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 正文

蒜价收获季再度猛涨 江苏邳州蒜农:赚钱更难

  今年2月出现的“蒜你狠”,持续近两个月后,蒜价一度呈现价格回落。然而在邳州、丰县等地开始大规模开秤收储之际,新蒜上市又现同比超近46%的明显涨幅。

  “蒜你狠”裹挟下的“蒜周期”,让蒜农、蒜商还有数万名如候鸟般的蒜客陷入怎样的生存状况?5月底到6月初,记者历时一周走进鲜蒜主产地之一的邳州,探究实情。

  蒜价一日四涨,背后不乏推手

  很少有农产品如大蒜,收购价最低一日两报,而5月31日当天,由于干蒜价格波动太大,邳州地头采价竟一日四报:10:55,最高规格的6.5级蒜头每斤最低5.7元;11:18,一下子跃升到6.2元;13:47至14:16,又出现从每斤5.6元低谷至6.3元的抬升。

  “今年鲜蒜开秤价格很好,比去年上涨了一倍多。”原本需费工晾晒的鲜蒜,碾庄镇生墩村种植户张家田选择直接卖给上门收购小贩,每斤2.3元,同比涨幅109.09%。

  邳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人员薛根元告诉记者,受今年寒潮影响,河南地区早熟蒜冻死30%-40%,而邳州及周边地区,水田蒜地蒜苗冻死率达10%-20%。“大蒜种植面积减少,造成全国库存量减少——2013年库存量277万吨,2014年260万吨,2015年215万吨,到今年3月初仅60万吨左右。”邳州恒丰宝食品公司总经理徐友宝说。

  “这些信息曾被人为放大,成为当前价格走高的重要推手。”宝蓝蒜业总经理刘传国透露,今年2月底,蒜商曾在山东召开一次保鲜行业大会,得知全国库存数据后,便开启了“疯涨”模式,很快福建、河南、东北等地游资联合各地蒜商“大鳄”,数亿元炒蒜图利。

  蒜商田头包买,暗中高价托市

  相较于其他大宗农产品,大蒜产业化水平极高,一定程度上保障着参与资金的抗风险能力。刘传国介绍,以仓储成本为例,邳州市以宿羊山大蒜产业集聚区为基地,正常库存能力约40万吨,他的公司储存能力为5000吨,包括人工、电费、损耗等在内,平均每吨存储成本仅600元左右。

  黎明食品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韩彬告诉记者,企业每年在邳州收购量约8-10万吨,出口总量13-15万吨。收来的大蒜可以生产保鲜大蒜,也可制作蒜片、蒜粉、蒜粒等深加工产品。

  蒜商甚至使用一种业内称作“包蒜”的模式,短期内调动较少资金撬动市场价格。为了垄断货源,蒜商今年4月已直接包下还在地里的蒜头,价格从3000元/亩到5000元/亩不等,一些蒜田仅需预交定金300至500元。“这是外地蒜商托住当前高位价格的一个策略。”徐友宝说。

  不少种植户图省心也愿意被包。贾家村家庭农场主王凯“晒”出种蒜成本:每亩地蒜种300斤,按2.5元/斤算,就700元,化肥800元,薄膜、除草剂、浇水等180元,种植人工费240元,收获人工费900多元,合计2820元左右。按去年鲜蒜2.5元/斤的价格,每亩2100斤能卖5250元,除去成本,一亩地仅可赚约2410元。

  跪坐挖蒜,蒜客苦“汗水钱”

  “从掰蒜种、播种至收获,再到分级处理、出售,十八道环节节节离不开人。”王凯有20亩大蒜,每年都要请蒜客帮工。

  5月中下旬是挖蒜时节。20日凌晨4点,邳州黄滩桥大蒜交易市场附近,操着不同口音的蒜客从小旅馆甚至田头帐篷早早出来,自带小铲剪刀,奔向蒜地。今年,有3万多人从周边乡镇乃至山东、河南、安徽等地,聚集在邳州54.7万亩蒜田上。

  61岁的范鹏举来自河南,和10多个老乡来到邳州当蒜客。记者与他跟随“蒜头”来到一块待收蒜田,蹲在大田里一铲一铲地把鲜蒜头从地下挖出,剪茎去须。“要赶工。太阳出来了,要晒得你流油。”范鹏举先是坐在地上操作,累了,又改换跪姿,仅20分钟,记者就已经腰腿酸痛。

  中午在田头吃午饭,一直到晚上7点多,老范才收工。在田间,老范不停地提醒记者,挖蒜要仔细:“蒜这么贵,挖坏了要赔钱,就等于白干。”一天180元工钱,对于这样高强度的劳动来说,并不算高。

  蒜价在涨,蒜农却面对蒜田发愁

  这180元一天的人工成本,让蒜农叫苦不迭。宿羊山镇陈庄村蒜农陈光武,坐在田边对着自己的3亩蒜田发愁:“找人起蒜时,包亩价格从去年500块暴涨了两成多。人工又上涨,今年靠卖蒜挣钱更难,就算是白忙活了。”

  在农资价格稳定前提下,蒜农想增收,唯一空间在降低劳动力成本,而近3年人工成本几乎每年按20%速度增长,已突破大蒜种植总成本的1/3强。

  贾家村村民陈坤章种植10亩蒜田,曾专门从日本引进了一台洋马HZ1型大蒜收获机帮助采收。洋马农机客户代表王涛说:“它一天就可完成10亩地,代替50个劳动力,节约成本7000元。”

  农机进田,蒜农却反映“水土不服”。“它只能在‘试验田’里才有用。”陈坤章认为,日本蒜田常用起垄,土壤被粉碎平整后堆成高10厘米起垄,使用大蒜栽插机按照行距25厘米种植。苏北蒜田种植不标准,10来分钟就要清理一次传送链条,“金贵”的蒜头不时因削破而被丢弃。“一年就用一星期,你说这20万花得值不值?”(郑焱 李刚)

 
来源:新华日报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sannong/2016-06-03/36204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