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新政护航 江苏生物医药引“红利”入“蓝海”

日前,江苏省政府重磅出台《关于促进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全省生物医药产业提供全方位“政策包”。在此背景下,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将如何再发力?省内各区域如何错位竞争、合理布局?记者调研发现,新政实施在即,从“规模高地”迈向“研发热土”,江苏生物医药产业正开拓一片“蓝海”。

再攀发展高峰,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贡献“先锋力量”

生物医药,一直以来都是江苏产业集群中的“耀眼名片”。“江苏生物药创新能力突出,细胞治疗、新型疫苗等领域全球并跑,抗体类药物、小分子靶向药物等多个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全国获批的4个国产单抗类药物(PD-1)中有2个来自江苏。”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相关负责人近日说。

尤其近年以来,生物医药成为提升江苏经济韧性的重要基础,更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贡献“先锋”力量。数据显示,2020年,全省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约占全国的1/6、获批全国首个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 “十三五”期间,我省共获批创新药15个,药品注册申报和批准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随着产业壮大发展,更大的挑战与制约亟待面对和解决。“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加速调整,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促进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相关发言人表示,在此背景下,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是提升产业后劲的战略需要,“这既需要科研人员着眼长远,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孕育原创技术,也需要各企业、各地方区域联合攻关,共寻破题之策。”

如何扫清短板障碍,再攀产业高峰?省工信厅副厅长黄萍表示,将以此次政策发布为契机,实施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广大企业补短板、锻长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首先,鼓励生物医药产品研发创新,加快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产品。其次,推动企业生产方式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鼓励企业改造提升传统生产工艺,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此外,着力做优做强一批领军企业,充分发挥“链主”型企业的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开展协同攻关和联合创新。

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江苏更拿出了“真金白银”的诚意,持续鼓励创新。当前,省级专项资金对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每年的支持规模已达到7.5亿元。

原创新药研发,领军企业主动扛起“使命担当”

“原创药解决的是患者的刚性需求,加快原创药的研发,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迫切需要。”省工信厅消费品工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年磨一剑,近年来,我省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在创新前沿取得成果。

今年6月下旬,达伯舒、达攸同联合使用获批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被批准用于肝癌患者的PD-1免疫联合疗法。这两种药的开发者就是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该项成果也被列为“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新药研发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投入、反复的试验、接续的研发,只有把‘冷板凳’坐热,才能取得突破性成果。”信达生物总裁刘勇军博士表示,今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0.42亿元,同比增长29%。

不仅如此,信达生物的信迪利单抗已于2019年11月成功进入国家医保目录,成为全国首个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的PD-1产品。刘勇军期待,江苏此次出台的“政策包”能为临床试验及上市生产阶段的创新药给予支持,企业也将不负重托,研发更多国内患者用得上、用得起的“救命药”。

当前,生物医药已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南京本土药企诺唯赞,作为分子生物试剂龙头企业,打破了生物试剂进口垄断的局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成为我国最大的原料供应商,其生产的新冠检测试剂盒成为我国防疫抗疫一线的重要“物资”。“生物医药领域没有‘突飞猛进’可言,关键时候之所以能拿得出手、用得上,靠的是多年来默默无闻的研发、攻关。”诺唯赞副总裁胡小梅介绍,公司自成立以来就建立“研发专线”,对200多种酶进行定向改造,酶产品在活性、扩增效率、稳定性等关键性能上可媲美国际领先品牌。胡小梅提到,期待江苏尽快布局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等公共研发平台,进一步整合生物样本库等医药信息资源,为企业研发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错位竞争,各地竞相崛起“研发热土”

在江苏,生物医药早已成为各地“比学赶超”的重要产业,各地扶持政策接连出台、力度不断加码。

铺开我省生物医药产业地图,不难发现各有“定位”,各有“绝招”——南京围绕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等特色领域,建设全产业链条;苏州重点发展新型治疗性抗体、生物大数据开发等;南通加快发展基因检测产品、免疫治疗药物、干细胞产品等;泰州进一步推进国家新型疫苗及特异性诊断试剂产业集聚发展试点;连云港重点发展针对糖尿病、病毒感染等疾病的重组蛋白药物……如何错位竞争、奔涌向前,各地都拿出了更为明确、精准的“路线图”。

打造崛起江苏中部的产业增长极,泰州将医药产业视作“棋眼”,奋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医药地标产业。“力争到2025年,实现医药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其中医药制造业规模500亿元以上。”泰州医药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孙宏建介绍,当前,部省共建机制是泰州中国医药城最核心的政策优势,期待此次出台的新政能在推进要素集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为医药城争取更多先行先试机会。

随着园区“护苗”行动的不断升级,位于江北新区的南京生物医药谷成了一片新药研发的“热土”。“园区建立了功能完备的公共服务平台联盟,依托基因与细胞实验室,建立了企业最为关注的生物医药最强‘朋友圈’。”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办副主任李金兵分享经验时感慨,完全自主的技术,对产业的拉动往往更快,而且有利于产业链的内生成长,因此,园区必须当好“店小二”,以优质、专业的服务确保企业心无旁骛谋研发。

此次新政出台业内备受鼓舞,李金兵期待,趁此东风,依靠制度创新解决当前一些紧要的瓶颈问题。比如,加快推进研发实验用物资进出口便利化措施落地,实现实验材料、样品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的最大便利。

在推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发展中,江苏肩负“领头羊”的使命,业内专家认为,各地如果发挥自身优势,打出“组合拳”,未来,江苏医药在主导制定生物医药领域的标准方面,将有更大潜力。“各地市如何结合资源和区域特点,明确重点、合理布局,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是江苏生物医药能够蓬勃发展的‘必答题’。”促进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相关发言人表示,提升我省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还需要各地携手,促进资源流动,进一步打通各环节难点、痛点、堵点,加快构建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生物医药产业链供应链。

□ 本报记者 王梦然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21-10-18/45116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