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全国率先将人工智能及5G技术运用于园林建设管理 |
◎徐报融媒记者 樊海涛 名贵树木、古树频被盗采,绿化植物遭受病虫侵害等是城市绿地养护中常见的问题,如何及时发现并迅速反馈处置,一直是管理中的难题。目前,徐州推行的智慧园林技术,将让相关问题迎刃而解。 上月31日,记者在徐州市住建局组织召开的徐派园林之“智慧园林”技术交流会上获悉,作为城建重点工程项目的徐州智慧园林技术系统试点工程完成开发建设,近日通过专家组联合评审验收,徐州在全国率先将人工智能及5G技术运用到园林建设及管理工作中。 据介绍,为了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绿化生态环境,不断提高我市园林绿化建设管理水平,2018年徐州智慧园林技术系统试点工程项目立项。2019年3月份,项目启动开发建设。在住建部技术交流中心的指导下,经过前期多方调研论证、科学设计,2019年10月份该项目建成。我市在全国率先将人工智能及5G技术运用到园林建设及管理工作中。 徐州“智慧园林”技术总监丁益介绍,徐州智慧生态园林技术体系是在园林绿化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深入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地理信息集成、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网络化、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为目标,构建的城市园林绿化立体感知、协同管理、辅助决策、服务一体化的智慧化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系。目前,该智慧园林技术系统包含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系统、古树名木管理系统、病虫害管理系统3个子系统。 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系统。运用北斗定位、地理信息、移动互联等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绿地养护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养护效率,实现我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一张图”。基于园林“一张图”,集成养护管理、园林资产管理、园林巡更巡检等管理,对养护工作远程指导,建立养护计划、养护日志的电子台账档案等,实现园林管理精细化、智能化。 古树名木管理系统。为全市122棵古树名木制作“身份证”,完善它们立地条件、生长势、生长环境、现存状态、古树历史、管护单位、管护人员等信息,并与GIS(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平台关联,在GIS平台上可实时查看古树名木身份信息。完备常态化巡查管理、养护管理、会诊、迁移管理机制,建立古树名木全生命周期数据档案。运用物联网传感器监测古树名木生长势,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出日常养护方案,对古树名木及时开展养护支撑等保护措施。 病虫害管理系统。建立园林绿化病虫害数据库以及历史防治数据库,依托数据库进行深度联合应用,通过大数据分析,建立病虫害爆发处置预警机制等,更好地为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管理提供精准化信息服务。 2019年10月份,徐州市住建局开始对市管6个道路养护标段287万平方米面积绿化地带,启用“智慧园林”技术系统,试运行3个月以来,收效显著,大大提高了绿地巡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当年12月中旬,试点项目通过联合专家组验收。 “下一步,我市将做好‘智慧园林’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后期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衍生其他功能,如智能灌溉、公园环境监测等等。”徐州市住建局局长仇玲柱表示,徐州智慧园林的建设,将为市园林绿化建设管养提供权威、实时、统一、高效的“一站式”服务,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助推徐派园林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并最终将新技术应用成果最大化,建立徐州市城市园林绿化公众服务平台,开放给公众,为青山绿水提供科学的保护治理依据,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