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治水兴水 助推徐州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控源截污 建设美丽乡村
|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作霖 通讯员 顾宏威 镇村污水治理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一环。 2019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全面推开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江苏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根据农村不同区位条件、村庄人口聚集程度、污水产生规模,因地制宜采用污染治理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工程措施与生态措施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建设模式和处理工艺,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等。 3月18日,在铜山区郑集镇石楼村,村党支部书记张辉正对微动力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进行例行检查,在微动力污水处理站旁就是石楼村休闲公园公厕。“石楼村每天能产生20多吨污水,污水通过管道集中到村微动力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后,一部分水用于村内公厕冲水,多余的水则用于农业灌溉等。”张辉说。 “以前生活污水都倒到家中院子浇菜、浇花,多余的污水就会流到村路上,一到夏天污水就会散发出刺鼻的气味。现在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流走,闻不到难闻的气味,生活非常幸福。”石楼村村民卢欣说。 与石楼村不同,在刘集镇前丁场自然村,宽阔整洁的柏油路上标线清晰,屋前院后的青菜翠绿欲滴。农村“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惯常现象,在这里看不到丝毫痕迹。铜山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王勇介绍说,前丁场自然村的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在村休闲广场下面,通过铜山区污水处理APP自动控制,村里98户280人每天产生的污水通过微动力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再顺着管道经过尾水导流处理。 在柳新镇污水处理厂,每天有6000吨的污水通过进水口收集进来,通过A2O工艺的三级处理,使出水口水体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彻底解决了柳新、刘集两个镇区以及柳新河沿岸村庄的生活污水处理问题。 铜山区水务局供排水科副科长汤磊说,截至2018年,全区建制镇14座污水处理厂全面稳定运行,平均进水量达18000吨/天,镇区污水收集率超85%,已有165个村完成了生活污水处理工程,覆盖率达到56%,铺设污水管网超过300公里,受益农户5.9万户,人口22.8万人。 铜山区镇村污水治理探索是我市镇村污水治理的一个缩影。 我市将镇村污水治理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三大革命”(即垃圾、污水和厕所的三大革命)等有机结合,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营”工作思路,因地制宜探索建立污水治理模式,加快实施城镇污水治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一体化推进镇村污水治理,全面改善镇村人居环境。目前全市建成投入运行的城镇污水处理厂有110座,处理能力为124.22万吨/天。其中市区(铜山、贾汪、开发区)10座,处理能力65.5万吨/天;县(市)城区9座,处理能力37.5万吨/天;建制镇91座,处理能力21.22万吨/天;全市2321个行政村,2018年底前已完成772个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 徐州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处长韩刚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按照“村点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设施运行常态、治污效果良好”的要求,加速镇村生活污水处理,加快市区和县城区雨污分流改造,扩大和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推进市区和城镇建成区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快镇级污水管网和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厂运行率、负荷率和农村污水处理覆盖率;加快推进镇村污水治理,强化区域整体治理,建立健全运营机制,不断提高镇村污水治理成效,补齐镇村生活污水治理短板,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