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徐州:传统产业转型蝶变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徐州日报记者 段小凡

8月9日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强调,促进钢铁、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二次转型。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目标的重要支撑。作为全国重要的煤炭产地、华东地区的电力基地,徐州是江苏省唯一肩负老工业城市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任务的地区。近年来,徐州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坚定有力加快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当前,徐州为什么要大力促进传统产业二次转型,转型转的又是什么?

壮士断腕

一次转型凤凰涅槃

长期以来,钢铁、焦化、水泥、热电、化工五大传统产业是全市的支柱产业,在支撑徐州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留下了“生态疮疤”和“环境痼疾”。

以煤炭为例,作为江苏唯一兼具国家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双重身份的城市,徐州曾以煤城闻名于世。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徐州年均煤炭开采量在2000万吨以上,曾有大小煤矿300余座。鼎盛时期,徐州为江苏全省贡献80%以上的煤炭、60%以上的电力,为江苏乃至华东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长期的煤炭开采和重化工业建设,也给徐州带来满目疮痍的沉陷区、“一城煤灰半城土”的环境污染和诸多社会民生问题。

不仅煤炭,其他传统行业企业也不同程度存在着产品低端、工艺装备落后、环保设施管控不到位等情况,导致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废气逸散。

为了改变产业层次低、治理水平低、污染排放高的格局,我市于2018年正式实施钢铁、焦化、水泥、热电行业的转型升级。

2019年实施化工行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淘汰落后产能、技术改造升级、布局调整优化并举,一企一策抓好关停并转、过渡生产、职工安置。

厂房爆破、矿井封堵、关停取缔各类“散乱污”企业……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工作推进中,我市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难点、痛点问题。

在钢铁行业方面,重点解决钢铁行业数量多规模小、企业设备落后等问题。在焦化行业方面,重点解决焦化企业数量多规模小、企业污染治理水平较低等问题。在水泥行业方面,重点解决粉磨站布局不合理、氮氧化物治理水平低等问题。在热电行业方面,重点解决热电行业部分企业无污染源在线监测设备等问题。

从2018年正式实施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2020年传统产业转型取得突破性进展,五大行业过渡期生产企业按期停产,18家钢铁企业关停15家、整合成3家,11家焦化企业关停并转8家、整合成3家,62家水泥企业关停47家、保留15家,9家小热电企业完成关停或改燃。

一系列坚定有力的举措,让老工业基地实现凤凰涅槃、华丽转身,初步改变了过去以煤为主的产业结构,降低了工业排放,积蓄了提档升级的发展势能,开拓了未来发展的土地空间。

聚焦重点

二次转型指向产业降本增效

五大行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背后,是我市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懈追求。

工程机械是徐州的支柱产业,为稳固徐州“中国工程机械之都”地位,我市积极谋求发展,持续夯实徐州工程机械产业根基。

在徐州经开区建立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示范基地。基地里,徐工集团已发展成为千亿级跨国公司,连续30年领跑全国工程机械行业,工程起重机械、铲土运输机械、路面及压实机械、筑路及养护机械等9类主机及液压件等3类关键零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卡特彼勒徐州工厂,是行业排名全球第一的卡特彼勒在中国开设的第一家制造工厂,经过20余年的发展,该厂现已成为卡特彼勒在中国的旗舰制造工厂,逐渐成为卡特彼勒全球挖掘机制造基地。赛摩电气、世通重工、威卡电子等企业,已成为行业细分领域的“单项冠军”。

推动工程机械支柱产业转型发展,迈向中高端,正是我市稳住传统优势产业的基本支撑,强化新兴产业的拉动作用,加速产业链的区域集聚,树立低碳绿色的鲜明导向,加快建立符合徐州本地特点的现代工业体系的战略举措。

不仅如此,以中新钢铁特钢板材技改升级项目为代表的重点企业,同样是徐州当前大力促进传统产业二次转型的生动实践。

今年6月,中新钢铁特钢板材技改升级项目传来试生产的好消息。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新增年产348.5万吨铁、270万吨钢生产能力,建设中厚特种专用板材生产线,可满足国内70%左右下游产品生产。项目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围绕大规模集控、无边界协同、大数据决策、智能化运营,组织模式和生产模式同步变革,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配套建设综合利用发电、铁路专用线、码头、智能物流货场、5G智慧中心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无论是做优做强装备制造(工程机械)示范基地,还是中新钢铁特钢板材技改升级项目的加快推进,都充分说明我市在重点发展工程机械,培育一超多强的产业结构的同时,坚持不懈调结构促转型,推动产业二次转型,向中高端迈进,以优异成绩跻身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接下来,我市还将创新发展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钢铁冶金、绿色化工、建筑建材等传统产业,努力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整体提升产业综合实力、竞争能力和配套能力。

加大培育,立起新兴产业发展“四梁八柱”

7月28日,市统计局发布了徐州上半年GDP数据,从“6+4”先进制造业看,集成电路与ICT、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6.4%、7.1%、76.0%和8.6%;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分别下降21.6%和4.3%。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产值增长6.1%,其中钢铁冶金、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4.8%和3.0%,建筑建材、绿色化工产业产值分别下降6.3%和2.0%。

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大传统优势产业产值的攀升,说明我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明显提速,产业升级的特征更加明显,立起新兴产业发展“四梁八柱”。

产业结构的提升也带来了资本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持续的投资热情和信心,尤以新能源产业领域更为明显。

7月9日,在徐州市新型能源项目云签约活动中,8个科技含量高、投资体量大、产业带动性强的新能源项目将落户徐州,签约金额共计208亿元,涵盖光伏设备、新能源汽车、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领域。

新能源项目的成功签约标志着徐州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积极抢抓时代机遇,坚持体系化、链群化发展思维,着力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圈,产业呈现出快速成长、集群发展的良好态势。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农村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城市和市民,向前端延伸可带动农户建设原料基地,向后端延伸可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重点。近年来,我市聚焦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扩量提质,调整产业结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不断推广,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沛县聚焦推进牛蒡产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其上下游产业链,各类牛蒡产品年产值突破20亿元,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日韩等国。邳州大蒜以徐州黎明食品有限公司为主导的龙头企业,在大蒜产品的深加工方面逐渐形成了“一头蒜的保健”系列产业链。新沂时集镇将水蜜桃做成托起农旅产业的“甜蜜事业”,形成水蜜桃产业、旅游产业、培训产业“三位一体”产业链。

“十四五”时期,我市将以加速推进全市农产品加工业机械设备的集成化、智能化、信息化为重点,大力组织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在“粮去壳”“菜去帮”“果去皮”“猪变肉”以及分级分选、碾米磨粉、清洗烘干等基础环节的农副产品初加工;“粮变粉”“肉变肠”“菜变肴”“果变汁”等食品加工和食品制造;“麦麸变多糖”“米糠变油脂”“果渣变纤维”“骨血变多肽”等传统农产品加工废弃物梯次利用及“食”字号、“健”字号、“药”字号精深加工等三个方面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22-08-26/455069.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