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唐婧 从“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实现‘173吨’极限吊装”的突破中,我们领略到徐州制造“长安何处在,只在马蹄下”的自强奋进;从“塌陷区蝶变后花园”的追寻中,我们感受到徐州“向美而行”的决心与韧性;从“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中,我们听到了徐州“转型冲锋”的号角…… 精工利器彰显了徐州建设产业强市的信心,楚风汉韵塑造了徐州干事创业的精神底蕴,务实作风体现了徐州为民谋福的坚定信念。 践行着对蓝天碧水的承诺,承担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向往着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徐州步伐铿锵。 实体经济筑牢发展底座 不久前,由徐工自主研发的超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XCA2600在企业调试场首吊成功,再一次刷新由徐工保持的最大吨位产品世界纪录。作为全球第一个配备10轴底盘的设备,这台机器掌握了高性能柔性臂架技术、超起技术、独立悬挂技术等三大核心技术,汇聚了企业的最新成果。 徐工发展质态的提升,是徐州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不动摇,聚力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个缩影。 站在全市的高度,俯瞰全市制造业地图—— 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从大到优”,徐工集团、卡特彼勒等企业入选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新能源“从弱到强”,汇聚中能硅业、协鑫硅材料等世界级企业,以及谷阳、华恒、鑫宇、中辉等一批实力强劲骨干企业,建成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沛县两大生产基地,硅材料、晶硅铸锭、切片产能居全球前列; 集成电路与ICT“从无到有”,众拓光电大功率硅基芯片、上达柔性封装基板、鑫华半导体、鑫晶半导体等一批基地型项目相继落户、投产,集群效应逐步增强; 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从小到大”,建成徐州东湖产业园、邳州银杏生物医药科技园、徐州医疗器械产业园、新沂医药科技园等多个专业园区,成为全省八大医药集聚区之一。 随着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实体经济又迎来新机遇。《徐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 (2022-2024年) 》提出,到2024年全市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显著壮大,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全覆盖,成功创建国家“双千兆城市”、“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成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 厚植实体经济优势,我市产业链“筋骨”日益强壮、“血脉”加速畅通,科技“硬核”实力明显增强。 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达1172家,是2012年的7.3倍;从2012年到2021年,全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提升9.4个百分点,达到59.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由33.8%增长为47.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从37.6%升至57.3%。 产业转型绘就崭新愿景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枯竭型城市,徐州长期以来依托资源发展,重化型产业结构和煤炭型能源结构问题突出。 2018年5月,徐州市在全省率先制订出台钢铁、焦化、水泥、热电行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方案,全面打响四大行业整合整治攻坚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 徐州坚定不移匡正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开放发展、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在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等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 十年间,徐州三次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跃迁。一二三产业产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2012年的11.1:47.8:41.1优化调整为2021年的9.2:41.6:49.3。 今年,在全市上下牢固树立“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鲜明导向下,徐州在“6+4”现代化产业体系结构上进一步作出了优化,打造以工程机械、绿色低碳能源为主导的“343”创新产业集群,持续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向着做强做优做大迈出了坚实步伐。 阳光下,水面呈现波光粼粼的美景,偶有鸟儿从湖面飞过,自然风光魅力彰显,这里是安国湖国家湿地公园。 在省市的支持下,当地政府和毗邻的张双楼煤矿携手谋划,通过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地矿和谐共建等综合治理模式,逐步把塌陷地转化为独特的湿地公园,让废弃的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蝶变”的背后,是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 2021年,全市单位GDP能耗降至0.31吨标准煤/万元;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逐年下降,由2012年的77.24%下降到2021年的58.3%;单位GDP水耗由2012年的94.36立方米/万元下降至2021年的48.36立方米/万元,下降48.7%。 随着一黑一灰的城市印记渐行渐远,徐州着力破解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密码,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加快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把握时代机遇接续奋进 GDP突破8000亿元大关、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24位、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近年来,徐州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产业转型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众多遗留问题得到破除,走出资源枯竭型城市涅槃重生的新路。 徐州,已处在轻装前行、换挡提速的新起点。 聚力建设产业强市,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徐州有信心也有底气。 在国内大循环中连接东西、承接南北,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徐州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 而徐州更是将这一有利条件发挥到了极致,大力实施高速铁路、高架快速路,全力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郑徐客运专线等功能性项目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构建。 截至2021年,徐州先后建成郑徐客运专线、徐宿淮盐铁路、连徐客运专线,高铁运营里程390公里,位居全省前列。城市轨道建成运营徐州地铁1、2、3号线,地铁通车运营里程达64公里。高速公路基本形成“一环五射两纵一联”总体格局,总里程达464公里。 徐州作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米”字型高铁枢纽已开通6个方向,高铁通达全国25个省会城市,淮海经济区“龙头”作用进一步强化。 徐州地处江苏、河南、安徽、山东四省交界处,是淮海经济区执牛耳者。2021年,徐州以超过8000亿元的GDP总量和接近800亿元的增量,获得淮海经济区双项冠军。 除此之外,徐州高校数量位居江苏前列,人口近千万,拥有突出的人才优势和充沛的劳动力资源,人口红利赋予徐州后发优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优势。今年十一假期,全市(含各县市区)60家商贸企业共实现销售额12.53亿元,消费市场展现出蓬勃活力和强劲韧性。 徐州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等叠加机遇,与国家重大战略契合相适、同频共振,有力牵引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力争在2025年跨入万亿城市行列。 蓝图徐展,未来可期。徐州正在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上奋勇争先,一步一个脚印开创现代化建设美好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