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行业信息 > 正文

中疾控:疼痛不是小事,别硬扛

 人民网北京10月20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疼痛,几乎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一种不愉快体验,它其实是身体发出的一种“警报”;而很多人却选择忽视、忍耐,甚至忽略其背后的健康隐患。每年10月的第三周是“中国镇痛周”,今天聊聊关于疼痛的那些事。

 疼痛不是小事,别硬扛

 疼痛是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情感体验,是人体受到损害或疾病侵袭的预警性信号。根据其持续时间,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

 急性疼痛:疼痛时间少于3个月(如术后痛、创伤痛)。

 慢性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的疼痛(如腰背痛、关节炎、神经痛等)。

 疼痛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导致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和失眠等问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及时就诊:认识疼痛科

 当长时间遭受疼痛的困扰或在其他科治疗疼痛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去疼痛科就诊。

 疼痛科是一个专门诊断和治疗各种疼痛疾病的科室,通常会采用药物治疗、神经阻滞、微创介入治疗等方式为患者缓解疼痛,同时采用多学科综合的方法,对疼痛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自我管理:做自己的“疼痛管家”

 面对疼痛,可以采取一些积极的自我管理方法:

 一是记录疼痛日记。用0-10分标注疼痛程度,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如刺痛、烧灼痛、麻木等),记录发作时间、发作诱因(如久坐、受凉等),规律记录可以帮助医生更精准诊断。

 二是非药物缓解法。冷热敷:急性损伤48小时内冷敷,慢性劳损热敷;适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游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增强肌肉力量,改善慢性疼痛;放松训练:深呼吸、冥想、音乐疗法等有助于缓解紧张,减轻痛感。

 三是遵循用药原则。避免盲目用药,遵医嘱用药是第一原则;遵医嘱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警惕肝肾功能损伤;合理用药,避免自行调整用药剂量和种类。

 综合管理:多学科协作破解疼痛密码

 疼痛的成因复杂,往往需要多学科协作(MDT)的联合干预,如疼痛科、康复科、心理科、中医科等。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连续发布《疼痛综合管理试点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明确提出进行疼痛综合管理试点。

 疼痛患者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应兼顾心理以及社会功能的恢复。

 疼痛不应是人生的“必修课”,而是可以通过科学管理控制的“无痛课”。今年镇痛周,呼吁大家一起关注身体信号,不再对疼痛“习以为常”;长时间遭受疼痛困扰时,及时就医别硬抗;主动学习疼痛知识,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ealth/hyzx/2025-10-21/46364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