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产业公司 > 正文

作为全国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前 言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明了中国经济这艘巨轮2024年乃至更长时期的新航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刻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经济回升向好。但是,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仍需克服困难和挑战,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

  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更快地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十二个字——“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和高质量发展,都属于“进”。新产业、新消费、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都属于“立”。进方能促稳,先立而后破。

  作为全国第二经济大省,江苏如何才能真正挑起大梁?2023年12月22日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真正挑起大梁,不仅要体现在经济增量的贡献上,还要体现在发展质量效益的领先上、产业与科技的支撑上、国际市场地位的稳固上。一言以蔽之,发展才是硬道理。

  从此次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报告中,记者选择了与2024年江苏经济“进”和“立”紧密相关的五个焦点问题,即:新质生产力、新型工业化、新型消费、激发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统筹化解风险,采访了多位专家,请他们进行深入解读。

  不久前召开的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24年,我国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2024年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讲话中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传递出国家层面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信号。即:以科技创新之“进”,拓产业创新之路。

  2023年江苏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江苏要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推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和数字化、服务化转型,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先发展,积极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何谓“新质生产力”?研究者指出,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依靠创新驱动是其中关键。从经济学角度看,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它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高效能、高质量,区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生产力发展方式,是摆脱了传统增长路径、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五个必须”,其中就包含“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正是在国内外新形势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战略选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当前必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江苏作为全国第二经济大省、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高地”、创新资源集聚的科教强省,2024年以及更长时期,应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全省和全国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挑起中国稳定发展的大梁?记者就此采访了两位专家。

  【专家观点①】

  突破科创短板 产业向高向新

  培育专精特新 嵌入城乡融合

  吕永刚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兴生产力和高阶生产力。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即: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时不我待。欲实现“以新促质”,这是战略必选。

  江苏一直是全国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压舱石”,肩负“走在前、挑大梁、多作贡献”的重责,有条件也有责任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上率先探索,打开更多前沿性、颠覆性的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立足省情,面向未来,江苏如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建议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发力突破科创短板。科技创新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最大变量和最大动力源。

  江苏被总书记寄望要“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立下功勋”。在竞逐科技前沿竞争中,必须迎难而上,以硬招实招破壁攀高。基础研究的厚度决定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度,进而影响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力度。针对基础研究投入相对不足的短板,要加大基础研究财政投入强度,激励企业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大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等战略科技力量功能、布局拓展。创新型企业是涵养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微观主体。江苏企业数量庞大、梯队完整,但企业创新缺位和边缘化现象突出。因此,要增强企业创新的稳定预期,健全创新融资机制和风险分摊机制,让企业减少后顾之忧,舍得投入、敢于创新。江苏各大产业整体上仍“大而不强”,在关键零部件、核心原材料、高端仪器设备、工业基础软件等领域,面临技术“卡脖子”和“断供”风险。针对科技创新薄弱环节,要主动对接、深度嵌入国家科技创新布局,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重大需求,推进变“卡脖子”清单为科研攻关清单,核心技术的持续突破必将催生一批批新锐企业,打开一个个富有想象力的新质生产力生成空间。

  二是发力产业向高向新。形成产业优势和产业动能,不断开辟社会生产力的新质新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产业现代化从农村工业化起步,在自我超越中发展开放型经济、园区经济和创新型经济,从发展轻工业到重化工业,从传统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引进和跟随到前瞻布局未来产业,从产业中低端到向产业中高端攀升,经历了一个持续生成新质生产力的跃升过程。苏州十余年深耕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药物产业国内领先,生物药五项指标全国第一,信达生物12年时间10款新药获批;常州围绕产业创新打造“工业明星城市”,在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等新赛道实现产业焕新,成为“新三样”爆发式增长的重大受益者,都是江苏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围绕重点产业,搭建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引育创新主体,积极开拓产业新赛道,打造全国重要的产业科技创新高地,使高质量发展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三是发力培育专精特新。拥有大量掌握独门绝技的专精特新企业,是江苏经济的突出优势,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可靠依托。

  今年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示名单中,江苏入选795家,高居榜首;在科创板上市的江苏企业数量同样领跑全国,这些都是江苏企业创新动能潮涌的集中体现。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更加注重长期主义导向,着力在增强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上下功夫,引导企业沉下心来,钻研进去,让专精特新成为更多企业的内生素质。应推动更多企业深耕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和产业技术基础,锻造核心技术支撑的基础创新力和“独门绝技”。同时,积极拓展工业“四基”内涵,让芯片、工业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人工智能算法等产品或技术,成为更多专精特新企业的优势所在;大力发展直接面向市场的专精特新企业,有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可生产直接面向市场的终端产品,或者加强C2M等模式应用,生产符合用户自身需要的定制化产品,打开更大发展空间。

  四是发力嵌入城乡融合。江苏广阔的城乡空间,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沃土。

  城乡融合的过程,也是生产要素在城乡间流动配置、形成新质生产力的过程。由于城乡间的发展落差,城乡融合互进必然带来城市高级要素的“入乡转化”,由此打开新质生产力的增长空间。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完全可以成为培育创新平台、吸引创新要素、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特别是各类创新平台所具有的创新性、引领性及赋能性、渗透性,会成为产业扩展的触发点、引爆点。在城乡融合中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强化场景思维,因地制宜打造涵养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应用场景,形成数字经济、创新经济、智能经济、生态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的成长空间。城乡融合中的新质生产力具有相对性、动态性,一些业已成熟的技术应用于乡村,带动既有产业质态的跃升,同样具有体现生产力高阶形态的新质生产力特征,而且可开拓的场景更加多元。

  【专家观点②】

  创新链与产业链需高水平深度融合

  巫 强 南京大学江苏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

  新质生产力的根本立足点在于“新”,这不仅是强调生产力表现形态与组织方式上的“新”,而且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形成呼应。江苏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把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这两个关键点,强调用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创新,强调科技创新服务于产业创新,形成创新链与产业链的高水平深度融合,进而真正培育出蓬勃向上的新质生产力。

  江苏是科教大省,也是科教强省,高校和科研院所等科技创新资源丰裕。但在过去,江苏也始终面临着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困扰。尽管近年来涌现出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但总体上江苏产学研合作还不够紧,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不够高,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程度还不够深。

  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角度看,江苏首先要从观念上明确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区别和主次。在创新链的范式框架下,科技创新是创新链的上游环节,是创新链的基础,主要包括以高校和科研院所等为代表的创新主体;产业创新是创新链的下游环节,是创新链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企业、用户等为代表的创新主体。科技创新必须为产业创新服务,要充分重视并解决科技创新系统的自我异化与内部循环问题;要按照“四个面向”的整体要求,积极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

  其次,要努力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两个系统的“双向奔赴”。一方面,要调整好科技创新的“指挥棒”,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成果和绩效的评价体系,提高创新链下游主体在科技创新方向选择上的话语权;另一方面,要鼓励产业创新主体在科技创新主体面前,不怕当“显眼包”,积极引导江苏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建设企业实验室,提升自身产业创新水平,勇当科技创新的“出题人”和“阅卷人”。

  再次,要解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之间的制度性堵点和断点。重点打造科技人员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两系统之间的“旋转门”,构建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的科技人员考核机制,让优秀的科技人员既可以走上高校、科研院所的讲堂,也可以走进企业的研发生产一线。(王峻峰)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cygs/2024-01-08/45947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