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国家规划支持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徐州:蓄势待发

◎徐报融媒记者 王正喜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了《“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支持徐州、洛阳、襄阳、长治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规划》提出,支持全国老工业城市经济整体转型,建设产业名城,促进跨行政区和不同类型区域衔接融合互动;在资源型地区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发展重点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重点发展江苏徐州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

从国家规划层面,首次定义为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徐州,该怎么发展、怎么转型?11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和国家开发银行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国家大力支持徐州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协同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城市更新改造、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引领带动全国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振兴发展。

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

徐州重大利好

“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指仅次于省会城市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带动能力的重点城市。一般来说,这个城市距离省会有一定距离,对省会“都市圈”无法顾及的区域可以起到引领带动作用。对于各地建设省域副中心,国家层面的规划极少明确表态。这次通过《“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对徐州、洛阳、襄阳、长治建设省域副中心表达了明确支持。这对于徐州是重大利好。

江苏省域副中心为什么是徐州?原因是多方面的,地理位置、辐射能力、经济总量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而且,与其他省域副中心相比,徐州还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江苏省“十四五”规划已经明确,全省建设三个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相当于已经明确徐州的江苏省副中心城市地位。

作为江苏省唯一的煤炭生产基地,2020年,徐州市的GDP达到了7319亿元,人均GDP接近8.4万元,位列江苏省第6位,全国第27位。在这背后,徐州产业结构的深刻转型、彻底重构功不可没,以工程机械与智能装备为首的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徐州产业经济的“顶梁柱”。

正是因为转型早、转型彻底,令徐州可以在全国200多个同类城市中被发现、被关注。

省域副中心城市

徐州怎么打造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召开期间,吴政隆同志来到徐州市代表团与代表们一起审议党代会报告。他强调,徐州要“更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把“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作为战略目标,主动对标省会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要求徐州要加快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集聚辐射带动力,全力打造名副其实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国家《“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对徐州这些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明确提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支持徐州、洛阳、襄阳等城市夯实制造业基础,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增强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能力。

《实施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参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依托产业优势重点在先进装备、工程机械、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能源资源清洁利用等领域布局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加大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推动示范区城市加强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的对接合作,因地制宜建设城市群节点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专业服务中心,主动融入共建“一带一路”。

国家将依托示范区城市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省域副中心城市

国家怎么支持

《“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对徐州这类示范区建设的扶持政策,那可是“真金白银”。

《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组织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政策协同,加强评估激励,形成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合力。

《实施方案》支持示范区城市按照“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科学有序推进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调整完善产业用地政策,创新使用方式,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加大对示范区城市编制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支持相关省(区、市)对省域副中心城市适当增加用地指标,赋予更多土地管理权限。

《实施方案》优先支持示范区城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产业集群、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明确支持徐州新沂、淄博淄川、鞍山等经开区按规定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国家有关部门在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制定、重大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对示范区城市给予积极支持,完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支持示范区城市优势产业发展。

《实施方案》强化奖惩激励作用,继续做好示范区建设年度评估,继续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的城市推荐国务院督查激励,支持督查激励城市和评估优秀城市项目建设。国家开发银行结合职能定位进一步加大对示范区的投融资支持力度,通过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制造业专项贷款等对示范区城市优势产业链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给予倾斜支持,对示范区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基础设施、城市更新改造和产业园区建设项目给予优先支持。

省域副中心城市,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徐州?省域副中心城市不是“封”出来的,也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有了美好的蓝图设想,有了国家政策的加持,徐州将彻底摆脱“地级市思维”,做强城市功能、做优城市品质,加快建设区域性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四个中心”,努力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定位”真正变成“地位”。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21-12-07/45189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