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之后,市民们明显感觉昼夜温差大了起来,夜里不开空调也能睡个好觉了。然而在各大医院门急诊中,受夏秋换季影响,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季节病”患者明显增加。竞争压力,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膳食不合理、吸烟、饮酒和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心血管病患者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且患者越来越年轻化。秋冬季节为何心血管病高发?如何养“心”,预防心血管病呢?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四科主任王临光、市120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高翔根据一些临床病例,做出了分析和建议。
1、心血管患者在我国数量巨大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心血管病患者2.9亿人,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进入秋季后,昼夜温差加大,血管受到刺激后血流变慢,容易产生痉挛,会导致心血管疾病复发。
心血管病包括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等。其中,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最常见、危害最大的心血管疾病。目前发病率大约是10万分之50。
我市120急救中心接诊内科病人3成以上是心血管病人,且以老人居多,情况最危重的是独居老人。前不久北区一名独居的老太太半夜发病,儿女早上打电话过去没人接,让邻居去敲门也没人应。儿女找来开锁匠打开家门一看,老太太躺在地上昏迷不醒,嘴歪眼斜,大小便失禁。120急救人员赶到后,初步判断是脑梗。老太太因为耽误了就医时间,最后留下了偏瘫的后遗症。
如今心血病管特别是冠心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寿命更长,高龄老人增多;其次人们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吃得更好了,很多人餐餐有肉;动得更少了,出门都是以车代步,回到家都是手机电脑;还有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2、心血管病为何越来越年轻化
据了解,心血管病患者发病约四分之三是在50岁以后,但该病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有些人年轻的时候,体内就有发病的因素存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几率越来越高。现在,由于社会竞争和工作压力的增大,有的30岁左右就发病了。
去年深秋的一个凌晨,市120急救中心的电话急促响起,一位27岁的小伙子突发疾病,大小便失禁,恶心呕吐,呼吸困难。急救人员赶到时,小伙子的朋友介绍说,他们一群人当晚一起喝酒,喝到凌晨一两点钟。这个小伙子喝大了,回到住处就睡下,睡了两个小时就开始发病了。遗憾的是,小伙子因为脑出血,送到医院抢救了一整天,还是没抢救过来。
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接诊的情况也表明,心血管病越来越年轻化,30多岁的患者已不罕见。王临光主任认为,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这三个因素导致的。
3、三高人群要注意预防
什么样的人容易突发心血管疾病呢?王临光主任认为,心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就是“三高”,即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当然还包括其他原因,比如抽烟喝酒熬夜,有家族史等等。
秋冬季节来临,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复发呢?王主任建议说,防寒保暖依然是首先要注意的;其次,要注意保持生活节律的稳定,有锻炼习惯的人,时间应以上午10点以后或下午为宜。过早起床锻炼,冷空气刺激血管收缩,进一步加强了发病的可能。
医学证明,心梗3小时内通过手术或药物将梗塞去除,缺血区的心肌基本不会发生坏死现象,预后是比较良好的。但一旦超过3~4小时就会造成心肌坏死,即使通过药物或手术也难以逆转。因此一旦出现胸疼、胸闷的症状时要及时含服硝酸甘油等药物,如果5~10分钟后还不能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此外,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当保持情绪稳定。在供暖的房间内,出门前应先在门口打开门适应适应,避免直接出门时,冷空气刺激血管,造成心血管意外。
如果出现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头晕、头痛、无力、胸闷、心悸等高血压初期症状,就要立刻采取措施。心血管病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切不可随意停药,坚持服用治疗冠心病或高血压的药物是预防疾病发作的关键。
除了积极预防和药物治疗,老年人还要注意冬季养生,做到以下“三要”。要饮食调养。冬季饮食养生以调节酸碱平衡的食物及含热量高的食物为主,如黑木耳、银耳、蘑菇等,控制好体内血液的酸碱度。服用清淡饮食,如大蒜、西红柿、木耳、水果、鲜奶、豆腐等,这些东西都有降血脂作用;要锻炼强身。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生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事实证明,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人体微微出汗,使体内的毒素物质排出体外,有益健康。加强锻炼,增加对寒冷的适应性,避免受凉;要精神调养。除了重视精神上的安静外,还要学会及时调节不良情绪。老年人冬季易出现情志不畅,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的时间,阳光可增加人体生理激素,帮助控制情绪。(吴云 张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