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江苏故事
江苏海门林西村:“跨国经营第一村”的探路者
整齐划一的村居难掩林西村“走出去”的雄心 记者王继亮摄
编者按: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站在新时代的坐标系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要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认真研究工作重点和实施路径,不断优化思路和改善方法。我们注意到,在实现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江苏有一批乡村典型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用足用好党的政策,开拓创新,奋发有为,走在了时代前列。发展有规律,路径可借鉴。为此,我们策划推出系列报道《乡村振兴·江苏故事》以飨读者。
计划经济时代,这个村在全乡穷得垫底,青黄不接时常常要靠政府救济;改革开放后,景象为之一变,别人还在务农时,他们竞相从事家纺手工业,纷纷成为万元户;到90年代,当大家跟风也做起家纺时,他们一脚踏出国门,把生意做到了世界各地。这个村,就是7年前被江苏省侨办命名的该省首个“华侨村”——海门市林西村。
林西村党总支书记黄维告诉记者,他们村3500多口人有600多人出国做生意,“足迹遍及罗马尼亚、南非、智利、俄罗斯、巴西等20多个国家”,200多人在国外取得了永久性居住权。“即使没有出国的,也在家里做着国外的生意,现在家家户户过着富足的生活,少的一年挣上一二十万,多则几百万、上千万。”他说,每年从村里卖到国外的家纺产品超过了2亿美元。
改革开放路,风雨四十年。记者采访发现,在林西村依靠特色产业锐意进取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有三个标志性的人物在关键时候起到了关键性的引领作用。他们是林西村机绣家纺第一人赵嘉芳、跨国经营第一人郁建祥和辞职下海带民致富的原村支书蔡云松。
点燃富民之火的赵嘉芳
富了之后的林西村,新生代不知旧时穷模样。40多年前,林西村1500多人口,耕地1400多亩,人均不足一亩田。当年穷到什么程度?老年人回忆说,新季的麦子还没收上来,家里就断粮了;政府拨了救济粮,却连烧火的柴草也没有,以至于芦苇根都成了抢手货。
穷则思变。海门与上海近水楼台,难免能得些风气之先,较早捕捉到市场经济风气的林西村人就是赵嘉芳。当年她才二十五六岁,从上海买来枕套和面料,比着样子摸索,学会了用缝纫机做绣花枕套。1977年,也即改革开放前一年,私下做手工活卖钱还属于“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范畴,有一次公社出动20多名民兵搜查,查到的竹器、泥刀、缝纫机头等放满了大队部两个房间。
而赵嘉芳的丈夫当时是大队书记,两人之间的“猫鼠游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悄然上演,每每等丈夫带民兵出门夜巡,她就躲进小屋拉起窗帘忙到后半夜。在上海亲戚的指点下,她就过江来到上海的市场和街巷里叫卖,因为东西稀缺又比商场卖的便宜,她带的绣花枕套很畅销,而一对枕头就能赚当时的2元钱。从12对、24对到50对……每去一趟上海,随着手艺日益精湛,她带的货越来越多,挣的钱也越来越多。
“赚到钱的赵嘉芳没有独享这条致富门路,村里有不少年轻妇女都跟着她学会了机绣,是她点燃了林西村家纺致富的星星之火。”现年76岁的原海门市委副书记曹建平,当时是林西村所在的三星乡党委书记,他是当年为数不多支持农民靠发展手工业致富的地方干部。曹建平说,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犹如一声春雷惊醒全国,农民搞家庭副业不再被割资本主义尾巴,原先偷偷摸摸搞小手工业的赵嘉芳等几十户村民开始放心大胆地干了起来,还有一直想干但不敢干的村民也随之行动起来,当年全村就发展到了90多户,林西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家纺手工业村。
那时年纪轻轻的赵嘉芳思想前卫,敢想敢闯。从1977年开始的最初三年,她对市场冷暖的探察就辗转多地,近到上海、南京,远到武汉、洛阳。在人人称羡的万元户时代,她悄没声地赚到了十多万元。后来,她还办过毛巾厂,做过房地产,如今家纺企业已经交给女儿全权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