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铜山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深化实施五大战略,打造四高地一福地
 
 
 

  ◎徐报融媒记者 李昌海 胡明慧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回眸“十三五”,铜山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走出了高质量发展的“铜山路径”。展望“十四五”,铜山将接续奋斗,前后相续、有机衔接,开启波澜壮阔的现代化奋进新征程。

  擘画蓝图接续奋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编制好“十四五”规划,将为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擘画蓝图。

  以深化实施产业突破、创新驱动、城乡融合、生态优先、共建共治共享五大战略,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生态高地、宜居福地、善治高地,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奋力开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为指导思想,铜山为“十四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圈定目标任务:

  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造创新高地。坚决摒弃传统粗放增长模式,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加速产业转型,推动形成以全面创新引领现代化建设的新格局。发挥产业和科教人才双重优势,积极营造充满活力和区域竞争力的创新生态。加速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加快打造区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当好全市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排头兵。

  把协调作为城乡融合的目标方向,打造宜居福地。抓住用好徐州中心城市建设这个最大机遇,全力做好中心城市功能疏散和拓展的承接工作,推动重点片区、重要组团、特色镇区协同发展;围绕乡村振兴,加强乡村建设,突出以人为本,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科学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打造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把绿色作为美丽铜山建设的重要路径,打造生态高地。持续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同步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能耗排放下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纵深推进美丽铜山建设,统筹做好治污、添绿、留白的文章,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福祉的增长点、赢得未来发展的竞争力。

  把开放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基本内涵,打造产业高地。在徐州“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中担当大任,用好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和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找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的突破口,建设现代产业园区,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提升重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把共享作为共建共治的最终目的,打造善治高地。咬定打造“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先行区目标,以徐州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契机,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全面提升社会治理“四化”水平,坚决筑牢安全稳定的底线,拉升精神文明的高线,呵护人民群众的幸福线,促进社会各领域潜力充分释放。

  如何实现,铜山高起点规划路径——

  今后五年,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始终坚持以系统观念谋划高质量发展,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高质量发展,把顺应百姓期盼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加大民生投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始终坚持以精细化思维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精品意识和细节意识,盯紧夯实每个环节,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铜山区将坚定发展信心,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蓄力起航、走在前列。

  锚定目标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铜山区将按照“十四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强化创新驱动和城乡融合战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区域样板示范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2021年,如何开好局、起好步?锚定六个方面,铜山开足马力,全力开启新征程。

  ——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坚决克服松懈、麻痹思想,切实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各项工作,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严把“外防输入”关口,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筑牢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坚固防线。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工业立区、产业强区”战略,围绕主导产业壮大、传统产业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系统谋划、协同发力,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围绕主导产业集约集群发展,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引导要素资源集聚。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技术革新、产品更新、设备改造。围绕新兴产业培育,积极开展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应用,努力抢占产业发展高地。充分利用转型升级腾出的空间,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凤凰涅槃,提升“1+1+6”产业园区的经济主阵地作用。全面实施数字赋能,加快建设一批智慧园区、智能车间,促进“铜山制造”向“铜山智造”转变。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着眼全区统筹布局产业链,精准服务助推项目建设,大力盘活闲置、低效用地,加快淘汰落后污染产业和低端低效产能,不断提高区域经济密度和投入产出效率。

  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深入做好企业培大育强,强化规模以上企业培育,整合各类涉企服务资源,加大政银企对接合作力度,严格落实惠企政策措施,为企业投资和经营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大力培育改革发展新动能。持续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提高核心竞争力。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改革,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更好实现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职能给基层、基层事情有人办。以系统化、集成化改革为方向,实施农业农村集成改革试点,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成果。

  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充分发挥徐州高新区的龙头和引领作用,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谷、产业研究院、安科园三大创新载体建设,着力构建集创新孵化、加速成长、园区承载为一体的创新发展生态体系。围绕“一特三主四新”产业,改造建设科技创新园,加快引进各类新型研发机构,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健全高层次人才引进体系,大力吸引国际先进技术、国内一流技术,以创新引领发展。

  融入内外循环新格局。立足徐州国内重要交通枢纽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定位,加快高铁快运物流基地、东南商贸新城规划建设,打造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大型现代商贸物流载体,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大力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扎实推进一批重大合作项目、重点园区平台建设,不断密切经贸往来和人文交流。引导制造业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带动产品、技术、服务和标准走出去,力争推动3个较大的境外投资项目落地。

  ——持续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大美铜山。

  拓展城镇发展空间。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为引领,高标准高起点布局“一核一环一城五大片区”。推动城市有机更新、镇区改造提升,加快培育一批有活力、有魅力的特色小城镇,着力构建中心城区、重点片区、特色镇区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

  提升城镇功能品质。大力实施八大类122项总投资289亿元的城建重点工程,抓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化资源布局、完善城市配套、健全服务体系。优化城市路网结构,加快三盛、金地格林、美的天誉等商业综合体建设,实施150万平方米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全力以赴推动园博园建设,全方位配合办好高水平园博会。

  健全城镇治理体系。全面提升“1+4”改革成效,放大集成改革效应。深化“百姓城管”“法治城管”“智慧城管”品牌,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大脑”建设运营水平,打造智能高效的城市管理模式。继续深入开展违法用地专项整治行动,深化城区垃圾分类治理,推进新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配套设施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整治老旧小区8个、45万平方米,努力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铜山样板。

  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围绕加快发展高效精品农业、都市农业,延伸农产品深加工和产业链,着力招引集聚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围绕特色优势企业产品,形成“铜山农品”品牌集群。依托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培育壮大乡村休闲旅游、农产品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稳定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99万亩以上。深入落实扶持政策,切实稳定生猪生产。

  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努力让低收入群体逐步向中等收入迈进。深入实施“三乡工程”,引导各类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为人才和能人提供创业创新天地。广泛调动社会资本投资农村的积极性,大力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固定租金+企业就业+农民养老金”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让农民分享更多产业链的增值收益。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启动新一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施美丽村容、美丽河道、美丽菜园、美丽庭院建设和清洁公厕“四美一清”工程。深化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快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全覆盖。扎实推进农民住房条件改善,确保完成5000户以上农房改善任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聚焦聚力狠抓污染防治,更好满足人民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重拳治理环境污染。突出依法、科学、精准治污,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促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确保完成大气质量改善目标。建立健全网格化防控和流域治理机制,合力推进重点流域水环境长效管理,强化农村污水治理,充分运用现代环保科技处置农业面源污染,强化土壤污染源头预防,系统开展“四大行业”关停企业地块污染治理,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

  系统推进生态修复。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完善全面、全域、全民治理环境的体制,统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产业布局与河湖保护,增强修复治理的整体性、协同性和实效性。因地制宜推进山体、水体、林地、采煤塌陷地修复,形成具有鲜明铜山特色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突出抓好重要河道两岸绿化,开展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筑牢全域生态安全屏障。

  积极倡导绿色发展。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壮大环保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引导群众养成节水节电节气、垃圾分类投放、使用公勺公筷、拒吃野味、绿色出行等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开展环保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绿色餐馆等创建行动。加快实施清洁能源替代、智慧能源发展等行动,进一步降低重点行业和企业能耗、物耗,推广普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节能产品,增加绿色消费产品有效供给。全力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努力成为全市“无废城市”建设的引领区、示范区。

  ——全力以赴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排查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用更多资源和力量补民生短板、增群众福祉,让发展实绩更有“温度”、让群众对民生答卷更加满意。完善低保等标准调整机制以及因病、因残等专项救助和补充性救助制度,织牢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安全网。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确保困难群体、新市民、青年职工住有所居。

  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抓好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普通高中多样优质发展,深入推进健康铜山建设,实现省级卫生镇全覆盖。强化医联体网格化布局,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健康服务。协调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医养融合发展。抓好文化惠民,继续实施镇、村(居)文体设施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区文化中心建设。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围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继续保持“开小灶”的劲头,坚持标准不降、力度不减,高起点、高标准切入“三年大灶”,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进一步压实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夯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治理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隐患,坚决防范遏制较大及以上事故,大幅压降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应急救援高效化建设,统筹抓好消防救援等各类应急队伍和装备建设,提高公共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深化“四位一体”社会善治先行区建设,突出党建统领、三治融合并进,推广运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做法,努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铜山样板”。持续开展风险防控“四项机制”,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筑牢共建共治共享的人民防线。巩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果,精准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畅通和拓展信访渠道,更加注重举一反三、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探索文明实践铜山亮点,努力实现一镇一特色、全域创品牌。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铜山区将落实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本版文图

  由徐州日报铜山记者站统筹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21-01-18/44781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