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行业信息 > 正文

人民日报要论 以健康成就小康 聚焦医改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残疾预防,以健康成就小康

 

李洪兴

 把残疾预防和康复保障连成一条线,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减轻残疾、消除残疾,更好地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以全面健康成就全民小康

   

  “到2020年,残疾预防工作体系和防控网络更加完善,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与能力显著增强,可比口径残疾发生率在同等收入国家中处于较低水平。”日前,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这是我国首个在残疾预防领域的国家级政策文件,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残疾人的关爱,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这种关爱,不仅体现在救助上,同时也体现在预防上。调查显示,后天性因素是目前中国人的主要致残因素。残疾风险伴随每个人,残疾预防与个人健康、家庭幸福、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数量多,负担重,采取适当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多数残疾的发生。在这个意义上,残疾预防是一件事半功倍的工作,既十分必要,又极为紧迫。

  当前,中国开始进入残疾人规模增大、结构变动、风险提高的关键时期。人口快速老龄化、意外伤害、慢性疾病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让残疾预防和保障变得更复杂。有数据预估,到2030年,每年将新增残疾人200万—250万人。随之而来的,不仅是给个人、家庭、社会的压力,也附加着不小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有学者直言,“如果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减少、避免残疾的发生,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可以说,康复和保障是对残疾人“一点都不能少”的关怀,而预防并减轻残疾是“一直在路上”的努力。

  大部分残疾是可防可控的,现代医学科技也为预防残疾提供了技术支持。一份来自世界卫生组织残疾预防与康复专家委员会的报告认为,利用现有技术可以使至少50%的残疾得以控制或者使其延迟发生。近些年,预防并控制残疾发生也取得不小成绩,研究数据表明,1987年至2006年间,我国至少遏制了1500万人出现残疾。正如专家所言,“残疾预防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社会战略”。

  技术预防与观念预防应是并行不悖的双轨。在观念上,不少人以为“残疾预防只是残联的事情”,而实际上关联医疗、教育、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等多领域。《行动计划》要求,孕前健康检查率80%以上,产前筛查率60%以上,已管理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规范管理率60%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起数、伤亡人数均下降10%以上,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80%以上……这些指标性规定,就是要从出生缺陷、发育障碍、慢性病、生产事故、精神疾病管理等方面控制致残风险。

  所谓“治未病”“防未病”,不仅要将预防工作在各领域内前移,也要让更多人树立预防残疾的意识,从检查身体、健康生活开始。事实上,如果把生命的时间轴分解成不同阶段,残疾风险既不会因年轻活力而远离,也不会因年老体弱而溜走。婴幼儿时的先天性残疾、学龄阶段的传染病致残、工作过程中的创伤性致残、老龄时期的退化性疾病致残等,都容不得任何侥幸,我们应该树立起“终生预防残疾”的理念。

  北京时间9月8日,里约残奥会的大幕在马拉卡纳体育场拉开,中国308名运动员将在竞技场上激荡生命的力量。如果把残疾人事业比作同生命一起奔跑的赛事,保障残疾人过上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是赛程部分,避免因各种原因致残、致障则属于前端关口。把残疾预防和康复保障连成一条线,我们就能最大限度减轻残疾、消除残疾,更好地推动健康中国建设,以全面健康成就全民小康。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08日 05 版)

 

 

医改,让全民共享“健康红利”(健康中国)

 

 

本报记者 白剑峰 申少铁

  制图:张芳曼

  开栏的话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党对人民的郑重承诺,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从今天起,本报开辟“健康中国”专栏,围绕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等重点任务,全方位、多角度报道各地各部门的生动实践和典型经验,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全社会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意识,让健康中国理念深入人心,用全民健康托起全面小康。 

  

  看病难、看病贵,一道民生考题,牵动亿万人心。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新一轮医改启动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改革从单兵突进到协同推进,政策叠加效应逐渐显现,看病难、看病贵明显缓解,百姓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城乡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持续下降,小病看得上、大病看得起、重病有保障,健康水平持续改善,全民共享“健康红利”。

  实践证明,坚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改这道世界性难题,开辟了一条符合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之路,为健康中国提供了有力支撑。

  分级诊疗省钱省心——

  200个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省钱、省时、省力、省心!”说起分级诊疗的好处,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社区的退休老人丁其明笑了。77岁的丁其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在家庭医生团队的帮助下,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都平稳下来了,“现在走路都轻快啦”。

  丁其明告诉记者,分级诊疗改革前,鼓浪屿医务人员少、水平低、药品不全,谁也不相信在岛上能治好病,都去市区大医院看病。乘船、坐车加上排队挂号,半天才能看一次病,很受罪。要是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摆渡停运,就去不了对岸。实行分级诊疗后,居民在岛上的社区医院就能看病,避免了舟车劳顿。丁其明说:“以前,我心脏不好,在各大医院都看过,治疗没效果。社区给我安排了专家会诊,一对一精心治疗,我的情况很快就稳定了。”

  “慢病先行、上下联动、三师共管”,是厦门市积极探索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大医院“舍得放、放得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愿意接、接得住”,群众“乐意去、留得住”。厦门市卫计委主任杨叔禹介绍,“三师”是指大医院或专科医院的专科医师、基层机构的全科医师和来自基层的健康管理师。病人与“三师”签约,获得家庭医生服务,签约费用为每年120元,其中100元由医保承担,居民只需付20元。随着“三师共管”模式的推行,大医院长期人满为患的“战时状态”明显缓解,2015年厦门市三级医院就诊平均等待时间从40分钟缩至10分钟以内。

  新一轮医改启动至今,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有序推进。各地以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重点,以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为突破口,逐步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国1600多家三级医院与3800多家县级医院建立对口支援关系,努力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良性循环。今年,200个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到年底,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有望达15%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0%以上。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梁鸿指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模式,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一招。只有改变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和百姓就医行为,才能让医疗重心回归基层,达到控制医疗费用、改善健康管理效果、提高服务满意度的目标。

  大病保险雪中送炭——

  实际报销比例增加10个百分点

  近日,河南焦作的王女士来到该市人民医院,领取丈夫生前住院报销的钱。此前,她的丈夫因感染性休克住院不幸去世,总花费20.8万余元,除去新农合、大病保险报销的11万余元,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又报销了1.7万余元,这是焦作市针对困难群众专设的特惠医疗。截至目前,全市得到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报销的困难群众近900人。

  大病补充医疗保险是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之后的第三层医疗保障。焦作市将大病补充医疗保险与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相衔接,困难群众经基本医保报销后,住院费用达不到1.5万元的,由大病补充医疗保险进行报销;超过1.5万元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补偿后,由大病补充保险给予二次报销。

  焦作市医改办常务副主任宁继学说:“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将全段看病费用报销比例提高了10%至15%,个人负担降到25%以下,对困难群众来说是雪中送炭。”

  自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实现基本医保制度全覆盖。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2008年的人均80元提高到2016年的420元。2015年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职工医保达81%左右,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均达75%左右。

  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是解决群众因大病致贫的重要制度安排。2015年,400多万名大病患者受益,赔付大病保险资金244亿元。大病患者实际报销比例普遍在基本医保基础上增加了10个以上百分点,因病致贫现象得到有效缓解。同时,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截至2015年底,已救助身份不明或无支付能力的急重症患者40多万人。普遍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将救助对象从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拓展到低收入救助对象和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

  网上挂号轻松就医——

  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达32.1%

  今夏,山西大同的张雁军带着儿子来到北京儿童医院。根据老经验,挂个眼科专家号,如果不找“号贩子”,半夜三更就得自己排队,有时甚至要排几个通宵。所以,他连马扎、褥子都备好了。让张雁军意外的是,昔日犹如农贸市场的挂号大厅变得很安静。在自助机上,他竟轻松挂上了次日的专家号。

  自9月1日起,北京儿童医院全部取消门诊窗口挂号,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这意味着,除急诊外,所有患者均需通过手机APP、微信、电话、网络或现场自助机等预约方式进行预约就诊。北京市医院管理局表示,市属22家三甲医院将在今年内取消现场挂号,推行非急诊全面预约制度。往后,北京三甲医院的“挂号长龙”有望消失,患者再也不用熬夜排队挂号了。

  2015年,国家卫计委发布“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决定用3年时间,在全国医疗卫生系统通过加强医疗管理、改善服务流程、创新方便群众就医的措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截至2015年底,全国有1238家三级医院建立信息库,为患者提供信息查询和推送服务;660家三级医院通过手机APP、微信支付等方式结算,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排队时间。今年,全国三级医院将全面实施预约诊疗服务,提供多种预约诊疗方式。

  随着“互联网+健康医疗”风生水起,网上挂号、远程会诊、手机查询、移动支付等日益普及,患者就医体验明显改善。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金小桃表示,让健康数据“多跑路”,让人民群众“少跑腿”,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方向。我国将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基础,基本实现城乡居民拥有规范化的电子健康档案和功能完备的健康卡,重点推进互联网健康咨询、网上预约分诊、医保联网异地结算等便民惠民应用,延伸放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认为:“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拓展服务渠道,延伸和丰富服务内容,可以更好地满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2020年我国人人拥有电子健康档案和健康卡,这将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健康大数据。未来,每个人从出生到临终的数据都将被完整记录下来,有利于构建一个预防、治疗、康复和健康管理一体化的服务体系,为13亿中国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08日 01 版)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ealth/hyzx/2016-09-08/370016.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健康  残疾  预防  大病  医院  服务  医疗  患者
报销  保障  医保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