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28日电 (王宇鹏)近日,新版《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简称《健康素养66条》)发布,针对近几年凸显的健康问题,重点增加了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科学就医和合理用药等内容。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教授黄悦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王若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授何丽、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专家李英华在做客国家卫生计生委《在线访谈》节目中,对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治、营养和食品安全领域的健康素养提升进行解读。
新版《健康素养66条》增加精神卫生与慢性病防治等
李英华介绍,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2008年,原卫生部以公告的形式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这是我国健康教育领域发布的第一个政府公告,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
《健康素养66条》发布7年多来,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和健康需求有所变化,医疗卫生领域研究成果不断涌出。201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成立,卫生计生工作也有了新的变化。为适应当前形势,国家卫生计生委决定对2008年出版的《健康素养66条》进行更新、修订。
《健康素养66条》(2015年版)整体框架和条目数量没有改变,但内容进行了完善和更新。针对近几年凸显的健康问题,重点增加了精神卫生、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科学就医和合理用药等内容;此外还增加了关爱妇女生殖健康,健康信息的获取、甄别与利用等知识。
新版发布以后,国家卫生计生委将进一步推出《健康素养66条》(2015年版)的释义,供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医疗卫生专业机构、社会机构、大众媒体等向公众进行传播。
患精神障碍首选到精神卫生专门机构就诊
对于新版中为何增加精神卫生内容,黄悦勤介绍,早在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出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抑郁症和焦虑症是两种常见的精神障碍,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两种疾病,其中抑郁症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
“这些症状过去公众自己不了解,使得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在刚发病的时候不能首先选择精神卫生专门机构就诊,而是在综合医院诊疗,综合医院的医生识别精神疾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足,导致了诊断不明确、治疗不对症,所以不能有效给予治疗。”黄悦勤说。
黄悦勤提醒,一旦自己或周围人出现精神症状,应该像罹患躯体疾病一样,不要有病耻感,主动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就诊。“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一样,也是有系统规范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控制以至痊愈。对于罹患精神障碍的患者,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同情、关心、理解和帮助,不能对他们采取歧视、取笑和远离的态度。”
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需学会自我健康管理
王若涛介绍,目前,慢性病状况已经成为反映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高血压和糖尿病是我国发病率很高的两种慢性病,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指出,2012年全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糖尿病患病率为9.7%,这就意味着18岁及以上成人中,有2亿多高血压患者和近1亿糖尿病患者。
“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需要公众了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来说,就是要对疾病有一个全面的认知,学会自我健康管理,能够做到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复查,科学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健康的生活和行为方式,控制或延缓疾病进展,减少伤残和死亡,提高健康生活质量。”王若涛说。
均衡膳食结构 每人每天吃一斤蔬菜半斤水果
“春节期间要特别注意吃和喝的问题,要有一个均衡的膳食结构。”何丽说,“膳食均衡就是食物多样化,每天吃的食物品种要多样,多吃蔬菜水果,控制总能量摄入。”
具体来说,日常饮食应以谷类为主,吃一点杂粮;每人每天的食肉量控制在自己的一个拳头大小,也就是三两到四两;建议每天每人要吃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有助于预防慢性疾病、控制体重;每天喝一杯牛奶或奶制品,保持骨骼健康。
何丽提醒,购买食品时要注意配料表和成份表。“配料表里排第一的就是含量最高的成份,按照递减的顺序来排列。营养成份表则是4+1,4指的是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1指的是钠含量。最好选择能量低一点,蛋白质高一点,脂肪含量低一点,盐少一点的食物,尽量避免吃到高能量、高盐、高脂肪的食物。”
过节期间天要适量喝水。“春节期间,早上不起,晚上打麻将,不按时睡觉,可能喝水也忘记了。实际上,每天按时按量喝水对预防脑卒中、预防心梗是有好处的,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人群更应及时饮水。”何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