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会展频道 > 会展信息 > 正文

汇聚高端要素 打造区域中心

打造区域性功能平台 提升中心城市发展能级
 

 

编者按:12月5日,由江苏师范大学和徐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研讨会在徐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40余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形式,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完善、首位度提升出谋划策、汇聚力量。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作了发言,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理论深度和实践厚度。本期思想周刊对发言内容进行摘编,以飨读者。

沈坤荣 江苏省政府参事、南京大学商学院原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吴政隆同志参加徐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徐州要更高质量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坚决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始终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近年来,徐州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转方式调结构,产业质效不断提升、城市更有品质、生态环境更加优良,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实现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蝶变”。

徐州在“十四五”时期,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育新机开新局:

在国家战略实施中找准发展定位。最近《“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提到支持徐州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重点培育发展江苏徐州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

在转型升级中找准产业发展重点。大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新一轮开放(自贸港自贸区)为徐州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在区域中心打造中做大徐州份额。新阶段的改革为徐州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徐州要牢牢抓住发展新机遇,拓展新空间、新基建、新一轮要素市场化,不仅仅需要人才,也要利用好数字要素、新一轮土地市场融合,用新方法做新的事。

一、以建设产业强市作为核心支撑和牵引

在项目建设、产业集聚、创新赋能、企业培育、园区贡献等方面发力突破,加快建设极具竞争力的产业发展新高地,让“产业强”成为徐州发展的显著标志。

要做大规模,形成几个在国际国内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集群,让“中国工程机械之都”享誉全球。

要优化结构,加快推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成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要加强科技支撑,培育创新企业、打造平台载体、抓好成果转化,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

要加快数字转型,科学把握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趋势,大力推动全产业链数据化、智慧化,以数据要素的高效配置赋能产业转型,加快提升企业生产智能化水平,促进产业加速裂变、全面升级。

二、以提升城市发展能级打造区域中心

对于徐州来说,首先,要大力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国家恢复经济市场发展的政策机遇,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市场机遇,推动在建项目提速实施,对冲和降低疫情影响。进一步开拓思路、更新理念,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培育新的增长点。其次,要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布局一批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转型促进基础设施,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强化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同时,针对新基建与传统基建,要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快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推动地区交通、能源、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大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

三、新阶段要把相关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进一步落实《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关于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等文件,牢牢把握住城市群建设与未来城乡要素互动的机遇窗口。

一是力争更多新基建REITs项目在徐州落地。徐州既需要传统基础设施项目稳增长,更需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功能。在传统的融资模式很难满足现有资金需求的情况下,基础设施REITs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一方面有助于降低地方政府债务杠杆,另一方面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增量资金来源。因此,基础设施REITs在徐州率先试点尽快落地意义重大,十分必要。

积极与证监会、发改委等部门汇报沟通与对接,力争更多新基建REITs项目在徐州落地,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项目支撑。另外,在推进基础设施REITs的过程中,应面向海内外加快引进一批有相关从业经历的高水平人才,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形成人才梯队。

二是高度重视人口流入和留住人才。人口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基础。几百年来,全球史诗般的人口大迁徙引发了区域兴衰、产业更替和霸权更迭。人口迁移的基本逻辑是人随产业走、人往高处走,工业发展需要集聚,所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人口大规模从乡村向城市集聚。而服务业发展比工业更需要集聚,所以在城市化中后期,人口主要向一二线大城市、大都市圈和区域中心城市集聚。最近,城市之间正在为争夺人才和年轻人而竞争。到2030年大约2亿新增城镇人口的60% 将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因此要高度重视人口流入和留住人才。

要使人才“引得来”,一是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充分利用区位优势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扩大人才对外开放,提升人才国际化水平。以规划引人才、以产业引人才、以市场引人才,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优化配置。二是加快人为资源领域改革创新 ,破除阻碍人才在空间、部门间自由流动体制机制障碍,比如在保证严格程序的条件下,下放外资人才中介机构审批权。三是立足实际,根据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人才制定差异化的引进扶持政策,并推动奖励补贴、个税补贴、优先落户(包括配偶、子女随迁落户)、安家购房租房、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险等具体的人才政策相互配套、有机衔接,打好吸引人才“组合拳”。

要使人才“使上劲”,技术与知识“用得上”。搭建各类服务人才的创新创业平台、科技创新载体,如科技创新产业基地、青年创新工场、工程中心等。共建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基地、高层次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平台,增强基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定期举办国际人才论坛、各类专业研讨会、技术沙龙等活动,鼓励科技和学术人才交往交流。

要使人才“留得住”。不断提高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使人才真正“留得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落实针对人才的生活、居住、医疗、交通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提高柔性化治理能力,提供精细化、便利化服务。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加快人才公寓、人才共有产权房的建设,鼓励针对“新市民”的住房供应模式创新,降低年轻人的居住成本。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高年轻人的“容错率”,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才友好型社会环境。

 

促进人口聚集 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江曼琦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教授

对于徐州来说,要想提升聚集能力,还要多措并举,多维发力。

首先,要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有效融入城市,促进人口的聚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全面放开落户政策,对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落实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的城市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统筹全域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市民化的福利水平,增强非户籍人口市民化的意愿;提高非户籍人口融入城市能力,提升非户籍人口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完善非户籍人口社会参与途径与机制;保障进城农民的农村权益。

其次,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美好家园,全面提升徐州城市生活品质。以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为抓手,强化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提升老龄优化服务水平;建设城市日常生活圈,使就业与居住基本平衡,保障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活空间;建设城市一小时通勤圈。

最后,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建设节约集约型城市。充分利用地铁的建设,促进人口适度聚集,科学有序发展市域铁路。

 

吸引中小企业总部 落户徐州
 

 

罗守贵 国际竞争力中心亚太分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教授

传统的中心城市几乎都是区域内的商贸中心,但随着电商的崛起,这种功能似乎被弱化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商贸业不需要服务性中心了。对徐州而言,发挥其区位优势,在商贸服务方面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主要领域包括:大型仓储配送中心、批发中心、各类生产和生活批发市场等。而在打造区域性制造业总部上,淮海经济区的制造业规模可观,有数十万的中小企业,我认为要通过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集聚将部分具有潜力的中小企业总部吸引到徐州。

 

消减制度距离 推进区域协同
 

 

张京祥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政策研究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徐州作为四省交界区域的中心城市,如何推进区域协同?从“制度距离”的视角来看,我认为在某一区域发展环境中,由于有形(物理边境、有形关卡等)、无形(产业政策、户籍制度等)的制度壁垒,或者正式、非正式的制度壁垒,而对空间要素流动、配置造成显著的地理衰减效应,从而产生了相当于一定的空间距离摩擦现象。

那么,推进区域协同,我认为要围绕区域性公共产品,探索合理的责任分担、利益分配机制,追求互惠与共赢。在市场作为上,政府要积极在区域协同中发挥积极作用,更要精准作为,要以提供区域公共品、高质量营商环境为主要任务,同时要积极探索、推动区域制度协同,创新财税分享机制。也要完善市场机制,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更多地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解决要素一体化配置问题,例如:跨地服务、产业协同等。

徐报融媒记者 孙冯燕 臧秀君 李悦悦 整理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finance/zixun/2021-12-07/45190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