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及贷款金额84.36亿元,采取了延期还本付息、贷款展期、借新还旧等支持措施,免收逾期还款罚息和减免利息约1890.61万元。 今年以来,我市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以积极进取的主动性对冲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坚决守住“保”的底线,筑牢“稳”的基础,保持“进”的态势,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上半年全市减税降费额超过50亿元,减免企业房租、行政事业性收费1.25亿元。 3月份开始,全市“一人一企驻点帮扶”活动启动,机关干部重点帮扶“四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限额以上贸易、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职能部门深入企业做好疫情防控、企业用工、原材料供应、物流运输、资金保障、安全生产等“六项服务”,跟踪监测本地区企业复工复产的进展情况,及时分析发现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举措和相关意见建议。 市委改革办从7月初开始,推出2020年度利企便民改革“双百行动”,重点是涉企行政审批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专门组建经济运行保障组,针对项目建设、企业复工、要素保障等重点工作研究制定了6方面11条工作措施,全力以赴协调各方,有步骤、有计划地做好各项工作,确保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滞后的工期补回来。紧紧抓牢项目建设“生命线”,集中力量、铆足干劲,千方百计扩投入、上项目、优结构、促转型,确保完成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各项年度任务。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我市积极响应“双循环”发展战略,正在抢抓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机遇,加快发展重大产业,突出实施重大项目,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全市产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转型加快、争先攀高的积极态势,正在争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特色的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