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2019年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徐州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徐州调查队

 

 
 
 
 
 

  2019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质量效益持续提升,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转型升级、改革开放、人民生活、社会事业发展等各领域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 综合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初步核算,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7000亿元,达到7151.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82.80亿元,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2886.18亿元,增长7.0%;第三产业增加值3582.37亿元,增长6.0%。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1138元,比上年增长5.6%。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全年平均每位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达147984元,比上年增加9025元。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5:40.4:50.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二产9.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8.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12.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0.6%。

  新市场主体快速增加。年末全市工商新登记企业5.16万家,比上年增长8.9%;注册资金3624.2亿元,增长18.1%。其中新增私营企业4.63万家、增长11.3%,注册资金2557亿元、增长24.9%;新增外资企业284家,注册资金453亿元、增长6.0%。新增个体户13.37万户,注册资金213.1亿元,增长22.4%。

  就业情况总体稳定。年末全市就业人口483.4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06.8万人、第二产业172.7万人、第三产业203.9万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2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2.18万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06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5.62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75%,比上年下降0.03个百分点。新增大学生创业人数3202人。全年城乡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人数4.58万人,全年创业培训1.83万人。新增高技能人才1.69万人。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9.2%,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达96.0%。

  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年末全市城镇化率为66.7%,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县域城镇化率57.2%,提高2.1个百分点。五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504.9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5.6%,总量占全市比重为49.0%。

  价格指数平稳上涨。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3%。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7.7%,衣着类上涨0.4%,居住类上涨2.4%,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3%,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4%,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2.8%,医疗保健类上涨0.8%,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3.7%。2019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累计持平,涨幅比上年下降3.0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累计上涨2.4%,涨幅比上年回落2.4个百分点。

  表1.2019年城市居民

  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发展困难诸多,新旧动能转换亟待提速,生态环境存在较多短板,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充足。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81.72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全年粮食总产量501.54万吨,增长3.5%,粮食亩产439公斤,增加17公斤;其中夏粮产量210.78万吨,增长3.1%;秋粮产量290.76万吨,增长3.8%。棉花总产量1.20万吨,增长16.4%;油料产量13.18万吨,增长7.0%;水果(含瓜果类)产量147.90万吨,增长26.9%;蚕茧产量0.47万吨,增长3.9%。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5.08万吨,下降0.7%;禽蛋产量32.74万吨,下降3.7%;水产品产量16.08万吨,下降4.7%。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6.88千公顷,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148.31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9%;新增设施渔业面积0.26千公顷,累计达6.83千公顷;新建高标准农田34千公顷,累计建成400.1千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67千公顷,累计达536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千公顷,累计达362.6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49.25万千瓦,增长1.8%。

  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总数达6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6家、市级278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105.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带动农户273.4万户。全年稻麦秸秆还田面积达602.83万亩;累计建设秸秆收储中心和临时堆放点1300处,年收储能力达110万吨,比上年提高10%。全市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370.16万亩;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分别达到1.08万家和1.36万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平稳向好。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2%,其中轻工业增长2.5%,重工业增长11.8%。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工业增长10.5%,国有控股工业增长7.7%,民营工业增长13.4%。重点培育的六大优势产业产值增长15.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88.1%;其中,装备制造、煤盐化工、冶金和建材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5.4%、22.1%、71.6%和32.3%,能源和食品加工产业产值分别下降18.3%和1.8%。

  新兴产业较快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新兴产业、高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2019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全市重点发展的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8%,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36.1%;其中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集成电路与ICT、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分别增长19.0%、19.8%和20.8%。新产品产值增长16.4%,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7个百分点。

  表2.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主要产品产量

  建筑业发展稳中有缓。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512.05亿元,比上年下降2.7%。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0029.45万平方米,其中新开工面积4008.83万平方米。全年建筑业竣工产值1116.45亿元,下降3.4%。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2019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7.0%。全年在建项目4051个,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3297个。分所有制类型看,项目投资中国有经济控股投资增长5.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增长11.8%;民间投资增长1.3%。分投资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5.3%,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2%,房地产投资增长19.1%。

  投资结构继续优化。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8%;第三产业投资增长8.1%,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54.4%,比上年提升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中,工业投资增长4.8%,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7%,占工业投资比重为57.4%,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6.9%,其中高技术投资增长44.5%。高耗能行业投资下降9.6%,占工业投资比重同比降低1.2个百分点。

  房地产市场较快发展。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中住宅开发投资增长21.4%,其中,办公楼投资下降11.0%,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11.1%。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6630.97万平方米,增长13.5%;新开工面积2050.16万平方米,下降1.3%;竣工面积657.24万平方米,下降14.2%。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474.07万平方米,增长17.6%,其中住宅1371.25万平方米、增长18.1%;商品房销售额1177.31亿元,增长36.4%,其中住宅1102.92亿元、增长39.8%。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6.25亿元,比上年增长4.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670.93亿元,增长4.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75.32亿元,增长4.9%。按消费形态分,批发业实现零售额526.85亿元,增长4.6%;零售业零售额2456.13亿元,增长4.7%;住宿业零售额44.63亿元,增长1.2%;餐饮业零售额218.64亿元,增长4.7%。在限额以上商品中,书报杂志类、中西药品类、化妆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通讯器材类等升级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7.5%、3.7%、0.3%、6.6%和0.1%。石油及制品类、汽车类商品分别实现零售额91.01亿元和300.39亿元,分别下降2.5%和9.9%。

  ■六、开放型经济

  外贸进出口发展向好。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931.88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出口总额777.88亿元,增长21.9%。按美元计价的进出口总额实现135.2亿美元,增长15.1%,其中出口总额112.9亿美元,增长16.3%。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8.65亿美元,占对外贸易比重为12.1%。出口结构有所优化,一般贸易出口额703.3亿元,增长22.2%,占出口总额比重为90.4%;加工贸易出口额60.1亿元,下降0.5%。机电产品出口额338.5亿元,增长22.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37.7亿元,增长104.0%。分出口市场看,对东南亚国家联盟出口180.1亿元,增长77.5%;对欧盟出口126.4亿元,增长45.7%;对拉丁美洲出口44.2亿元,增长31.5%;对日本出口20.8亿元,增长7.4%;对非洲出口47.5亿元,增长9.1%;因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对美国出口97.7亿元,下降21.3%。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出口额367亿元、增长70.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7.2%。

  对外经济合作发展良好。全年实际使用外资20.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1%。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12个、新批协议外资54.16亿美元;新批及净增资3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04个,其中1亿美元以上的项目15个。期末实有“三资”企业数857个,比上年增长10.9%。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分别为1.8亿美元和1.9亿美元;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8个、增加7个,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2.0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

  开发区经济稳定发展。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开发园区16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个。全年开发区业务总收入1.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6.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1.4亿元,增长6.4%。全市开发区实现进出口总额108.16亿美元,增长19.3%,占全市总量的80.0%;其中,出口总额88.06亿美元,增长24.9%,占全市总量的78.0%;实际到账注册外资16.8亿美元,增长5.1%,占全市总量的80.4%。

  ■七、服务业

  服务业经济平稳增长。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046.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4.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35.11亿元,增长5.1%;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130.76亿元,增长3.6%;金融业增加值368.63亿元,增长12.4%;房地产业增加值499.40亿元,增长10.1%。

  综合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全市年末公路总里程16792.77公里,比上年增长1.1%,其中高速公路463.93公里;输油管道里程7072.6公里。全年公路货运量22613万吨,比上年增长6.8%;水运货运量6707万吨,增长3.9%。分别完成公路、水运货物周转量571.56亿吨公里和250.9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6.5%和3.7%;完成港口吞吐量4011.47万吨,增长27.8%,徐州港集装箱吞吐量6.07万TEU;管道货物运输量14764.8万吨,管道货物周转量714.90亿吨公里;航空货物运输量1.21万吨,增长19.9%;全年公路旅客运输量9434万人次,公路旅客周转量60.76亿人公里,分别下降5.3%和4.6%;观音机场航空旅客运输量300.59万人次,增长19.3%;徐州直属站铁路客运发送量2704.96万人次。年末全市机动车总计173.6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2%,其中民用汽车保有量151.40万辆,增长10.8%。年末私人汽车保有量139.51万辆,增长11.1%,其中私人轿车85.07万辆、增长12.1%。

  邮政电信业较快发展。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和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分别完成77.45亿元和36.4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7.9%和7.0%。邮政寄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1.78亿件;邮政寄递服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3.21亿元,增长46.3%。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84亿件,增长8.3%;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0.04亿元,下降0.7%。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和电信业务收入619.41亿元和68.94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62.5%和4.6%。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总数84.54万户,下降10.6%;移动电话用户961.25万户,增长6.4%。年末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37.2万户,增长7.5%。

  ■八、财政金融

  财税收支总体平稳。受减税降费政策影响,全市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8.32亿元,比上年下降11.0%,同口径增长4.6%。国税、地税和财政部门分别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5.48亿元、49.45亿元和93.39亿元。完成税收收入373.80亿元,下降1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9.8%;主体税种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完成189.25亿元、38.99亿元和34.46亿元,分别增长9.2%、0.7%和8.0%,契税完成28.89亿元、下降24.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82.21亿元,比上年增长0.2%。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9.94亿元,增长3.2%。

  表3.2019年全市财政收入分项情况

  金融市场运行稳健。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8036.56亿元,比年初增加92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住户存款4023.66亿元、增长11.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777.28亿元,比年初增加850.46亿元,比上年增长17.6%。按贷款期限分,中长期贷款3597.82亿元,增长23.3%;短期贷款1707.37亿元,增长11.2%。

  表4.2019年末金融机构

  人民币存贷款情况

  资本市场保持稳定。年末全市共有证券公司(分公司)3家,证券营业部39家,期货经纪公司1家,期货营业部5家。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11家,其中境内10家、境外1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2家;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890家、新增225家。新发企业债券规模21亿元,累计发行490.5亿元;新发行银行间各类债务融资工具194.84亿元。

  保险业务增势良好。新增保险机构5家,年末保险机构达72家。全年保费总收入244.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73.22亿元,增长8.5%,财产险保费收入71.18亿元,增长17.1%。全年累计赔付和给付支出63.15亿元,增长3.1%;其中赔付额47.02亿元,增长14.5%。在赔付额中,财产险赔付36.75亿元,增长10.7%。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3.4%和2769元/人。

  ■九、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空间持续扩大。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230个,当年新增13个;省级以上孵化器达到54个,新增6个。国有独立科研机构18个;民营型科技企业10708家,比上年增长0.2%。技术市场签订技术合同1318个,技术合同成交金额38.08亿元。

  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增强。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13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738家。全市科技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省级科学技术奖23项(公示)。全市专利申请量3365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7175件,分别比上年增长29.7%和38.6%;专利授权量1260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2448件,分别增长12.1%和16.7%。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58件,比上年增加3.79件。

  质量强市取得新成效。年末全市共有质量检验机构193家、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个、国家公证实验室1个、省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6个。全年监督抽查产品22种1566批次,平均抽样合格率91.3%,比上年提升0.4个百分点。企业获批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1829张,比上年增长8%。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个,其中省级计量中心1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4万台(件),比上年增长6.3%。获批建设2项省级标准化项目,制修订国家标准35项和行业标准7项、地方标准3项。全市质量管理体系证书达2463张。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2339所,比上年增加18所,在校学生208.30万人、毕业生48.90万人、专任教师10.28万人,分别增长3.9%、4.6%和6.7%。普通高等院校10所,招生7.48万人,在校学生20.66万人、增长8.8%,毕业生5.61万人、增长6.3%;其中,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5.58万人、毕业生1.86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0.55 万人、在校生1.61万人、毕业生0.40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8.53万人,毕业生2.30万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1.91万人、增长7.1%,毕业生3.72万人。全市共有初中268所,在校学生40.39万人,比上年增长17.3%;小学930所,在校学生94.67万人,比上年下降1.0%;特殊教育学校13所,在校学生0.37万人;幼儿园(含民办)1008所,在园幼儿31.77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9.9%。

  ■十、文化旅游、卫生健康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稳步提高。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11个、博物馆18个、美术馆3个,共有公共图书馆11个,公共图书馆总藏量3864.85千册,电子图书藏量6715.25千册。共有综合档案馆11个,向社会开放档案13.05万件。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88.9万户。共有电影放映单位54家、广播电台8座、中短波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3座、电视台8座,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全市现有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07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34处。拥有9个国家级、68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8位国家级、28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旅游行业健康发展。全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64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星级酒店37家,旅行社212家,乡村旅游示范区41家。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356.4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0%;旅游总收入854.16亿元,增长10.2%。接待入境过夜旅游者19.32万人次,增长5.4%,其中,外国人15.65万人次,增长9.1%;旅游外汇收入5711.97万美元,增长5.2%。接待国内游客6337.14万人次,增长10.0%。

  卫生健康事业取得积极成效。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4594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39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2个,妇幼保健机构14个。各类卫生机构拥有病床6.10万张,比上年增长4.1%,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5.67万张,增长4.5%。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6.91张,比上年增加0.25张。共有各类卫生技术人员预计7.08万人,比上年增长5.0%。其中,执业(助理)医师预计2.86万人、增长10.8%,注册护士3.22万人、增长1.4%;每千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预计3.24人、增加0.31人,每千人拥有注册护士数3.64人,增加0.04人。卫生防疫防治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21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420人。全市三级医院数量达20家,其中三甲医院10家。全市家庭医生全人群签约率39.18%,重点人群签约率65.45%,其中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签约率达到100%。

  全民体育蓬勃发展。年末全市共有体育场馆56所,游泳馆32所,市属体育社会组织208个,晨晚练健身站点达6163个。社会体育指导员39555人,其中国家级301人、一级911人。当年注册国际级裁判8人,国家级裁判员34人;当年注册一级运动员57人,二级运动员132人,注册运动员2450人,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18人。获得省级以上比赛奖牌527.5个,其中金牌185.5个、银牌171个、铜牌171个。

  ■十一、环境和安全生产

  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全市林木覆盖率为30.51%,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全市自然保护区6个,自然保护区面积46.06千公顷。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216天(实况数据,下同),优良率59.2%;市区PM2.5浓度为57μg/m3,比上年下降3.4%。水环境治理持续领先,地表水国考断面优于Ⅲ类水质的比例为77.8%、省考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83.3%,无劣Ⅴ类水断面。

  安全生产形势良好。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81起,死亡257人,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分别下降21.5%和27.8%。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36人,比上年下降32.3%。

  ■十二、人口、民生和社会保障

  人口总量保持稳定。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82.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6万人,增长0.3%。在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180.64万人、15-64岁人口589.59万人、65岁及以上人口112.33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11.92‰,比上年提高0.11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76‰,提高0.14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4.16‰,下降0.03个千分点。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041.73万人;其中男性人口539.35万人、女性人口502.39万人;户籍人口出生率为10.2‰,死亡率为5.3‰。

  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736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15元,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73元,增长9.2%。城乡收入比由上年的1.84:1调整为1.82:1,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市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8048元,增长7.3%。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0805元,增长6.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850元,增长7.4%。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7%,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29.5%、农村为30.3%。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19年末职工养老保险(含离退休人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206.01万人和331.30万人,比上年分别增长6.1%和1.6%,城乡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预计达97.75%;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791.28万人和159.65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8.8%。全市城乡低保月标准一体化提高到610元,最低生活保障救济人数12.88万人;全年实施直接医疗救助24.22万人次,支出救助金10.17亿元。年末各类养老机构达255家,养老床位7.26万张,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43.15张、比上年增加4.45张。

  养老服务和社区治理成效明显。全年新建成街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20个、老年中央厨房4个、社区老年人助餐点22个、城乡社区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53个和176个,新改扩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中心269个。

  住房保障工程稳步实施。公共租赁住房累计达到17220套;城镇常住人口保障性住房覆盖率预计为28.3%;通过实物保障和租赁补贴累计保障住房困难家庭1848户,累计保障新市民(人才)4529户、9647人次。

  ■十三、城乡建设

  城建重点工程进展顺利。聚焦做强做美做优现代化中心城市,协调推进六大类、100项城建重点工程,迎宾大道高架建成通车,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运营,徐宿淮盐铁路开通运行,高铁站东站房投入使用,徐连高铁建设进展顺利。城东大道高架正紧张施工,城市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巩固;淮海国际博览中心开工建设,大龙湖国际会议中心主体封顶,淮海经济区金融服务中心稳步推进。

  村镇建设水平继续提升。新建改造农村水冲公厕1778座,新建成无害化户厕7.47万户,创建美丽宜居乡村225个。2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通过验收,铜山区倪园村获命名全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建成市级特色田园乡村27个。沛县陈油坊村获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贾汪区马庄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城乡发展协调并进。扎实推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加速形成。成功举办首届城市绿色发展国际论坛,向全球发布生态修复“徐州标准”,入围全国首批“无废城市”试点,再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成功落户徐州。淮海经济区10市产业协同发展、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等15个专题合作协议签署施行,徐宿快速通道正式通车,徐宿、徐萧、贾汪至台儿庄等跨省毗邻公交开通运行,住房公积金互认互贷启动实施,中心城市功能大幅增强。

  ■数据来源:

  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大学生创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场主体、农民合作社、专利、质监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设施农业、畜牧业产量、水产品产量、高标准农田、家庭农场、村镇建设等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灌溉面积数据来自市水务局;公路里程、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管道数据来自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铁路客运量数据来自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徐州站;民航数据来自观音机场;电信业务、电话用户、互联网用户等数据来自市通管办;保障性住房、重点项目等数据来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开放型经济数据来自市商务局;户籍人口、汽车数据来自市公安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文化事业、旅游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电影放映数据来自市委宣传部;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徐州中心支行;保险业数据来自市保险行业协会;证券业务数据来自市发改委;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高新技术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社会救助、养老数据来自市民政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疗保障局;自然保护区、林业数据来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生产安全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档案卷宗数据来自市档案局;粮食产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城乡居民收支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徐州调查队;GDP、工业、投资、贸易等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

  ■注:

  1.本公报使用的数据为快报数。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问题,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4.部分指标数据因统计口径调整,GDP等部分经济指标因2018年经济普查数据调整,与上年公报数据不可比。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20-03-25/44305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