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报融媒记者 胡明慧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放缓徐州科技创新谷科技创新的脚步。
3月16日,在徐州科技创新谷内的徐州高新区云谷创新中心施工现场,记者看到,这个建设用地约67亩的大手笔科技项目正在进行基础施工,与其在功能上“相互辉映”的另一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徐州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项目,则已结束主体施工,近期将进行装修。
作为我市“一城一谷一院一区”创新高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发展是科技创新谷始终不变的目标。通过大力培育主导产业,推进协同创新、完善配套功能、推动管理体制改革,徐州科技创新谷正积极打造全要素集聚的“创新生态圈”,形成引领发展的强大集聚效应。
培育主导产业 加减法同步“运算”
“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区“三主一特”产业,是徐州科技创新谷认准的主导产业,而发展的进程中,徐州科技创新谷对主导产业继续圈划“重点”——针对智能制造、电子信息、大数据、云计算、新材料、生物科技、节能环保、集成电路和ICT等领域,重点培育科技创新企业,加快打造大学路科技型城市板块。
目标明晰,自然就不再“什么菜都往一个篮子装”。当其它一些创新基地还在以入园企业数量“论英雄”时,徐州科技创新谷已开始精打细算做“减法”。发展前景不被看好,且又与主导产业定位不相符的企业,成为了清理、清退、整合的对象。从去年开始,78家企业陆续退出。
剪除别出的“旁枝”,加上的是创新发展的新势力。由此,科技创新谷主导产业轻装上阵,向着既定的目标,笔直“生长”。
在铜山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科学谋划产业空间布局,全力落实产业和人才政策,营造优越产业创新生态,协调多方扶持力量,大力培植成长型和骨干企业,科技创新谷各类产业集聚如今加速形成。
作为重点培植产业之一的人工智能制造,科技创新谷已培育形成了智畅柔性工业机器人、德坤工业机器人、木牛流马机器人、鸿鹄安全科技等一批龙头企业,产业集聚效应突出。鸿鹄安全科技研发的三维GIS消防物联网系统、三维GIS消防作战指挥系统、无人机三维建模装置等核心产品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019年销售收入3200万元,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均超50%。
据介绍,目前,科技创新谷孵化、培育、招引中小微企业500多家。其中,人工智能制造17家,生物科技企业16家,电子信息企业27家,大数据云计算3家,新材料、新能源研发企业10家,节能环保企业4家。“谷”内科技型企业2019年营业收入超6亿元,税收约8500元。
产业协同创新 形成乘法效应
做减法,减出了发展的空间;做加法,做大了发展的基数。做足了这一番“铺垫”,科技创新谷将预设的“乘法”算式,算出了倍增的效果。
清理78家企业,腾挪出的空间,为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入驻提供了基础。与此同时,为有效拓展孵化空间,在徐州高新区帮助下,科技创新谷又将万泰广场1.9万平方米孵化面积作为大学创业园的分园,预计今年上半年可投入运营。
一家企业强,是加法,主导产业协同发展,是乘法。
在科技创新谷,企业之间你追我赶的是创新能力。谷内80%科技型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并设立企业研发中心。许多企业通过与银行、风险投资、天使基金等金融机构的合作获取资金,加大科研力量投入,将科研成果通过技术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创新资源。
为创新造势,科技创新谷也是动作频出:目前已与国外高校共建技术转移中心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5家,引进中国科学院、工程院和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各1名,双创人才25名等。
强强联手,形成了科技创新谷创新发展的乘法效应。为加强企业间的创新联动,2019年,科技创新谷共举办(承办)各类活动33场(次)。其中,举办“赢在徐州”创新大赛11场,组织协办各类人才交流活动4场,承办协办技术对接活动12场次。科技创新谷“元老级”企业徐州木牛流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在园区产业协同发展中获利颇丰。通过园区内的技术对接,公司围绕“科技+教育”“IP+AI”的理念,开发了“奥斯彭特”“彭彭乐乐”等一系列智能机器人产品。2019年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年增长率达到50%,带动一批上下游企业。通过促进谷内企业创新联动,科技创新谷推动企业集聚向创新集群转变。
完善配套功能 做创新“最强辅助”
创新成果的转化是个系统工程,在哪个环节卡住都不行。除了围绕主导产业创新做文章,科技创新谷还在积极构造完善的“创新生态圈”。
创新缺什么就补什么!
基础设施配套完备,医疗资源基本覆盖,教育资源丰富,围绕培植适合创新发展的土壤,科技创新谷不断进行“碎片”集成,实现要素集聚。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创新生态圈”,犹如“巨大漩涡”,释放出强劲集聚效应,230余名高层次人才、2900多名科技人员落地科技创新谷。
为提升创新“续航能力”,科技创新谷积极扩展有效孵化空间,加快实施一批重点功能性项目。
徐州高新区云谷创新中心项目正在基础施工,拟打造为徐州市乃至淮海经济区科技创新综合体;徐州国际学术交流中心项目主体施工已结束,近期进行装修,将建成徐州市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成果展示平台、高端人才服务平台;高新区建设的5万平方米创新综合体,计划拿出2万平方米用于创新谷企业孵化、人才招引。
除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外,科技创新谷充分利用社会资本共建创新平台,增加区域性创新氛围。万业科技创新园项目,正在进行一期建设,年底前竣工并启动招商;大丰壹方城二期在建;高新区联手宝能集团,将在创新谷5.9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设宝能金融科创园,这些系列动作,将为科技创新谷区域性科技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推进机制创新 深挖发展潜力
科技创新谷的创新引领,还体现在完善管理与服务机制上。
强党建促进双赢。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园区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园区职工群众的政治引领作用,科技创新谷探索出了党建工作“三亮四聚五争创”的路子,为园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去年,科技创新谷获批建党委,深入开展“五星争创”评选和企业文化建设等特色党建活动,打造精神家园,提升“精气神”。
优设置提升效能。科技创新谷设立政务综合服务大厅,同高新区行政审批局对接,设立行政审批窗口,一站式高效办结入园手续;第三方服务机构同步入驻综合服务大厅,进行信息咨询、政务服务、法律援助、金融服务、创投基金等专业化服务;推行网格化服务管理,组织网格员队伍,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园区”的良好态势,实现了网格化管理智能化、精准化、规范化。
建机制激发活力。优化服务工作考核机制,明确服务标准,落实岗位职责,切实抓好产业创新与企业孵化等工作,为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完善对企业的考核管理与服务体系,科学设置考核指标,形成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
如今,科技创新谷创新要素源源发力,创新资源不断“螺旋式聚合”,形成了引领发展的强大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