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日报记者 段小凡 嘉宾: 陈曦:南京大学商学院营销与电子商务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曦教授长期从事企业互联网应用、商务智能、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科研教学工作,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电子商务数字教育发展联盟常务理事、江苏省国际商会商务大数据专委会执行主任,在数字经济领域有着深厚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 陈曦: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实体经济是人通过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创造的经济,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 记者:您如何理解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内涵? 陈曦:在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主要体现为产业数字化,是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为传统产业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涵盖智慧农业、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数字金融、数字商贸、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数字经济为实体经济提供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组织形式,是实体经济的新动力源泉;实体经济为数字经济提供应用市场和数据要素来源,是数字经济的产业基础与前提。实体经济的基础作用不会发生改变,只有在实体经济稳定发展的情况下,数字经济才能实现高效发展,因此,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记者:您认为我国为什么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有什么意义? 陈曦:从国家的高度来看,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主要存在四方面的意义。一是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回应了国家发展数字经济的顶层设计。二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高达45.5万亿元,其中产业数字化规模为37.2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1.7%,占GDP比重为32.5%,有效对冲了经济下行的压力。三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年创新低、制造业占GDP比重逐年下降,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为企业“脱胎换骨”以保持整体经济的健康,形成不依靠人口红利而提高生产率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路径。四是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数字经济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同频共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是数字经济发展最重要的部分,抓住融合发展就是抓住了夯实共同富裕物质基础的关键部分。 记者:您认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面临什么问题和挑战?如何破解? 陈曦:一方面,从整体规模看,仍显大而不强。自2017年起,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连续五年位居世界第二,但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不高。2021年,有16个省市区数字经济规模突破1万亿元;其中,广东、江苏超过5万亿元,浙江、山东超过3万亿元,但数字经济占GDP比重仅刚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9.8%)。北京、上海、天津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已超过50.0%,但尚未凸显辐射带动效应。另一方面,从内部结构看,产业数字化面临天花板。我国数字经济两化结构中,产业数字化处于引擎和动力地位,而其占比从2005年的49.1%上升到2021年的81.7%,已显示出规模和增速的反比趋势。此外,广东、江苏两省近三年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平均每年增幅仅为3%-4%;贵州、福建产业数字化规模小,但增速均高达20%以上,然而近三年增速也随规模增长而放缓,每年降幅约2%-3%。 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利用互联网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要推进重点领域数字产业发展,聚焦战略前沿和制高点领域,立足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增强产业链关键环节竞争力,完善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加速产品和服务迭代。这为新发展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记者:立足徐州,您认为徐州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基础是什么?优势在哪里?如何把握机遇? 陈曦:徐州始终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的发展战略,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一是融合发展基础新。徐州积极推动五大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新打造“6+4”先进制造业体系,不断升级产业层次。二是企业主体活力新。徐州积极培育龙头骨干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与单项冠军等企业,不断激发企业主体活力。三是两化融合水平高。2021年,徐州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65.1,位居全省前四,不断提升融合发展水平。四是融合发展规划全。以数字经济发展“四化框架”为核心,以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数字生态建设为重要内容,不断出台行动计划。当前,徐州正处于数字经济发展加速期,应当深刻理解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内涵与意义、发展瓶颈与难点,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紧跟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为我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贡献徐州力量。 记者:徐州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怎么融?应从哪些方面发力?您有什么建议? 陈曦:当前,徐州数字经济发展已初见成效,为进一步实现发展跃迁,应当紧紧抓住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这一核心,立足于服务国家战略全局,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精准发力。一是持续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深入推进“智改数转”,加快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以行业领军企业为核心,建立工业互联网平台,着力培育产数融合新业态新模式。二是加快推动数字技术产业化,以龙头骨干企业为依托,着力推动5G、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围绕优势产业加快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三是积极探索数据要素与生产要素融合发展新模式与新路径,以数据要素深度开发为核心,探索构建基于数据采集、处理、应用、展示、衍生等一体的数字产业链,着力培育新型数字产业集群,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四是打造智能化综合性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在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和场景中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四大传统优势产业等领域实施新型基础设施植入和升级工程,夯实融合发展基础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