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池黄高铁最后一座隧道棠棣岭隧道顺利贯通,标志着池黄高铁全线34座隧道全部贯通;6月1日,杭温高铁首批长钢轨运抵义乌铺轨基地,为后续全线铺轨奠定基础;6月2日,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铁沪宁段首榀箱梁成功浇筑,项目建设进入箱梁预制生产阶段……近期,长三角铁路建设持续保持加速奔跑的态势,20多个建设项目抓工期抢进度,全力以赴按预定时间节点有序推进,近千处施工点现场一片火热的建设景象。
“轨道上的长三角”主干网基本建成
长三角地区历来是全国铁路建设的热土。近年来,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大规模、高标准地推进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建设。
2022年,实现合杭高铁湖杭段、杭台高铁、宿州站改造等3个项目高品质投产,沪宁沿江高铁、沪苏湖铁路、杭温高铁等21个项目施组兑现率达到95%以上,南通至宁波高速铁路、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宁芜铁路扩能改造等6个项目开工。全年完成基建投资1089亿元,连续7年保持800亿元以上,为加快构建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年来,长三角铁路网规模等级实现飞跃。累计完成基建投资7534.2亿元、技改投资248.3亿元,开通新线5945.4公里、其中高铁4799.6公里,是历史上投资力度最大、开通新线最多的一个时期,“轨道上的长三角”主干网基本建成,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提高12.7个、28.7个百分点。
在安徽,高铁在全省铁路网中的比重达到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已开通至23个省会(直辖市)城市和110多个地级市直达高铁动车,群众出行条件和地方营商环境得到了质的提升。
据悉,截至2022年底,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达13749.7公里,其中高铁达6704.4公里、占全国六分之一,相当于世界排名第二的日本、第三的西班牙高铁里程总和,“轨道上的长三角”加速轰隆隆地驶来。
年内5个铁路项目具备开通条件
织线成网、互联互通、持续扩容的长三角铁路版图,让长三角区域内除舟山外的所有地级市实现“市市通动车”。动车组列车实现公交化开行,“1小时至3小时生活圈”梦想变为现实,“同城化”效应不断扩大,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为推进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保障。长三角铁路网尤其是高铁网,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成就之一。
2023年,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聚焦构建长三角区域高度互联互通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抓好铁路建设项目实施。据介绍,年内,沪宁沿江高铁、杭昌高铁黄昌段(安徽段)、金华至宁波铁路、宁波铁路枢纽庄桥至宁波段三四线、合肥派河港铁路物流基地等5个项目具备开通条件,计划开工杭州萧山机场联络线、北仑支线复线等5个项目,稳步推进沪苏湖铁路、杭温高铁等22个重点续建项目建设;年度建设投资计划达900亿元以上,持续保持高位运行。
根据长三角铁路“十四五”发展规划,到2025年,“轨道上的长三角”基本建成,长三角铁路营业里程近1.67万公里,其中高铁里程近9200公里,全国“八纵八横”高铁网主通道上海局集团公司管内段全部贯通,支线网络微循环更加畅通。长三角城市群将打造以上海为中心,以南京、杭州、合肥为副中心,以宁波、温州、徐州、黄山等城市为节点,以城际铁路为通道的“多三角、放射状”城际铁路网。
铁路部门相关人士介绍,未来五年乃至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铁路的中心任务是推动铁路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铁路现代化,努力当好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火车头”。预计到2025年,长三角铁路网密度将达到507公里/万平方公里,将为区域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提供可靠的运力支撑。(记者 刘旸 通讯员 许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