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宿迁市发布1—2月全市重大产业项目进展情况。宿迁高新区核心区科技综合体前期手续正在办理,宿豫新港产业园已完成土地报批和挂牌材料,宿豫绿色建材产业园正在进行空间规划调整……全市23个创新载体项目,宿豫区占了10个。
宿迁市宿豫区委书记、宿迁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海红介绍,宿豫区正着力构建以宿迁高新区为主导、科技综合体为支撑、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精选优势产业,优化创新发展生态,全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不断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宿豫区拥有宿迁市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宿迁高新区,近年来,该区深化“全域高新区”理念,以宿迁高新区为核心,将高新区与宿迁生态化工科技产业园、张家港宿豫工业园、宿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一体谋划、统筹发展,构建“一区带多园”的融合发展格局。
企业创新发展需要有良好的平台载体。宿豫积极探索集科技研发平台、企业孵化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生活服务设施于一体,注重空间集约开发的科技综合体建设。新材料科技城、北斗电子信息产业园、筑梦小镇3个创新载体建成运营,南航新材料与装备制造研究院、南工大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科技研发服务平台落户,入孵科技型企业达74家。去年,北斗电子信息产业园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城Boot Camp众创空间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宿迁波尔高压电源有限公司把研发团队搬进新材料科技城后订单量猛增。“客户对我们的产品研发能力更加认可,下单比以前‘爽快’了很多!”企业负责人魏安华介绍,目前研发团队为光刻机量身定制的一款精准谐振高压电源已进入批量化生产,同时还有5个项目在设计开发中。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不仅要招商,更要凸显‘高’和‘新’,精选优势产业,把科技含量高、社会效益好、成长潜力大的项目引进来。”宿迁高新区经济发展局局长徐征介绍,高新区实施产业链(群)长制,围绕强链、补链、壮链绘制产业链图谱,坚持一个重点产业链、一位党政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行动方案、一套支持政策进行个性化培育。
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宿豫先后与京东集团、中国玻璃、恒逸集团等行业巨头合作,规划了景宏及电子信息片区、金属材料产业片区、益客食品产业园片区、智能制造片区、新材料产业片区、产业配套片区等6大产业发展片区,全力打造特色产业,提升产业质态。
江苏北斗星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2011年落户宿豫,两年后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高水平、规模化的汽车电子与导航产品自主研发生产基地。“去年,公司总部决定把导航板块的惠州、重庆生产基地整体‘搬’到宿豫,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北斗星通导航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江苏北斗星通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王万家介绍。
不仅对引进的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个性化培育,对落后产能企业也舍得“腾笼换鸟”。宿豫区持续推进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兼并重组、股改上市,大力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盘活闲置土地,实现节地水平和产出效益双提升。2020年,全区实施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68个,完成兼并重组企业16户,新亚强硅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博迁新材料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全区在主板上市企业达3家。
通过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强化科技金融服务和财政资金投入,实施英才集聚工程,靶向引才、柔性引才,宿豫区不断优化创新环境,吸引众多高层次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纷纷落户。国家重点人才工程专家、宿迁道可名康医学检验实验室总经理穆海东表示,宿豫有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可以潜心从事科研工作,令他最终下定决心扎根落户。
2020年,宿豫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96家,10家企业入选省瞪羚企业,占苏北五市37%,连续两年在苏北五市中排名第一,“瞪羚率”位居全省高新区第一;先后承担实施国家、省科技计划项目183项。
“只有打造好区域创新创业环境‘暖生态’,才能‘引凤来栖’。”宿豫区委常委,宿迁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孟凯表示,将搭建一流创新平台、营造一流创新环境,改善营商环境,强化精准服务,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以实绩助推高质量发展。(朱文军 孙旭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