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济南4月5日讯(山东台记者 刘洋 摄像 巩胜义 烟台台 万瑞鹏 淄博台 杨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机构、人才、装置、资金、项目都充分活跃起来,使科技成果更快推广应用、转移转化。
一年前,国务院正式批准建设包括济南、青岛、淄博、潍坊、烟台、威海六市高新区在内的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年来,山东加快破除体制机制藩篱,进一步整合半岛优势科技创新资源,打通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带动全省经济整体跃升。
在烟台高新区,来自俄罗斯的马克西缅科正在为项目找合作方。“这次我来到中国带了170多个项目,都是我们大学自己研发的,我们想在中国寻找合作伙伴,把我们的技术转化应用起来。”俄罗斯顿河国立科技大学技术转让中心主任马克西缅科说。
吸引马克西缅科不远万里来到烟台的,是烟台高新区成立的“丝绸之路高科技园区联盟”,联盟覆盖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高科技园区,打造技术转移协作网络、对接平台。
科研单位和创新企业最先捕捉到自主创新示范区带来的变化。目前,已有14个国外机构和21个国内国家级高新区落户烟台高新区。不断提升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在2016年吸引了2万多家企业注册,同比增长120%以上;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460亿元,占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3%。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指导办公室副主任李勇:“我们的示范区主导产业的培育初见成效,同时我们的示范区的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淄博泰碘新材料公司是淄博高新区创客空间孵化出的第一批创新型企业。虽然有市场前景好的高效富集碘素新材料产品,但企业缺少发展资金和研发设备。前不久,淄博高新区将泰碘新材料引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孵化平台,打破了限制企业发展的瓶颈。
淄博泰碘新材料公司总经理鄂平生告诉记者:“我们得到了政府80万的项目资金支持,也随时得到专家们的技术指导,得到它先进的仪器设备的服务支持,这对我们企业非常重要。”
引进与培育并举,一家公司办不了的事情,由园区来办。目前淄博高新区投资3亿多元建设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并加入全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网,减轻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成本,400家企业受益。
淄博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旭东表示:“我们通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加,不断地提升企业的竞争水平、企业的产业化水平,改造我们的企业,进而达到我们提出的产业结构升级的目的。”
目前,山东半岛自创区拥有产业技术研究院20多家,科技企业孵化加速载体60多个,累计孵化企业近万家,集聚了200多亿元的创业资本。一批创新型产业集群正逐渐成为区域性的产业“名片”:济南打造面向深海数据传输、海洋卫星通讯的信息产业集群;青岛发展面向高端海工装备、高技术船舶等领域的重点产业;潍坊在壮大光电和动力机械产业方面集中发力;烟台重点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淄博和威海则培育壮大新材料产业研发和产业高地。功能布局和主导产业的错位、协同发展,让自创区更像一个巨大的引擎、带动山东经济整体跃升。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指导办公室副主任李勇称:“我们这六个市,是围绕他们当地的特色,各具特色的差异的政策体系,来促进当地的高新区的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在十三五三每个国家高新区,要实现培育一批产值过2000亿的创新型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