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徐州日报记者 杨旭东 ■题 记 “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粮食是人类生存繁衍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粮食安全更是古往今来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为唤起全世界对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1979 年11 月,第20 届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议将1981 年10月16 日(联合国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确定为首届世界粮食日,此后每年的这一天都作为“世界粮食日”。我国自1991年起确定每年世界粮食日所在周为全国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宣传周(简称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 粮食安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气温不断升高,与天气相关的灾害也日渐频繁,对农业和粮食的不利影响越来越大。2016 年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的主题被确定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粮食减损增效”,倡导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从粮食生产、收获、储藏、加工、包装、运输、消费等各个环节入手,推动构建能够适应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粮食供应保障系统,促进粮食减损增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徐州自古不仅是兵家必争之地,还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丰沛收养九州”的古谚,反映出古代徐州农业和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温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纵横的河流、充沛的光照为徐州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条件,如今,勤劳的徐州人民通过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粮食生产将实现“十三连丰”,徐州作为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全国重要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地位依然举足轻重。 今年秋粮丰收在望,又正值第36个世界粮食日和我国第26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到来之际,10月12日,徐州将举办2016世界粮食日宣传启动仪式暨徐州金秋稻米产销洽谈会,不仅搭建徐州优质粮油的展示平台,加强粮食产销协作,拓展外销渠道,更是通过产销对接,贸易洽谈,项目合作,引导产销区粮食资源有序流通,促进区域粮食供需平衡、拓展粮食产业发展新空间,实现徐州与各兄弟市交流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达到带动农民增产增收,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目的。 以守住管好“淮海粮仓”和促进农民增收为己任,近年来,徐州粮食系统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坚持高点定位,勇于担当,积极作为,改革创新,夯实基础,以新状态、新定位、新作为谋求粮食流通事业新发展,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深化改革,荣获全国先进 2014年底,徐州市粮食局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粮食局授予“全国粮食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为全国获此殊荣的90家单位之一,也是我省苏北、苏中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粮食局。这一荣誉凸显出的是全市粮食产业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 过去的五年,全市累计投入粮食基础设施建设资金9.39亿元,比“十一五”增51.5%,新建仓容84万吨,维修改造仓容153万吨,库容库貌焕然一新。全市国有粮食企业有效仓容240万吨,建成和在建粮食物流园3个,建成粮食收储可视化信息系统124个,应用机械通风、粮情测控、环流熏蒸、谷物冷却等储粮新技术仓容量242万吨,机械化作业率占比98%,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市粮库净粮入仓和收储可视化系统托市收购应用全覆盖。全市列统粮油工业企业累计销售收入912亿元、利税3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3%、11.4%。全市粮食行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3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5家、市级30家,江苏名牌产品11个、江苏省著名商标6个、全国放心粮油示范企业13个。 国有粮食企业关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其改革之路一直引人关注。从2011年起,徐州粮食系统强力推进全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改革工作由全省落后变为领先,先后出现了沛县、邳州、贾汪、新沂等各具特色的改革模式。2014年我市成为全省最早县区新一轮企业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全部获地方政府批准实施的省辖市,全市“购销(总)公司+中心骨干粮库(子公司)+收储库点”总体框架运行机制正在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机构逐步建立,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不断健全、经营能力不断增强。全市国有粮食企业自2008年以来保持以县区为单位全面盈利。 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期粮食行业监管离不开一支现代化、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全市粮食系统先后开展“百名所长、库主任”培训、百名基层库所业务骨干培训、粮食收储可视化系统应用岗位技能考核等活动,组织开展粮食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和全国、全省粮食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行业队伍能力素质明显提升。“十二五”期间,市局先后被评为“江苏省粮食系统先进集体”、2014年度市直机关和单位绩效考核优秀等次、全省粮食行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连续五年被评为徐州市安全生产优秀单位,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挂钩帮扶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为民办实事先进单位。 ◆主动作为,加快流通现代化 “十三五”,粮食工作在新常态下进入发展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以坚决守住“两个底线”为目标,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为抓手,今年,全市粮食系统改革创新,主动作为,树立新理念,把握新定位,展开新作为,迈步新实践,开启全市粮食流通基本现代化新进程。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粮食安全责任制是粮食工作的统领,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指挥棒”。认真落实好由粮食部门牵头负责的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各项考核工作,将粮食安全责任层层落实到位。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为耕者谋利底线,认真抓好粮食收储主业,改进和创新粮食收储服务方式,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收储业务,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对照全省粮食收储现代化科学指标体系,对标找差,补齐“短板”,细化工作安排,明确工作标准,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为加快实现粮食现代流通业基本现代化“画出”时间表和路线图。 增强粮食产业经济发展后劲。坚持以“粮安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粮食仓储设施能力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运转高效、功能齐全、绿色环保的仓储设施网络体系。加快推进粮食收购、销售、应急供应、军粮供应、放心粮油“五位一体”的粮油流通供应网络体系。坚持在保留和完善县级粮政管理机构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实现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多样化、形式多样化,激发企业活力。通过股权投资、土地置换、产业合作等形式兼并重组,组建粮食集团,实施规模化经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条,拓展粮食行业发展空间。扶持条件好的粮食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特,做成品牌名牌,形成产业集团。大力推进“互联网+粮食”,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粮食行业,增强粮食部门调控监管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筑牢粮食行业发展基石。深入推进依法治粮,大力推行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推广随机抽查,创新粮食流通监管方式,规范粮食市场执法行为,强化粮食经营者自律和社会监督,提高监管效能,激发粮食市场活力。加强粮食质量检验监测体系建设,确保监测全覆盖。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整治粮食收购活动中打白条、压级压价、“人情粮”等违规行为和不正之风,严防发生农民“卖粮难”问题,确保国家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位。加强企业仓储规范化管理,做到科学储粮,推广节粮减损新设施、新技术和新装备,大幅度降低粮食损耗。高度关注安全储粮、行业安全生产等影响社会和行业稳定的安全问题,确保不发生坏粮问题和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提高行业持续发展能力。充分发挥粮食部门各级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激发党员干部谋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落实人才兴粮战略,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行业党政管理、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加大重点人才引进力度,努力营造重视人才、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良好氛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大对各级财政扶持的仓储项目建设的监察力度,确保项目在质量、安全、廉洁上不出问题。 ◆开拓销路,农民收益增长 种粮销售是广大农民重要的收入来源,收成好了,更要销路畅、行情好,农民的收益才会越来越高。徐州作为产粮大市,2015年在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十二年增产的同时,粮食库存也创下新高,我市粮食库存高、仓容紧,粮食销售不畅问题突出,收储任务艰巨繁重。抓好粮食收购是粮食部门“为农服务、助农增收”的义不容辞职责,全市粮食系统创新服务,在仓容严重不足、农民售粮意愿强烈的情况下,深入基层调研,主动化解秋粮收购困局。 去年,徐州粮食局率先在全省出台“秋收九条”措施,在全市以镇村所在地的库所为责任单位,粮管库所与989户种粮大户建立了点对点的对接关系,实行“一对一”服务,多渠道、多方式,帮助种粮大户共同解决销路难题,实现了帮扶全覆盖,有效防止了“卖粮难”,先后被国办采用并报国务院领导参阅或被省政府采用并上报国办秋粮收购方面信息两条,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在做好常规收购服务的基础上,全市粮食系统创新收购方式,拉长服务链条,延伸服务触角。在种粮大户服务上做到“四有”:即有名册、有预约、有通道、有专仓,各委托收储库点设置了预约收购电话,组织经纪人到农户家中直接收购,对孤寡伤残农户实行了上门收购,与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开展了订单收购;购置烘干机、净粮机、风筛等烘干除杂设备,帮助售粮农民清杂整理,使农民出售的粮食提级进等;准备好茶水、防暑药品、休息凉棚,及时兑付售粮款,让农民卖“舒心粮”,为种粮大户解决了售粮的后顾之忧。 同时,引导延伸产业链条,鼓励有实力的国有粮食企业与种粮大户进行购销方面合作,提供了粮食销售绿色通道,推动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引导维维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在保持米面油等传统产品优势的同时,拉长产业链,建成了小麦、稻米等储备库160万吨,建立了大米生产基地、油脂基地,先后推出了食品、养殖、豆饮、白酒等产品。 今年全市累计收购夏粮166万吨,其中托市收购120万吨,收购总量稳居全省前列,托市收购量保持全省首位,促进农民增收近2亿元。 ◆创新监管,百姓吃粮放心 服务农民卖粮舒心的同时,也要保证城乡居民吃粮放心。全市粮食系统坚持把放心消费创建与创建放心粮油工程建设、健全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结合起来,提升监管和服务水平,提升粮油产品质量,满足城乡居民对粮油产品质量安全的需求,确保城乡居民“吃得好”。 全市粮食系统深化行政机制改革,归并清理行政审批事项1项、行政处罚事项11项、行政奖励事项1项、行政确认事项4项。粮食行政执法机构更加健全,县级执法大队全覆盖,建立了粮油质量检测体系,每年都组织开展粮食库存、夏秋两季收购、行政许可、地方储备粮管理等专项监督检查,部分县市探索建立了省际毗邻地区粮食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市局《关于推行全市粮食行业行政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被省局推广,先后创建全国、全省粮食流通监督检查示范单位1个和4个,徐州市粮油质量监测所获国家粮油质量检测站授牌。 在全市开展各类粮食经营主体信用等级评定,推进差别化监管,共评出AA级96家、A级84家、B级80家。制定了徐州市放心粮油创建单位监管办法和信用评价实施细则,坚持优胜劣汰,实行动态管理,不搞“终身制”,共评定出“三星级”放心粮油创建单位15家,对因管理弱化或生产转型给予摘牌15家,市区共有放心粮油创建单位70家,基本实现了大型社区全覆盖。 2015年,集数据采集、服务和监管等于一体的放心粮店微信平台在主城区启用,消费者通过微信平台可以了解各放心粮店包括店面、商品、索证索票、明码标价等信息和以行政区为单位的辖区内所有放心粮店、消费者所在位置附近的放心粮店的地理位置及其基本情况等信息,还可通过直接平台发送问题投诉、意见和建议。结合创建放心粮油工程,市粮食局还修订出台《徐州市粮食应急预案》,率先在全省出台《徐州市粮油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实施办法(试行)》,梳理完善应急保供响应单位212家、粮油市场价格监测点52个。推进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的供应终端建设,采取授牌公认、签订协议方式,将已建成覆盖全市城乡的272家放心粮油店设置为粮油应急供应网点,进一步扩大粮食应急供应网点覆盖范围,确保严重自然灾害和紧急状态下城乡居民“吃粮买得到”、吃上“放心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