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他们这样说

鲍斌
梁伟
于洪亮
王洪华
赵永强
 

编者按

7月30日,中国共产党徐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举行,明晰了发展路径、奏响了前进号角。会议总结上半年工作,部署下半年任务,动员全市上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在江苏“走在前、做示范”中展现徐州担当、作出徐州贡献。

会后,记者对话多个与会部门,通过本次会议,看他们如何发挥自身作用、扛起使命担当,为谱写“强富美高”新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初心力量。

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 鲍斌:

建设“徐州科创圈”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本报记者 李悦悦

“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鲍斌说,全市科技系统将把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政治任务,努力建设“徐州科创圈”,奋力将徐州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抓好贯彻落实。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立足全市科技工作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开展科技自立自强专题调研学习,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知行合一上下功夫、见实效,确保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市委全会部署在全市科技系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以强烈的使命担当抓好贯彻落实。加压奋进,锚定全年工作目标不放松,全面加快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加快科技现代化步伐,加速构建具有徐州特色的区域科创高地。坚持重点重抓,着力打造高能级科研平台体系,持续扩大研发机构覆盖面,全面提升云龙湖实验室科研水平,激发在徐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活力,打造更多科技创新“国家队”;持续强化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加速集聚;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产学研合作,推行“揭榜挂帅”等项目组织形式,办好“343”创新产业集群“四链融合”对接会、“创响徐州”科创大赛等系列科创活动,营造科技创新浓厚氛围,充分激发各类主体创新活力。

以过硬的工作作风抓好贯彻落实。大力弘扬“敢为善为、务实落实”的优良作风,不断擦亮“红擎科创”党建品牌,围绕各类创新主体关注的难点问题,制定细化调查研究方案,深入企业、高校走访调研,精准协助解决创新发展难题;时刻保持“扎扎实实、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状态,一步一个脚印把全会擘画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努力推进科技工作补短补软、向好向优,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作出科技贡献。

市商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梁伟:

凝心聚力抓招商振消费促开放

本报记者 李悦悦

“宋乐伟书记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作的报告谋全局、定方略、出实策,全面完整准确地贯彻了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梁伟说。

梁伟表示,按照江苏“走在前、做示范”要求,全市商务系统要在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中展现担当,作出贡献。

全力以赴抓招商。深入开展“招大引强突破年”行动,县域和开发区聚焦“343” 产业和重点产业链,集中力量推进一批重特大项目落地;主城区突破都市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前瞻性布局重点产业链领域“科创型”项目,发力“金融+科技+创意”融合型新产业;坚持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精准招商;办好香港投资推介会、第26届徐州投资洽谈会等招商活动,确保全年招引五十亿级项目20个以上,大力引进一批百亿级旗舰型项目。

千方百计振消费。围绕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定位,打造具有我市特色的“淮海新消费”品牌,高质量推出四季主题系列消费促进活动;统筹抓好扩大服务消费、提振大宗消费、拓展新兴消费、吸引周边消费,用足用好促进汽车消费10条措施、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等政策;全力培育一批本土商贸品牌、老字号;持续放大中心商圈辐射影响力,引进更多高端品牌和商贸总部,建设一批智慧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等示范试点项目。

坚定不移促开放。稳步推动外贸扩量提质,巩固工程机械、光伏等优势产品出口,支持企业畅流通、拓市场、保订单;狠抓高技术利用外资,做好精准引进、项目到账,切实推动双向投资企稳向好;加快开放平台资源整合、功能提升,推动开发区提档升级,提升“中欧班列”开行质量;高水平建设国家跨境电商综试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办好国际服务外包大会,不断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委书记、局长 于洪亮:

实施就业促进十大行动 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

本报记者 闫琦

“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吹响了徐州在全省‘走在前、做示范’中勇挑重担、多作贡献的号角,是对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徐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的再动员、再部署。”于洪亮说。

今年上半年,市人社局大力实施就业促进十大行动,全市城镇新增就业4.28万人,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4.5万人,为1.71万家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03亿元,联合金融机构发放“苏岗贷”“稳岗贷”和富民创业担保贷款41.8亿元,全市就业大局保持了总体稳定。

于洪亮表示,聚焦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围绕中等收入群体扩围,全会对稳就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市人社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聚焦高质量充分就业,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战略,将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打好稳就业、扩就业政策组合拳,持续夯实民生之基。

强化就业政策保障。全面落实国家、省市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措施,推动“稳岗扩岗贷”等普惠性金融服务项目升级扩面。全年“减”“返”“补”资金不少于5.5亿元。

强化重点群体就业。聚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启动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充分发挥各类企事业单位吸纳就业作用,大力筹岗拓岗,确保年末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2%以上。同时,重点做好农民工、失业困难人员等群体的就业援助兜底帮扶工作,积极送岗位信息、送培训服务、送就业政策。深化劳务品牌促就业行动,精准帮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定就业规模。

强化就业公共服务。精准梳理全市“343”创业产业集群用工需求,市县联动高频次开展校园招聘、人才夜市、产业专场招聘、云端送岗等一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全年累计举办招聘活动超千场次。打造55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建成7个零工市场,打通就业服务“最后一米”,打响“就在家门口”服务品牌,全年新增城镇就业不少于8万人。

强化技能培训支撑。围绕我市“343”创新产业集群用工和人才需求,加强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标准阶梯性管理,发布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目录、补贴标准目录、紧缺型工种目录、承担政府补贴性培训机构目录,精准施策,分类培训,持续推动职业技能培训提质扩面。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王洪华:

感恩奋进挑重担 砥砺前行保安全

本报记者 闫琦

“宋乐伟书记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的讲话通篇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精神,站位高、格局大、措施实,为我们锚定了新方向、指明了新路径、绘就了新蓝图。”王洪华说。

王洪华表示,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将把学习贯彻本次市委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工作框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建立与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要求相适应的应急管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统筹推进、一体落实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与专项整治巩固提升年、基础建设强化推进年、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攻坚年“三个年”行动,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强力推进实施108个“攻坚摘牌”项目,提升整治质效,强化源头治理,坚决防范遏制各类事故事件发生。

推动167个镇(街道)应急消防管理局高效运行,实现组织机构、监管人员、办公场所、物资装备、职责明确、联动运行、执法委托、教育培训“八到位”;探索构建基层“网格化+网络化”多联共治工作模式,加强企业班组、“九小场所”专职安全员和专兼职消防员“两员”能力建设,切实将责任措施压实到“神经末梢”。

持续提升全灾种、全天候防范处置能力,全力以赴做好“七下八上”防汛救灾工作,统筹整合、提前预置各类救援力量和物资装备,高效运行直达基层一线的“叫应”机制,严格落实“一对一”帮扶包挂措施,切实守牢守住“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底线。

更高质效推进安全应急产业集群培育提升,聚焦安全防护装备、监测预警、应急救援、安全应急服务“四位一体”产业体系,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强载体、做优生态,高水准办好中国安博会,提升安科园配套承载孵化能力,加快打造全国安全应急产业发展先导区。

持续深化“敢为善为、务实落实”作风大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干部队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素质和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应急管理铁军。

市水务局党委书记、局长 赵永强:

做好四篇“水文章” 提供坚实水保障

本报记者 李悦悦

“宋乐伟书记在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市委《决定》,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提出的‘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和‘四个走在前’ ‘四个新’重大任务,认真落实省委对徐州工作的各项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当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徐州新实践的工作任务和具体举措,站位高、把脉准、落点实,为全市上下奋力建设‘强富美高’新徐州指明了方向。”赵永强说。

赵永强表示,全市水务系统将迅速贯彻落实此次全会精神,坚持以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为指引,统筹做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四篇文章,全面推进护水管水治水兴水各项工作,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保障。

要开启水务建设“加速度”,有序推进城市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城乡供水提质增量、农村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等重点水利水务工程建设,全年新建、改造城市污水管网220公里,到年底市区水厂日供应能力达到105万吨,完成7个中型灌区和1个大型灌区年度建设任务,加快构建全市现代水网体系。

要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堤”,坚定践行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理念,统筹流域防洪和城市防汛,坚决守住“洪涝风暴不死人、水库塘坝不失事、重要堤防不决口、城乡供水不受影响、重要设施不受冲击”的安全底线。继续做好市区易涝积水点治理这件“关键小事”“民生大事”,全力保障城市正常运转和群众出行安全。今年计划完成积水点治理123个,到年底市区范围内积水点消除率达80%。

要扮靓生态徐州“高颜值”,深入推进河湖长制,积极开展河湖系统治理和综合管护,大力实施生态河道和幸福河湖建设,全年建设农村生态河道1000公里,建成美丽幸福河湖240条,进一步改善城乡水环境、水生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23-07-31/458153.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