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经济虽保持高幅增长,但增速下滑,关键是盈利水平较低,行业普遍感觉困难
据南方所监测数据显示,2012年1~8月,医药工业总产值为11316亿元,同比增长19.6%;利润总额1068亿元,同比增长18.8%,增幅较去年同期减少1.1个百分点,但较年初回升7.7个百分点;同时,医药工业成本占比加重,2012年前三季度,医药工业成本占比为70.95%,在高位运行。医药工业年初增速放缓,但下半年增速止降回稳,考虑到历年工业产值在第四季度都有翘尾的现象,预计2012年全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18848亿元,同比增长20%;全年利润总额1852亿元,增长18.5%;但缘于环保、GMP改造等因素,医药工业成本占比全年仍将有小幅上涨,企业成本压力加重,利润增速放缓仍是短期内的一个常态。
陶剑虹博士指出,从2012年中国医药经济的运行特征来看,整个行业感到困难的最主要原因仍是利润增长低于产值增长,成本居高不下。此外,医院终端、基层终端增幅也普遍低于去年,零售终端增势徘徊;而随着欧美市场的紧缩,医药出口形势严峻。尽管医药经济仍然保持高幅增长,但增速下滑,关键是盈利水平较低,行业普遍感觉困难。”
中国与世界医药产业经济指标愈加紧密
当谈及当前世界医药市场的主要特征,陶剑虹博士指出,全球药品市场走入增长波谷,但新兴市场增速较快,中国概念凸显。新药研发的投入减少,研发产出率下降,但专业细分市场中,原创性新药依然成就了不少隐形冠军。由于发达国家控制了医疗费用,以及专利悬崖留出了巨大的市场空白,通用名药异军突起,尤其生物仿制药倍受青睐,但研发依然决定企业未来,生物技术推动了研发革命,不少跨国巨头加快了这一领域的布局。
从规模、增长、效益、研发投入和集约化程度等五大维度看,陶剑虹博士称,中国与世界医药产业经济指标愈加紧密。
在规模方面,陶剑虹博士分析,世界药品市场的规模已经逼近1万亿美元大关,到2015年有望达到10700万亿美元,而中国药品市场份额将从现在的14.7%,提高到2015年的24.7%。中国的GDP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而中国卫生总支出占GDP的比重已经达到5.2%,达到了WHO对卫生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不低于5%的基本要求,但是与美国18%、英国12%、印度8.9%、巴西9%的占比水平相比,中国卫生支出水平提高的空间还很大,尤其是政府和社会对卫生支出的占比。
在增长格局的层面看,陶剑虹博士分析,国内医药产业呈现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据预测,至2016年世界处方药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预期为4%,而中国药品市场的复合增长率预期为26%。
就盈利水平而言,陶剑虹博士分析,在世界医药市场上医药产业高附加值、高回报的特征很明显,世界医药前十强的平均利润率为19.99%。而我国医药工业的盈利能力较世界水平有一定差距,利润率目前仅为10.4%。医药工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前十强的净利润率平均为6.23%,医药流通上市公司营业收入的净利润率平均为2.55%。
从研发投入的维度看,陶剑虹博士分析,全球前十大企业对药品研发的投入逐年增加,2011年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率为18.32%,比1997年增加了1.92个百分点。预计在2018年,全球研发投入最多的20家企业,在药物研发上的投入将达到946亿美元,研发强度平均为18.3%。而我国药企研发投入也有了较大增长,研发强度达11.7%的东阳光、10%的绿叶、9.7%的先声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尽管如此,国内外企业相比较,研发强度还是有较大差距。
从行业集中度来比较,陶剑虹博士分析,国内医药行业的竞争要相对激烈不少。制药企业方面,世界10强的集中度为41.9%,而美国10强达到52.33%,相比之下中国10强集中度为15.2%,百强集中度达到44.2%,预计到“十二五”期末,中国百强制药企业可实现50%的集中度目标。医药分销企业方面,美国3强集中度最高达96%,而中国3强分销企业集中度为26.7%,百强达到78%;"十二五"期末,国内医药分销百强的集中度目标锁定在85%。在药品零售方面,美国依然保持高集中度的态势,其3强集中度实现72.9%,相较之下中国仍有较大整合空间,药品零售3强的集中度仅达到5.54%,百强达39.05%,距离“十二五”末百强占60%的集中度目标还有一定距离。
创新力塑造是一种修行
全球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产权和科技优势的国家或者地区集中。创新力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的代名词,创新的溢价凸显出创新对规模的反哺。目前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成本(原材料、劳动力及货币)压力持续增加,惟有依赖创新,方能获得新增长机会。陶剑虹博士指出,“创新力塑造是一种修行。当有人告诉你,你的梦想不可能成真时,不妨变成'聋子',充耳不闻,要有胆量追随内心的直觉!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构筑产业脊梁和未来的中国制药工业百强正是医药行业创新的主角,他们正创造更多的财富,努力求证中国药企的创新方法论。当谈到最具竞争力企业中,陶剑虹博士称,“恒瑞从容抢滩、先声善驾外力、天士力深耕'两化'、石药转型播种、齐鲁觅差异化、复星整合升级、东阳光借OEM闯关、康缘解码中药、绿叶'老枝'焕新芽、辰欣诚信出新。”
陶剑虹博士分析,2012年,这10家创新型药企荣膺医药经济报最具创新力药企,他们各有特点,大抵可分为三个梯队:以恒瑞、先声、天士力为代表的先锋型原创药企,上述三家企业在2011年均有一个一类新药获批准上市;上规模的创新中坚力量,石药、齐鲁、复星等三个企业研发费用占比在4.7%--5.6%之间;东阳光、绿叶、康缘、辰欣等四家企业则属于快速成长型药企,均在创新方面有持久的专注力,特别是绿叶制药2011年无论是研发强度还是研发人员占比均在10%以上。
看未来,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依然是我国制药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据南方所研究分析,2013年,中国医药经济总体可望触底回稳,酝酿反弹,但增幅可能不及2009~2011年。陶剑虹博士提出,看未来“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和国际化依然是我国制药工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据南方所统计分析预测,2013年国内药品市场将达12700亿元,增长18.5%,其中县及县以上医院占72.2%的市场份额,市场容量约为7746亿元人民币,增长18%;县级以上零售药店占20.8%的份额,市场容量为2649亿元,增长约15%,基层医疗终端[包括城市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镇卫生院、乡村诊所、卫生室]的容量约893亿元,仅占7%的份额,但增速高达27%。她同时提出,展望中国药品需求,在未来五年依然保持快速发展。随着人均GDP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教育等消费比重迅速上升。换言之,随着我国人均GDP的上升,医药保健将有一个非常好的前景。
当然,针对2013年医药经济运行趋势的预测,陶剑虹博士分析仍需要基于四大前提:一是2013年中国GDP增幅不低于7.5%;二是政府对医药的财政投入不低于2012年水平;三是全球经济下滑不至于使医药出口负增长;四是大城市医院取消药品加成措施不会大幅推开。
最后,陶剑虹博士充满激情的说,当今中国正面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我们必须迎头赶上,再也不能错过。这次工业革命,是以互联网、数字化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的应用为标志的一个崭新的时代。制药工业亦难置身事外。未来那些稳健成长的合资医药企业、具有综合实力的大型医药企业、专业化发展的中小型医药企业、具有国际化能力的特色医药企业、具有卓越管理能力和执行力的民营医药企业、具有资源整合能力和管理输出能力的资本型新进入企业将可以获得不错的生存和发展权。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