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转型发展成效最好 ——这5年,我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华芯云制造芯片生产车间。 徐报融媒记者 孙井贤 摄
 

  ◎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

  11月5日至1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隆重举办。虽受疫情影响,但同时在线下和线上开启的本届博览会,盛况依旧空前。进博会上,徐工实现签约金额超8000万美元,签约方是参与本届展会的沃尔沃、戴姆勒、米其林等国际知名企业。

  受疫情影响,很多产业的发展都受到了巨大影响,但以徐工为首的工程机械产业却始终一枝独秀。如此优异表现,正是我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所取得的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

  作为江苏省唯一肩负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重任的城市,我市2018年和2019年蝉联国务院表扬激励的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城市。当前,我市正在打造全国“三大样板”——聚焦做大做强实体经济,争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等世界级产业集群为特色的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样板;深入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争做体现生态优先、民生优先的中国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的样板;创新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争做以中心城市带动资源连片地区协同发展的样板。

  产业转型正当时,徐州,扬帆起航。

  转型升级,抢占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贾汪区青山泉镇,曾经遍布焦化厂,如今这里已成为徐工的配套产业园。该镇党委书记张兆友感慨,“原先的企业都是纳税大户,关掉很心疼,但转型这场硬仗必须打好。挺过阵痛期,定会迎来艳阳天。”

  放眼徐州,转型春风扑面来。中新钢铁、徐钢集团等企业的产品不断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水泥行业形成3条日产万吨熟料生产线、热电行业平均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以上,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徐钢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罗锋表示,他们已在6月30日关掉2条相对落后的生产线,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按照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新理念,我们正在建设一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2120立方米高炉,这也是苏北地区最大的炼铁高炉。”罗锋说,新项目今年底建成后,八成产品为特钢,将打造徐州钢铁企业的标杆,实现钢铁产业“脱胎换骨”。

  利国镇利用关停企业腾出的土地资源,加大项目招引,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目前2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已启动建设。同时,发挥退出的钢铁、焦化企业的资金和人才优势,本着“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推进厂区再投资改造,力争用5年时间打造千亿级制造基地,形成500亿级的钢铁、300亿级的高端装备、150亿级的工程机械零部件、50亿级的精密铸造。

  徐州金虹钢铁集团通过与东北大学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团队合作,开发了短流程电炉智能化炼钢系统,过去出一炉钢(100吨)的时间是50至55分钟,现在只要38至42分钟,生产效率提高了,减少了人的接触,全部使用远程控制。同时,通过中冶京诚瑞达公司做的全连闸自动化控制系统,直轧率由70%提高到90%。

  打响蓝天保卫战,徐州一直在行动。我市是全省唯一一个既涉及煤炭去产能任务,又涉及钢铁去产能任务的城市,去产能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市政府加强统筹协调,落实责任措施,确保应退尽退,各地各部门及相关企业讲政治、顾大局,真正做到果断去、主动调、加快转,推动了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绿色循环,构建高效优质产业链

  位于邳州市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新春兴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废旧铅酸蓄电池综合利用企业。走进厂区,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将厂区包围。“这既是一条景观河更是一条‘监督河’。”公司副总裁马永刚说。

  “一个废旧铅酸蓄电池进入厂区,我们对它‘吃干榨净’,再重新制造一个新的铅酸蓄电池出厂,并且一点污染没有,‘护厂河’可以见证。”谈起对废旧铅酸蓄电池处置利用,马永刚自信地表示。据介绍,处理过程中,废旧铅酸蓄电池经过机械化破碎,分选出塑料、铅栅、铅泥等,铅泥通过自动化物料输送系统进入窑炉冶炼,塑料则进入分选车间分选再利用。公司与全球规模最大的改性塑料上市公司金发科技强强联合,研发再生塑料改性新材料;与美国西恩迪开展蓄电池、再生铅上下游深度合作,打造国际一流的电源科技企业。

  一块电池的背后是徐州产业链耦合共生、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形成的循环经济“生态圈”。 我市以徐工集团环境“绿色制造”、新春兴公司废旧铅酸蓄电池“绿色循环”、花厅公司“负能酿造”等模式为标杆,培育了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示范企业。目前,我市在制造业产业链推广以徐工集团为代表的“设备回收—再制造—生产营销”模式,不断延展以振丰新型墙材公司为代表的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链,以点带面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

  近年来,作为我市传统优势产业的纺织行业,也在通过淘汰落后设备、增添新技术、强链补链延链等举措,促进产品“量”与“质”的大幅提升。技改扩能后,很多企业实现了能耗更低、产量更高、质量更好和用工更少的发展目标。沛县形成了以粘胶纱线为主,兼有棉纺、毛纺等初具纺织产业链雏形的工业体系;徐州天虹纺织成为以氨纶弹力纱为主导的差别化品种全球最大的生产商。在纺织产品档次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今年我市持续布局升级江苏金荣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新的轻工纺织项目。

  补齐短板,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

  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的目标实现“两高两强”,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怎样实现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关键路径就是加快产业项目建设,推动产业不断扩容提质。只有持续做大做强现代产业,才能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典型,我市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突出产业基础地位,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不动摇,锚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四新经济” 主攻方向,集成政策、集中资源壮大装备与智能制造、集成电路与 ICT、新能源、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四大主导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一步巩固优势产业国内循环重要发起点和联结点地位,提升其他产品在产业链条中的关键支撑作用,努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初,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被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自然资源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纳入”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下一步,我市将全力做大做强两个示范园区,更大力度发挥国家级开发园区作为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作用。

  其中,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重点培育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及ICT、现代服务业四个千亿级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技术两个500亿级产业,构建“4+2”现代产业体系。

  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将重点培育安全科技和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一特三主”产业,着力建设安全科技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传感器产业园等产业载体,打造全市创新创业的活力区。

  站在时代的交汇点上,徐州将借助政策东风再次“提速”前进,全力打造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样板、中国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样板、中心城市带动周边资源连片地区协同发展样板,唱响新时代的产业发展“大风歌”。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20-11-12/44660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