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我省的目标任务是今年实现89.6万省定标准贫困人口脱贫,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攻坚进入关键一年,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防止数字脱贫和弄虚作假,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两会期间,住鲁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脱贫攻坚一线的村党支部书记最了解基层情况,听听他们怎么说。
宗成乐:合作社是农民增收“聚宝盆”
滕州市张汪镇大宗村党总支书记宗成乐代表认为,目前贫困人口仍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增收致富仍然是让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获得感的重点和难点,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合作社是农民增收的‘聚宝盆’。”宗成乐说,农业生产目前仍然规模较小,再加上生产投入在增加,导致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农民从农产品中获得的收入很难有大幅度提升。针对这种现象,宗成乐认为,应该积极盘活农村资源、资金、资产,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宗成乐介绍,大宗村2015年成立了汇财元宝枫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面积达1万亩,并开发了元宝枫籽油等下游产品,计划用2-3年时间再流转土地10万亩,打造现代高效观光农业示范基地。现在,大宗村平均每户种植元宝枫面积5亩以上,仅元宝枫保健茶一项每户可增加收入2万元左右。
王银香:输血不如造血
曹县盘石办事处五里墩村党支部书记王银香代表来自鲁西南地区,既是传统农区,也是脱贫攻坚的重点。王银香认为,实现连片脱贫离不开农业的创新发展,产业扶贫因为具有长效性被很多地方采用,但产业发展的基础是优质的人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脱贫攻坚工作来说,输血不如造血。”王银香说,脱贫不是终点,还要为他们做好长远打算,帮助他们致富奔小康。
王银香特别重视培养新型农民,她说,“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缺乏实践,不能胜任田里的工作,要想实现脱贫,就要好好培养这一部分人。”为此,王银香建起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心,给贫困农民一技之长,加强农民的投资经营观念,输出急需的专业化及综合型人才。
王银香建议,通过校企联合共建,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在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科研创新、农业经营等方面的价值意义。“通过培训中心的建设,还可以将现代农业中所蕴含的生态、循环、科技等理念进行普及,带动区域内的农业产业进步。”
刘嘉坤:基础设施建设先行
从黑龙江到云南,从宁夏到西藏,平邑县地方镇九间棚村党委书记刘嘉坤代表近年来几乎跑遍了全国所有的贫困地区。他告诉记者,贫困村大都在偏远山区,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网络不通,信息闭塞,有的甚至连生产生活用水都难以保证,基础设施建设极其滞后。“有的地方学生上学单程要走半个月,和东部村村通硬化路相比,好像落后了几十年。”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想富,先修路……这些至理名言说明一个道理:搞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先行。”刘嘉坤说,九间棚村曾是一个远近皆知的贫困村,后来通过整山治水、架电修路、整地栽树,不到5年时间,基本改变了九间棚村恶劣的生存条件。如今,九间棚村已经走上脱贫致富的小康之路。
刘嘉坤建议,要加强贫困乡村道路建设,确保外面的东西运得进,村里的产品好运出。还要加强贫困乡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人畜饮水及生产所需,摆脱靠天吃饭的窘状。建议借助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有利时机,倾斜资金,抓紧时间全面彻底对农村电网进行改造。
来源:新锐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