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徐州以更大担当发挥“徐州作用” 作出“徐州贡献”

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魏宁

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徐州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面临的重大机遇。

如何抢抓机遇,在融入推动一体化中担起徐州使命、发挥徐州作用、作出徐州贡献?市委十二届八次全会指出,要着力在更大担当上把握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的历史使命,打造全国次发达地区跨越发展示范区。着力在更高层次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强劲增长极。着力在更强能级上提升城市首位度,打造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引领区。着力在更宽领域上集聚发展新动能,打造新时代区域改革开放创新高地。着力在更广空间上实施生态环境联治共保,打造长三角重要生态支撑区。

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徐州已经在路上。

聚力新兴主导产业

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

在金龙湖创新谷,江苏天拓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承载着博康实业集团旗下英国NBL公司电子束直写光刻机及其关键部件在国内的研发、装配,公司生产的电子束光刻机成功打破国外垄断,占据了世界市场30%的份额。

像天拓一样,近年来,围绕四大战略性新兴主导产业,我市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集聚,一大批处在行业最前沿的企业纷纷落户徐州。我市瞄准产业链、价值链的中高端,集中力量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加快构建创新引领、协同发展、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半导体产业为例,在徐州已经落户的项目就涵盖了电子级多晶硅、集成电路装备、芯片测试、封装测试、下游应用五大领域,重点突破光刻刻蚀、晶圆制造、封装测试等关键技术。在江苏鑫华半导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里,一根根散发着独特金属光泽的硅棒,是生产电子芯片的核心原料。经过无数次的努力,江苏鑫华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建设完成了具备完全自主产权的生产线,它的投产代表着国内在电子级多晶硅上实现了原料自主,填补了我国产业空白。

除了集成电路与ICT产业,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同样是我市重点发展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8月21日,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产业发展情况: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100余家、产值同比增长14.5%,其中纳入高新技术产业统计企业36家、产值同比增长30.94%,成为我市经济增长新动力。

位于徐州经开区的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终致力于“以糖尿病为中心,积极拓展‘四高’治疗药物”的战略定位,现已发展成为国内糖尿病综合治疗领域集研发、制造和营销的领先企业,公司经营的药品涵盖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生化药品与生物制品、中成药等。其中,优立通等7个品种的药物在同类产品中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十多个品种年销售额过亿元。

目前,万邦生化、恩华药业等上市企业已经成为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领军企业,在胰岛素、神经药研制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从创新药研发、一致性评价、企业上市等领域大力支持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区域性生物医药研发、制造基地。

聚力提升城市能级

彰显中心城市新地位

产业转型发展为徐州高质量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增添了新动能。而城市功能品质的提升,则进一步彰显了徐州在区域发展的地位,提升了中心城市的首位度。

近年来,徐州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现代化城市格局和城市形态。轨道交通的全面建设就是进一步深化徐州市在淮海经济区现代化公共交通体系首位度的重要项目。目前,轨道交通1号线即将开通运营,未来,徐州将形成总规模323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血脉,也是徐州发展的短板。为补齐短板,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作出了规划建设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的决策部署。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位于新城区的核心位置,总规划面积约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约385万平方米,2020年将完成一期项目建设,规划面积约500亩,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150 家以上;2022年将完成二期项目建设,集聚各类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300家以上。

借力发达地区,特别是上海等地区,不断完善我市公共服务体系。8月23日,上海-徐州名院名医对接恳谈会在沪召开。这是我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具体行动。近年来,徐州与上海5大高校、15家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借智借力,加强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

2018年,我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借力上海,我市相继引进“海军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吴孟超院士团队”等12个全国专科排名前30的临床医学专家团队,全职及柔性引进上海等地区高层次人才23人,覆盖肝胆外科、康复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等;采取“导师制”培养模式,选拔39名青年临床骨干人才到上海等地名校名院名所名科。

同样在上海,8月24日,2019徐州(上海)文化旅游推介会在上海豫园景区内举行。上海豫园管理处主任臧岭说,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为旅游景区间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提供了无限可能。上海豫园作为今年长三角旅游景区联盟的轮值主席单位,与徐州景区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战略合作,开启了强强合作、融合共赢的新局面。

聚力区域协同发展

打造一体化发展新标杆

去年12月,淮海经济区10市主要领导齐聚徐州,召开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共同签署协同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布了协同发展宣言。从此,10市牵手开启新一轮协同发展新征程。

这一次“牵手”之后,一系列务实有效的活动纷纷开展,特别是围绕区域协同发展,10市正在书写着新的合作篇章。

今年5月31日,徐州举行首次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交通专项工作座谈会。淮海经济区各市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人齐聚徐州,共商淮海经济区交通一体化发展;7月18日,淮海经济区政协联动机制协商座谈会在徐州召开,10市政协签订《淮海经济区政协联动机制框架协议》,商定建立淮海经济区政协主席联席会议机制,建立淮海经济区政协专题协商座谈会机制。

7月31日,淮海经济区10市发改部门相关负责同志齐聚徐州,共同审议并签署了《2019-2020年淮海经济区“十四五”规划对接暨产业协同发展合作备忘录》,聚焦淮海经济区10市联系最紧密的产业链条、优势最突出的企业项目、基础最扎实的共建园区、操作性最强的重大举措,共同提出了“1+5”六大板块23项重点工作任务。

而生态环境联防共保,是徐州打造长三角重要生态支撑区生动实践。近年来,跨省跨市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徐州与连云港、日照市等环保部门建立了鲁苏边界环境联动合作机制;与苏皖边界城市之间签订《环境保护工作交流合作协议》。

8月1日,淮海经济区10个城市生态环境部门负责人齐聚徐州,共议促进区域协同改善环境质量,建立淮海经济区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合作机制。10个城市共同签署了《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决定建立淮海经济区10个城市共同参与的生态环境联防联控协调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将及时研究区域生态环境重大问题和联防联控事宜,强化区域协同管控,促进区域环境质量稳步改善。

从产业到交通、旅游、环保等诸多领域,10市携手打造的区域协同发展“大文章”,实现了精彩开篇、务实高效,区域协同发展的新标杆正在形成。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19-08-28/43830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