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看病那些事儿” 本报将联合徐州市中心医院举办“温情医院”主题征文活动,欢迎您与我们分享温暖的就医故事 |
徐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曲美慧)在你心中,一所有温度的医院是什么样子的?就医过程中,你曾遇到哪些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即日起,本报将联合徐州市中心医院举办“温情医院”主题征文活动,和你一起聊聊“看病那些事儿”,讲述你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所遇到的那些温暖故事。 人们常说,三分治病,七分治心。一所有温度的医院,不会把治愈疾病当作唯一的目的,而是真正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为患者提供情感和精神关怀。例如,在过去几年里,你或许听说过这些故事—— 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因心肌梗死被送到市中心医院,心肺功能急剧下降,生命迹象几近消失。会诊团队不肯放弃,启用了刚刚引进的苏北第一台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叶克膜),在小伙子心脏停跳、双肺停止工作整整10天后,硬是将他从死亡线上“拽”了回来。 这十天,心内科、麻醉科、呼吸科、消化科、心外科等多个科室组成的医疗团队通宵达旦探讨治疗方案,24小时守在小伙子身边,严密监控着他身体的每一个细小指标;这十天,医疗团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因为这项技术目前在国内还并不成熟。让他们奋不顾身的,是对生命的尊重。 很多人也许还记得三年前引发全城爱心关注的早产“四胞胎”。四个小家伙加起来还不如一个正常的宝宝重,最轻的老三只有9两,是当时公开报道的全国体重最轻的宝宝。四个早产儿同时救活,成功率极低。更揪心的是,其中两个孩子生下来时完全无法自主呼吸,生命垂危。 整整两个半月,市中心医院“护士妈妈”们24小时轮流守在孩子身边,随时观察孩子体征,每半小时托一次身,每两小时喂一次奶。3月24日,孩子们终于挺过生死关,回到了爸爸妈妈身边。 如今,当年被很多人认为“不可能活下来”的四胞胎已经两岁多了。有一天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会知道,自己生命中流淌的不仅是父母的血脉,还有当年那群医生叔叔和护士阿姨不舍昼夜的心血。 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上演。在你心里,有没有这样一些让你感动的片段?有没有这样一群温暖的医护人员?有没有这样一所“温情医院”?说出你的故事,让千万人共同分享你的感动与思考。 此次征文活动体裁不限,题目自拟,作品要求紧扣“温情医院”主题,讲述在市中心医院发生的温情就医故事。内容原创,语言简洁,事例真实,情感真挚。来稿请发送至邮箱warmstory@126.com,字数控制在1000字左右,文末注明作者姓名、工作单位、职业、通信地址及联系电话。征文活动将持续至9月30日,其中部分优秀征文将在《徐州日报》刊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