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铜山交出彰显实力和担当的『十三五』答卷

攻坚克难,开拓创新 勇当示范,走在前列
 
 
 
 
  铜山区城市大脑指挥中心,将城市管理思想与城市运行数据充分结合,致力构建以数据为核心的智慧城市治理新模式。
 

  ◎本版文图由徐州日报铜山记者站统筹

  ◎徐报融媒记者 李昌海 胡明慧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走过2020年,承载使命担当、凝聚发展伟力的“十三五”已“交卷”收官。回眸“十三五”,铜山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迈出关键性步伐,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推动发展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

  众志成城战疫情

  作为“十三五”收官之年,2020年注定极不平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双重压力下,铜山区顶住了压力,凝聚起动力,在大战大考中彰显出铜山担当。

  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铜山区立即行动,全民发动,周密安排,科学应对,在全区上下牢牢筑起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坚固防线,成为全市唯一始终保持零疑似、零确诊的县区。在疫情得到有力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率先复工复产,及时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一系列措施,有力稳住了经济增长基本盘。2020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预计(下同)实现1200亿元、增长3.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2.53亿元、增长1.4%;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6.1%,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5%;固定资产投资达56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44.4%、53.5%;粮食年产量突破18亿斤、实现“十七连丰”,生猪出栏、存栏均超额完成市定任务,有力保障了市场供应和人民生活,交出了一份彰显铜山担当的合格答卷。

  面对艰巨繁重的产业转型任务,铜山区始终坚持“工业立区、产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坚定不移实施钢铁企业产能整合、焦化和水泥企业关闭、电力行业烟气治理,相继关停8家钢铁企业、3家焦化企业、12家水泥企业和1家电力企业,腾出了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徐工建机、徐州康瀛机械等一批企业相继落地。突出抓好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作,新增“四上”企业26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00家,“一特三主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全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分别达到45%和34.7%,铜山区获批省级电商示范区。为了尽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铜山把重大项目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去年84项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272亿元,徐钢特钢、苏宁淮海电商智慧物流园等一批规模大、层次高的单体项目竣工投产,园博园、方特乐园、循环经济产业园、淮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等一批产业集群项目加快推进,投资110亿元的中南高科智能制造基地开工建设,有力推动了“1+1+6”产业园区发展格局的加快形成。

  开拓创新强引擎

  坚持创新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让铜山在“十三五”期间在诸多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领跑”的重大跃升,内生动力日益增强。

  各项改革有序实施。铜山区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不见面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证照分离”等改革走在全市前列,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大幅提升。加快镇(街道)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进一步理顺了基层服务体制机制。科技体制改革、农业农村集成改革、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国资国企改革等深入推进。

  对外开放深度拓展。铜山区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举,大力强化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去年先后举办2020中国铜山投资恳谈会、首届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大会等活动,新签约注册项目115个,其中“一号工程”项目3个,全区实际到账注册外资2.65亿美元。区域协作扎实开展,徐州高新区和宿州埇桥经开区进行交流合作,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环境联防联控、市场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新成效;与苏州高新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力促进苏州高新区企业的生产项目落地徐州高新区。

  创新活力持续释放。徐州科技创新谷、产业技术研究院、国家安全科技产业园三大创新载体建设取得新进展,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市比重20%以上。放大产业和人才政策集聚效应,2020年引进院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等领军人才26人,30人入选省“双创计划”。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智库作用,促进了一批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大力实施质量强区战略,加强品牌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0.73件。

  完善功能提品质

  要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铜山区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城乡融合,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城市乡村肩并肩、手拉手、大手拉小手,城乡融合发展动能十足。

  现代城镇体系加速构建。铜山抢抓徐州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重大机遇,高起点谋划“一核一环一城五大片区”发展空间布局,2020年九大类106项城建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08亿元,长安路改造、华山路改造、时代大道西延等道路建成通车,外环公路东南环、黄河观光路、徐沛快速通道等加快实施。北京路三盛商业综合体、金地格林商业广场启动建设,将成为铜山区现代服务业新地标。实施棚户区改造76.8万平方米,高标准整治老旧小区14个,在建成区全面实施了生活垃圾分类。建设5G基站1497座,城区基本实现5G全覆盖。

  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铜山倾力打造黄河故道现代农业产业带,2020年获批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棠张桑果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业农村重点工程完成投资21亿元。“三乡工程”成效明显,吸引1200余名人才下乡创业,新建项目130余项。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千万”工程,集中开展公共空间治理,清理各类土地11万亩,村均增收20万元,在全市率先通过省人居环境整治验收,全国、全省人居环境现场推进会先后在铜山区召开。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农房改善项目,新建农村公路80公里,各类桥涵改造85座,顺利通过省级“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区(县)创建验收。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2万户农村户厕无害化提升改造,新建300个水冲公厕,实现自然村全覆盖。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铜山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2020年PM2.5浓度降至45.8μg/m3、同比下降13.7%,优良天数比率达75.4%、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国考、省考和南水北调考核断面,以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开展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土壤风险评估和部分地块修复治理有序推进。

  凝心聚力奔小康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铜山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打赢脱贫攻坚战。

  就业和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去年,新增城镇就业1.2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万人、就业技能培训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7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4460元、增长5%。不断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困难儿童等群体保障标准,被征地农民全部纳入社保体系。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建立健全“两缓冲一衔接”稳定脱贫长效机制,达标村、脱贫户收入稳定增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改善民生的投入持续加大,2020年投资7.7亿元的31项为民办实事项目按序时完成,一批民生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对口支援和帮扶陇县工作扎实推进。

  各项社会事业均衡发展。持续加大教育资源保障力度,去年实施校舍建设项目41个,招聘教师870人,大许中学成功创建四星级高中,铜山区中考、高考成绩全市领先。健康铜山扎实推进,职工医保实现“同城同待遇”,创建国家级卫生镇3个、省级健康镇2个,形成了具有“铜山特色”的医共体建设模式。着力补齐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短板,卫生应急示范乡镇(社区)建成率达88.9%。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新建标准化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中心30家,金秋晨曦康养产业园即将投入运营。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2020年开展惠民活动2000余场次。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人防、国防动员、双拥、民族宗教、档案、统计、物价、广播电视、防震减灾、气象、老龄、青少年、妇女儿童、红十字、关心下一代等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进步。

  社会治理能力全面加强。扎实开展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加快建设“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先行区,“四网三员五联动”镇域社会治理机制逐步推广。全面推进风险防控“四项机制”,积极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强力推进违法用地专项整治,多年积累的突出问题有80%得到了根本解决。“七五”普法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应急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大幅下降。

  坚定不移转作风

  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激扬广大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精气神。铜山区笃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决心,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以好作风护航干事创业。

  营商环境建设深入开展。铜山区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去年,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减负6.35亿元。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苏科贷”面向38家中小企业放款1.25亿元,应急周转资金使用116笔、金额18.27亿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需求5亿元,有力化解了一批企业融资难题。规范区政府各项工作制度,健全重点难点事项协调机制,政府运转更加高效。优化区政务服务平台,去年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时限平均缩减71%,即办件事项占比达51%,政府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开展法治政府“补短板、强弱项”专项活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基本形成。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政协及社会各界的民主监督,2020年办理落实各级人大代表建议145件、政协委员提案169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全部达到100%。

  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铜山区深入开展“三清示范区”建设,始终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持续开展扶贫惠农、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教育医疗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大“四风”问题监督检查力度,一批违法违纪人员受到严惩。严管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和国有资产资本,努力推动审计监督全覆盖;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全面加强预算绩效管理,“三公”经费明显下降。深化运用“三项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干部队伍的精气神和执行力进一步提升。

  奋力冲刺赢收官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铜山区以实干增强实力,以责任补齐短板,用奋斗在壮阔的时代开拓出高质量发展新航程。

  过去的五年,是铜山在转型发展中砥砺奋进的五年。全区主要经济指标不断攀升,国内生产总值累计增长35%、年均增长6.2%,财政有效财力翻了一番,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推进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市、区)”。

  过去的五年,是铜山在改革创新中突围突破的五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被确定为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整合区级国资公司组建了四大集团。高新区创新引擎作用加速显现,先后获批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国家产业转型示范区。

  过去的五年,是铜山在融入主城中城乡巨变的五年。累计实施城建重点工程482项,立体交通体系加速构建,综合功能大幅提升,城镇化率提高8.2个百分点。创新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百千万”工程,获评“中国乡村振兴发展示范区”。

  过去的五年,是铜山在共建共享中民生显著改善的五年。社会建设“十二大体系”考核连续三年领跑全市,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面完成低收入人口脱贫任务,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由2015年底的5049元增至13000元以上,经济薄弱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30万元以上,平均突破80万元。各项社会事业获得长足发展,荣获苏北唯一全国综治最高奖“长安杯”,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行政村标准化卫生室、镇村公交、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全覆盖。

  回眸“十三五”,铜山在创新引领、城乡融合、脱贫攻坚、作风建设等大战大考中,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勇于实践,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铜山路径”。未来,铜山将接续“十三五”开展的良好势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阔步前行。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21-01-18/44781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