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三农 > 正文

新华社关注山东移风易俗:鲁北“名媒”退休记

 新华社济南1月25日电 农历鸡年来临之际,鲁北农村颇有名气的媒婆张克兰做了一个“重大决定”——“退休”。到今年,她从事这个传统行当正好50年。

张克兰今年83岁,是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辛店镇后邹村村民。自从33岁那年第一次说媒“一炮而红”以后,张克兰就开启了“职业生涯”。半个世纪以来,她共成就了104对夫妻的美好姻缘。

“经我做媒,没有不成的。”回忆起往昔的光辉岁月,张克兰自豪地说。得益于性格练达、为人率直,张克兰成了享誉鲁北乡间的“名媒”:只要有人需要说媒,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

过去,在男女婚姻中媒婆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许多老一辈人的脑海中,至今还保留着关于自己媒婆的记忆,“扎着小髻子,点着小痦子,摇着小扇子”成为媒婆的经典形象。

每年腊月,是山东农村地区结婚的高峰期,也曾是媒婆最忙碌的时节。在张克兰生活的鲁北农村,以前适龄男女从完全陌生到结为夫妻,按照当地习俗需要经历“问名”“小见面”“大见面”、订婚、结婚等多个环节,大约耗时1年。其中每一个环节,媒婆都起很大作用。

今年75岁的郭秀荣和老伴的结合,就得益于张克兰的“牵线搭桥”,他们也是张克兰说成的第一对夫妻。

“‘媒婆是杆秤,两头都平衡’,男女双方相互说和全靠媒婆。比如彩礼,女方要的多了,媒婆就帮着男方压一压;男方抠了些,媒婆就帮着女方多要点儿,总之是为了小两口过好日子,三家人皆大欢喜。”郭秀荣如此评价当时媒婆的重要作用。

在今年46岁的张华春的记忆中,随着恋爱自由、联系畅通,媒婆这个传统行当赖以生存的“土壤”正逐渐消失,到她23年前结婚时,媒婆的作用已经大不如前了。

“我结婚的时候,许多人都是自由恋爱。”33岁的陈秀芹和爱人的好姻缘也是张克兰说成的,但她坦言,媒婆已基本成了摆设。

“现在更是如此,适龄男女交往不存在一点障碍,在外上学打工还能找个外地对象。另外,现在交流手段也多,微信、QQ、手机都能随时联系,只要双方愿意就能结婚,谁还用得着媒婆介绍呢?”陈秀芹说,即便像张克兰这样的“名媒”,也已经被“贴到南墙上”了——在鲁北方言中,“贴到南墙上”的意思是“没了用处”。

多年说媒的经历,带给了张克兰一双“慧眼”。“比如说,怎么能一下子看出一家人经济条件好坏呢?”张克兰自编了一个“口诀”,即“八十年代看牲畜,九十年代看家电,二十一世纪看车房”。

可眼下,这一双“慧眼”也没了用处。在我国许多农村地区,媒婆这个古老行当加速消失。原先几乎每村都有的媒婆,现在不少地方已经难觅踪影。“媒婆消失得越快,说明社会越进步。”张克兰说。

如今,鲁北“名媒”张克兰已经退休了,周边十里八乡再无媒婆。

新华社记者赵新兵、潘林青、叶婧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sannong/2017-01-26/38337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张克兰  结婚  农村  一个  今年  鲁北  已经  男女
这个  作用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