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徐州“1小时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不断拓展

画出“两个圈” 打造“同心圆”
 

 

徐州东站。 通讯员 李玉龙 摄
 

◎徐报融媒记者 甘晓妹

见习记者 朱二俊 许诺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里,给徐州“画”了“两个圈”———“1小时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

“1小时”“一日”很好懂,“通勤圈”“生活圈”该怎样理解?

城市半径越变越大,城市规模也就越来越大。30公里、300公里……随着城市的交通体系越来越发达,一日可达的地方越来越多,城市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住在不同区域的人们也在不断“破圈”,实现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 徐州1公里半径,明朝就有了

要“画”城市圈,首先要找准城市的“圆点”,即“城市中心”。

对于很多人而言,这是个哈姆雷特式的问题。

年轻人说在彭城广场,老徐州人说在户部山……

徐州博物馆考古所的考古人员表示:“从汉代到明代,通过我们的考古发掘,证实彭城广场区域一直是徐州的城市中心位置,这是徐州很有特色的一个地方。”

“地表下的城墙是崇祯时期的城墙,再往下是洪武时期的。”考古证据充分显示了,徐州城的地下叠压着明代崇祯年和洪武年的两座城池,与现在的老城区市中心基本重合,形成了“城下城、府下府、街下街”的叠城奇观。

“徐州历史上经历过多次水灾,最严重的一次是明代天启四年的黄河泛滥。徐州博物馆里的河清门石碑就是当时的人们希望黄河变清所刻。”《绝对彭城》的作者李世明说,“明末水灾城毁的三年后,才重建了徐州城。现在徐州城的规模和城墙的情况基本上都是明末时的建制,这个可以从历史记载来证明。”

后来经过多次修缮,最终形成了以府署衙门和鼓楼为中心、南门大街为中轴的城市格局——《当代中国城市发展丛书——徐州》(以下简称《徐州》)一书上对此有详细的记载。南门也就是今天的彭城路。若从彭城广场算起,对比高德地图,会发现明末重建的徐州城,城市半径在1公里左右。

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徐州重新布局城市格局。90岁的老人刘金标回忆:“以前的徐州城不大,北到庆云桥、南到快哉亭、东到火车站、西到友谊商场。”

《徐州》上记载,“当时的城市中心南起建国路,北至富国街,东起复兴路,西至立达路”。

以彭城广场为圆点,1公里左右的城市半径内集聚着完善的城市服务配套设施——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徐州市肿瘤医院、中山堂电影院、东风电影院、古彭大厦等;还有聚集了很多小吃的大同街;著名的徐州地标——钟鼓楼、徐州的文化中心——户部山。

很长一段时间里,1公里左右的城市半径画出来的“圈”,一直是徐州的绝对核心,这种优势也造就了当前徐州最繁荣的城市商业区。

伴随着城市发展,徐州的中心商圈由以前1公里正不断向外延伸,逐渐形成了徐州的CBD圈、生活圈。

以“三场一路”——彭城广场、淮海广场、人民广场、淮海路为核心的区域,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服务水平也得到不断提升。购物、文化、教育、医疗、金融、通信……重要的资源服务都聚集在这个圈里。

也正因此,《徐州》一书上用数字形象地描述了中心商圈的影响力——形成了“全市零售60%在市区,市区零售40%在中心商圈、中心商圈零售60%在节假日、节假日零售40%来自周边省”的商业城市极化效应。徐州的CBD圈正成长为影响淮海经济区的重要圈子。

● 30公里半径,打造“1小时通勤圈”

10月21日,备受关注的三环南路部分主线快速路正式通车。随着第一辆车的顺利通过,意味着徐州城市路网结构进一步完善,也意味着通勤效率大幅提高,人们的行车时间大大缩短。

从三环路到如今的三环路高架快速路,几十年间,城市交通的发展变化无声地讲述着徐州这座老城奋力发展的城市故事。《徐州》上写道,在“八五”期间,徐州提出了“以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为目标,按照大城市、现代化、高标准、强辐射”的思想,搞好建设和管理,拉开了城市基础设施大规模建设的序幕。

1991年11月20日,徐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建设三环路。历时一年半,徐州三环路建设完工通车———据2016年9月26日《徐州日报》报道,三环路在当时全国范围内都属于高标准的环城道路。

这条长达55公里的三环路,改变了徐州长久以来的“山包城”形似锅底的格局,转变成“城包山”格局,让徐州城市地域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拓宽了城市发展的空间。

2012年,徐州再次着眼未来,启动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工程。当年5月24日,三环东路高架快速路开始破土动工。如今,据《徐州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三环南路快速路建设年限为2019年-2022年。全面建成后的徐州三环路快速路将形成从“C”到“O”的市区交通闭环,成为徐州一小时自驾通勤的“任意门”。

然而再次启动三环路建设的背后,是徐州以市中心为圆心,想画个半径多大的圈呢?答案是约30公里。

30公里半径,这个数字是从哪里得来的?

其实,要理解城市半径的划分依据,还要理解通勤圈与城市半径的关系。通勤圈,是指覆盖90%中心城区通勤人口的空间椭圆。一定程度上,城市半径的大小,往往由通勤圈的大小决定,而通勤圈与出行效率有关。

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国内外研究发现,人们希望最长通勤时间不超过1小时,即“1小时通勤圈”。而30公里的城市半径,正好是当下国内许多大城市根据出行效率选择的1小时通勤最合适的距离。例如,北京的六环、广州的绕城高速、上海的绕城高速半径都在30公里左右。

要打造“1小时交通圈”,徐州要在30公里左右的城市半径上着笔绘制。

徐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建设“轨道上的徐州”目标,打造淮海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徐州市域“1小时生活圈”和徐州大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交通格局。

打开高德地图,若从彭城广场出发,到地铁1号线终点站(徐州东站方向)距离是12.2公里;到地铁2号线终点站(新城片区东方向)15.8公里;到地铁3号线终点站(高新区南方向)16.1公里。

轨道交通线不断延伸。计划中的4、5、6号线,以彭城广场为中心,将更为密切地联系起老城、新城,联系起东西南北四区,也联系起徐州人日益便捷的生活。

此外,还有一系列在建的、规划中的交通体系,正缓缓显现出30公里左右徐州“1小时通勤圈”的立体交通体系雏形。

● 300公里,构建“一日生活圈”

一座中心城市,除了要勾连起内部交通网,还要联系起其他城市。那么这种联系的距离极限在哪?

这里首先要明白“一日生活圈”的含义。

“一日生活圈”,顾名思义,指的是在一天内可以往返的两地,进行工作和生活的模式。很显然,一天往返两地对交通出行效率的要求极高。而作为中心城市,想要提升城市能级、扩大城市辐射范围、提高城市集聚带动能力,首先要解决的是出行效率问题。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徐州“一日生活圈”的距离是怎样的呢?

再次打开地图,以徐州为圆心,向周围四省延伸——到郑州371公里,到济南333公里,到南京329公里,到合肥324公里。

缩小比例,以徐州为圆心,向周围城市测量——距离连云港205公里,距离淮安184公里,距离济宁190公里,距离菏泽240公里,距离商丘170公里。

这些距离,正好是高铁1小时的路程——300公里上下,也是驾车一天内能够来回的极限距离。

300公里左右是高铁1小时的行驶距离,在这个范围内,周边城市的人们早上能来徐州购物、旅游、工作、看病……晚上能回到家中享受家人陪伴、感受家的温暖。同时,随着“一日生活圈”的建成,也会增强徐州作为中心城市的虹吸能力,进一步促进淮海经济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 双“圈”联动未来更高效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的战略目标,将推进社会事业共建共享,完善就业、医疗、社保、文旅等衔接机制,共建幸福生活都市圈写入了报告。

要建设成半径约300公里的“一日生活圈”,徐州就要充分发挥交通枢纽的优势地位。

10月12日,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官网公示了《徐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草案),提及加快建设形成“八向”辐射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新增徐菏铁路、徐济铁路、徐州到枣庄铁路,新建徐阜、徐临等高速公路。

内畅外联、便捷高效的立体交通体系图景进一步显现。

在未来,日益拓展的徐州中心城市半径将会更加清晰可见,“1小时通勤圈”和“一日生活圈”的两“圈”联动将会更加高效。

在未来,徐州作为中心城市的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城市发展更具活力,携手共建,淮海经济区将展现更多活力,发挥更大的发展动力。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21-11-04/451457.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