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日报记者 胡劲松 王春莹 李悦悦
临沂,鲁南重镇,古称琅琊,自古九水绕城,商通五洲,客聚八方,既是文化古城,也是革命老区,更是商贸名市,有商贸物流之都的美誉。
徐州,华夏九州之一,与临沂文化相同、地缘相近、人缘相通,在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方面都有诸多相似之处。
两市结缘,究竟可以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3月20日,记者驱车走进临沂,近距离感受这座鲁南名城的特殊魅力。
沂河两岸 一衣带水
从徐州出发,沿京台、京沪高速一路向北,不过两个小时的路程,就进入临沂市区。
从高速驶进高架快速路,但见沂河、沭河、祊河等穿城而过,两岸高楼林立,呈现出城市建设的大手笔。
临沂,一座与水结缘的城市,因濒临沂河得名。这里六河贯通、九水绕城,滋养着一座不是江南胜似江南的滨水城市。
正所谓一河清水两岸绿色,河在城中走,城在岸边长。
40年前,临沂只有一座简陋的沂河大桥横跨东西,如今沂河上的10座大桥中,最长的解放路大桥达1960米,最短的长春路大桥也有690米。
这条沂河,见证了临沂建市、立市、兴市的历史,也将相隔180公里的徐州、临沂两座城市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在临沂市规划展览馆,我们对临沂市的总体规划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临沂的城市性质为“山东省对接长三角的门户,国际商贸物流枢纽,鲁南苏北地区中心城市,滨水宜居文化名城”。
市域开发保护整体空间格局为“一主三副多节点,四屏八脉润田园”。一主,即中心城区;三副,即沂水、平邑、临港新城三个副中心;多节点,即郯城、兰陵、沂南、费县、蒙阴、莒南、临沭七个县城和多个重点发展镇。四屏,即沂山、蒙山、尼山、五莲山四大生态屏障;八脉,即市域八条主要水脉。
在产业发展方面,通过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东钢、西木、南智、北食、中新兴”的重点产业布局。以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数字商城、国际商城、绿色商城、链式商城“四个商城”建设,提升“临沂商城、中国大集”的首选度。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打造长三角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供应基地、长三角地区休闲旅游“后花园”和产业转移“大后方”。打造综合客运和综合货运“两大枢纽”,构建市域综合立体大交通格局,加速建设成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城各有长 学习互鉴
“南有义乌、北有临沂”,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临沂商贸物流业的发展地位与格局。
2022年,临沂市市场交易额、物流总额达到5700亿元、8500亿元,成为国家首批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快递业务量全省第一,“快手”农产品带货量全国第一。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街边的“小摊位”到热闹的“大顶棚”再到有序的“城中城”,临沂经过了怎样的蝶变之路?
“以前是苦的,现在是甜的。”作为临沂商城转型发展的带头人,新明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辉对此感触颇深。
二十年前,“新明辉”还是一间蜗居在劳保市场里主营胶鞋、劳保手套的小档口,如今拥有国内工业安全行业最大的垂直电商平台——新明辉商城,聚合了全球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家著名企业的优质资源。
如何萌生向线上转型的想法?据李辉回忆,2010年之前,客户都是天不亮就赶到市场排队进货。到了2010年,店铺的生意开始走下坡路,每天上午10点多都没有客户来。李辉急得四处打听,一位徐州老客户在电话中说,现在网上有很多卖劳保用品的店铺,浏览完直接下单,再也不用坐着火车跑线下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之后的十年时间里,李辉瞄准数字赋能,建立起自己的大数据供应链平台。进入新明辉交易数据平台,巨幅彩色地图实时显示着各省市的交易数据,来自天南海北的订单正分秒递增……
仅徐州每个月防护手套、安全鞋、口罩、安全帽等产品的销售额就达百万元以上。
李辉告诉记者,他要做的就是重新定义“商、仓、流”。目前正在建设的新明辉智慧仓储物流园拥有总部经济区、展示体验区和商务大厦,同时扩大电商一体库和智慧仓储的规模体量。
“新明辉”的经营蜕变过程也正是临沂的发展蝶变之路。市场催生物流,物流支撑市场。2011年,临沂市被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授予“中国物流之都”称号。
插上“数字翅膀”的徐州,在“制”造向“智”造迈进的过程中,也可以将视线转向周边兄弟市,借鉴临沂商城迭代的“链式”发展思路,推动市场线上线下融合,打造自己的平台,为产业转型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淮海一家 协同腾飞
2023年临沂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工业是临沂的短板,没有先进工业,现代化强市建设就无从谈起。当前,临沂最主要、最紧迫、最事关全局的任务就是建设先进工业强市,目标就是“两年工业产值过万亿”。
而“建设产业强市、打造区域中心”是徐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目标。正在以“343”创新产业集群为抓手,大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一号产业”工程机械为例,2021年徐州工程机械产业规上产值1618亿元,除了徐工这个千亿级“航母”外,还拥有百亿企业1家、10亿至100亿企业8家、亿元以上企业33家,规上企业299家,形成“一超、一大、多强”的企业梯队。
在产业发展上,徐州着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壮大“343”创新产业集群,打造工程机械“一号产业”,做强绿色低碳能源、新材料产业;培育集成电路与ICT、医药健康、安全应急产业;提档升级精品钢材、高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
与此同时,临沂也展开一系列深度对接合作活动。依托临工集团等机械产业重点企业,对接装备制造产业联盟;利用临沂市获批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契机,依托鲁南制药、罗欣制药等生物医药产业重点企业,积极对接生物医药产业联盟;依托金锣等食品加工产业重点企业,参与成立食品加工产业联盟。
为了更快融入淮海经济区实现产业协同发展,临沂积极推进临沂至连云港、枣庄至临沂、滨州至临沂等铁路规划建设,规划研究临沂至枣庄至徐州城际铁路。公路方面,加快京沪高速公路(莱芜至临沂段)、岚罗高速、临沂至滕州、临沂至徐州、临沂至盐城等高速公路项目规划建设,构建“四纵五横”高速公路网。
徐州在既有京沪、陇海国家通道的基础上,加强以徐州为中心,连接菏泽、临沂、阜阳、盐城等方向的区域通道建设,形成“八向”辐射的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
相同的发展目标、相似的产业规划、相通的交通规划,徐州与临沂携手并进,协同发展,必将带动鲁南与苏北乃至整个淮海经济区加速腾飞,共同迎来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明天!
临沂人 在徐州
江苏润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王兆武
我来徐州已经32年了,从最初的投靠亲戚到安家落户,从做木工学徒到后来有了自己的公司,徐州成了我的第二故乡。
1991年,我来到徐州学习做木工。1995年,我在徐州创立了公司,从事建筑装饰行业,徐州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不少商机。这些年,徐州城市建设不断加快,住宅小区、酒店、餐饮和百货连锁品牌门店拔地而起,公司业务逐渐拓展到更多领域和区域。徐州出台的不少助企纾困政策,帮助我们克服了许多难题。正是在这种营商环境与产业环境的带动下,公司越做越好,逐步成为徐州装饰行业知名品牌企业。
这些年,我与徐州一起发展、共同进步。如今的徐州,经济发展快、民风淳朴、山清水秀,让人充满期待。未来,我也会继续扎根徐州、深耕行业,为徐州的城市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本报记者 李悦悦 整理)
徐州清华酒店用品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清华
36年前,我推着满装着碗、盆的“摆摊车”来到徐州。初来乍到,我对徐州不算熟悉,但是身边热情、豪爽的徐州人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包容性,坚定了我留在徐州发展的决心。
二十世纪90年代初,我成立了公司,从事厨房设备、精品餐具的销售。那时,进入这个行业的公司不多,因着徐州本身酒店、宾馆、餐厅的快速建设发展,公司逐渐步入正轨。零几年时,公司进入快速发展期,一方面得益于徐州饮食文化丰富,伏羊节等美食活动的举办推动了公司发展;另一方面,徐州对于企业在市场、物流等方面的帮助,也让公司发展更顺畅。
如今,公司的产量、销量迅速增长,产品售往全国各地,员工也从最初的两个人增加到现在的70多人。下一步,我也会带领团队继续扎根行业,为徐州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也期待徐州与临沂未来有更多合作,带动淮海经济区加速崛起。 (本报记者 李悦悦 整理)
江苏高治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王成华
1998年,我大学毕业,根据公司安排来到徐州。那是我第一次来这里,没有想象中煤城的样子,市中心人头攒动的大型商场和在建商业体让我感受到徐州的繁华与发展的巨大潜力。因着徐州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考虑到与临沂近、回家方便,1999年,我在徐州买房定居,留在这里开拓事业。
这些年,徐州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建筑行业有很大市场。2012年,我创立了公司,带着许多临沂老乡一起来徐州发展。在大家共同的努力和徐州优良营商环境的推动下,公司发展迅速,逐步实现业内的品牌、市场、信誉“三丰收”。
如今的徐州,产业、生态、交通、公共基础设施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来徐州发展。对于未来更加美好的徐州,我们都满怀期待。
(本报记者 李悦悦 整理)
徐州人 在临沂
山东同泰管理咨询集团事业发展部主任
张洪波
我是徐州丰县人,2004年来到临沂工作生活。一晃快二十年了,临沂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
这些年来,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临沂从“四塞之崮”“革命老区”发展成为“物流之都”“商城之城”。二十世纪80年代初,临沂在江北率先发展小商品批发,一步一个脚印,逐渐成长为商贸物流生产加工于一体的多业态集群。
记得初来临沂那年秋天,我拿着随身行李走在通往城里的路上,心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遇到出租车。一位骑摩托车的大哥顺路载我进城,到目的地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说声谢谢,他便消失在人群车流中。天有凉意,心有暖流,这段经历让我时时想起,践之于行,同时也让我产生了定居下来的念头。
徐州是我的家乡,临沂是我的第二故乡。未来,希望徐州和临沂可以加深区域合作,加强兄弟市产业、文旅等方面的衔接互补实现合作共赢。(本报记者 王春莹 整理)
临沂府佑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徐明辉
我老家在徐州沛县,2006年大学毕业后,在南京从事房地产开发销售,2011年受公司委派到临沂负责项目的销售工作,自此就留在了临沂这座充满生机活力的物流之都。
到临沂后,我先后跟着公司开发了多个项目,从开发公司的销售负责人一步一步成长为项目负责人,2019年我和合伙人共同成立了临沂府佑置业有限公司。在临沂的十多年里,有幸见证了临沂城市的蓬勃快速发展。
在临沂这方热土,我的事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自己的人生规划也得以实现,同时自身的获得感、幸福感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这些年来在临沂工作的同时,我在老家徐州也从事其他项目,现在徐州临沂两地合作越来越紧密,希望淮海经济区能够进一步协调资源、整合资源,绘制更加美好的发展蓝图。
(本报记者 王春莹 整理)
徐州华湘国际旅游有限公司山东大区负责人
王康
我是徐州人,2014年公司派我来到临沂开发市场,之后成了临沂分公司的负责人。
近十年,临沂南坊新城拔地而起,沂河两岸的夜景已然成为了城市最靓丽的风景线。今年旅游放开了,对于我们旅游行业的人来说也看到了新一年的曙光。临沂是沂蒙革命老区,景区资源丰富。不管是红色培训,还是游客接待都远超其他城市。临沂启阳国际机场通航城市全面覆盖了一二线城市,客流量年年攀升。
我在这里感触最深的是临沂这座城藏富于民,大小企业遍地开花。临沂商品市场号称“北方义乌”,在徐州做生意的朋友、同学,不管是做零售的、卖水果的、做五金的、搞工程装修的……基本上每半个月就要来临沂一趟。
希望徐州与临沂未来可以紧密合作,为奔波两地的人们提供更多便捷。
(本报记者 王春莹 整理)
走进企业看发展
本报记者 胡劲松 王春莹 李悦悦
在这个生机盎然的春天里,第五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将在临沂拉开序幕。
3月20日,徐州日报采访组提前赶往临沂,实地探访参观点位,探寻临沂这些值得兄弟市借鉴的发展亮点。
新明辉如何实现年销售额30亿元
步入新明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很难将这家公司与传统的劳保用品销售关联起来——智能化识别系统、随时刷卡取劳保用品的智能小仓库分布分布在公司角落。线上登录、一键下单、2分钟内完成配单、采购进度实时查询……新明辉商城电商平台便捷高效。“智慧”,是这家企业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市场在不断变化,只有不断创新,寻找新客户、新模式、新办法、打造新产品,才能提示核心竞争力,应对新变化。”新明辉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辉告诉记者,网上购物给线下实体销售带来了冲击,为此,公司突破传统、转型发展,通过商仓流一体化,向现代化商城迈进。
2010年起,李辉在借助淘宝、阿里巴巴第三方平台展开销售的同时,成立研发团队;2014年,垂直电商平台——新明辉商城上线运营;2016年,新明辉自主研发的NEBULA星云系统正式上线,此时的新明辉,不再仅仅是提供劳保用品的电商平台,而是成为了一家拥有自己的数字供应链服务平台,以安全防护产品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和服务企业。
正是因着数字商业赋能,十年时间,新明辉从一家传统的商贸公司转变为垂直电商全国的“单打冠军”,年销售额已突破30亿元。
“我们会继续发挥数字优势,将产业向上下游两端延伸,在引进更多行业供应商入驻新明辉商城的同时,合作更多终端用户,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数字化采购方案、最具竞争力的价格及现场服务。”李辉说。
甘李药业结缘“红领书记”
早就听闻临沂有不少“红领书记”,他们到底有啥本领?发挥什么作用?下午2点左右,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临沂经开区的甘李药业山东有限公司,见到了企业的“红领书记”范宝国。
范宝国带领我们行走在园区内,12个高大的生产单体整齐排列在道路两侧,一期加二期总共占地733亩。“目前企业已经开始全线试生产,从2020年动工建设到2022年建成试产只花了两年的时间,这个速度在国内医药行业已经处于领先水平。”
据悉,甘李药业总部位于北京通州,是中国第一家掌握产业化生产重组胰岛素类似物技术的企业。甘李药业山东有限公司为山东省重点项目,涉及生物药车间、化药车间、医疗器械车间等工程。
这样的大型企业在临沂建设发展速度为何如此之快?
这源于“红领书记”到任后对于企业发展的支持助力。
范宝国曾任信访局一级调研员,派驻甘李药业成为一名“红领书记”。他深入调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生产需求重点发力,帮助企业解决供热管道铺设等问题,从生产经营、科技创新、技术攻关等方面保驾护航,全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红领书记“红”在思想坚定上,“红”在作风过硬上,“红”在初心使命上。在临沂像范宝国一样的“红领书记”还有很多,他们扎根一线,始终带着热心、耐心、公心、恒心,为企业和群众解难题、办实事。
格力智能制造基地为何落户临沂
来到临沂沂河新区格力电器(临沂)智能制造生产基地的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厂房外观已初具雏形。总装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对空调内外机组装线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具备试生产的条件。
“这里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布局的第十五个空调生产基地,是格力电器在山东省投资建设的唯一工业制造项目,也是格力电器在北方地区投资最大的生产项目。”格力电器(临沂)智能制造生产基地相关负责人刘继续说,项目从洽谈到成功签约只用了5个多月,从签约到奠基只用了3个多月。
起点珠海,连接沂蒙。临沂究竟有什么魅力可以吸引格力落户于此?
“我们选择临沂,一方面是因为这里物流成本低,项目建成后全山东的格力产品都会从这里发出;另一方面是临沂人热情好客,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可能,也要用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做。第三是因为临沂的营商环境特别好,服务特别到位,为我们免去了很多后顾之忧。”刘继续介绍,项目全面投产后,可年产空调300万套,年纳税额约3亿元。第一套线体预计6月份具备试生产条件,8月份全面投产。
在项目奠基仪式上,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曾表示,格力电器选择临沂,是临沂人的朴实、善良打动了她,在落地过程当中感受到了这种温暖,所以没有理由做不好。项目不仅有第一期的开工,相信未来还有二期、三期……甚至更多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