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特色医院 > 正文

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MDT多学科诊疗模式见闻

 

一个人的病痛 一群人的战斗 
——市中心医院肿瘤MDT多学科诊疗模式见闻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曲美慧

●9月19日。晚20:30。

夜幕降临,而一场持续了近3个小时的视频会议仍在紧张的气氛中继续进行。这次会议关乎南宁一位75岁肺癌患者的命运。

在患者家属拒绝进行任何有创检查的情况下,如何对刚刚手术3个月后肿瘤再次复发的老人进行下一步治疗?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医生向徐州和上海的专家征求合理化意见。

上海的几位专家建议先做二次活检,若不经检查直接治疗,首选单药治疗。此刻,徐州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孙三元主持的徐州会场内,十几位来自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病理科等学科的专家也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讨论,最终达成的一致方案是:建议做PETCT 。如果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建议继续化疗,然后再做评估,看是否有其他治疗的必要。

这是一次徐州、上海、南宁三地联动的MDT肿瘤多学科诊疗会议。30多位肿瘤领域医学专家汇聚一堂,为一个生命的延续殚精竭虑。

MDT——Multi Disciplinary Team,是指临床多学科工作团队。这一医疗模式最早诞生于美国,而肿瘤治疗由于难度大、周期长、涉及学科多等特性,成为开展MDT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与普通会诊相比,MDT是一个相对固定的工作团队,肿瘤MDT通常包括肿瘤外科、肿瘤内科、介入科、放疗科、影像科、病理科及护理团队,我们会定期召开会议,在考虑患者及家属需求的基础上,为患者制订最佳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并由多学科联合执行该治疗方案。”市中心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孙三元介绍,“MDT所带来的效果,不是1+1=2,而是1+1>2。”

MDT是国际医学界治疗肿瘤的主流模式。那么,经历过MDT治疗的患者又有着怎样的感受呢?他们的故事,将让我们对这一医疗模式有更深入的了解。

她才26岁,却因为乳腺癌两次入院 她说:“医生,请一定让我做一个完整的女人。”

与很多癌症患者一样,小叶在患病前一直觉得癌症离自己还很遥远。直到23岁那年夏天,她在洗澡时无意中摸到锁骨下方和左腋窝各有一个花生米大小的硬块,心里有了不好的预感。

从那天开始,小叶的生活与癌症扯上了关系。现在距离她首次接受手术已经过去3年,她的生活早已转入正轨,上班、结婚、旅游,如果不是需要定期复查,她自己都快忘记那段痛苦的经历了。

一开始,小叶在市中心医院普外科就诊,初步诊断为转移性浸润性导管癌,医生建议她转诊肿瘤内科。在接受了钼靶、核磁、CT等一系列检查后,医生并没有发现乳腺肿块,MDT多学科讨论结果认为,小叶应该是患上隐匿性转移性乳腺癌,这种情况下,手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肿瘤内科治疗更适合她。

于是,小叶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这期间所承受的身体和精神双重折磨,让这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女孩儿一度陷入重度抑郁,甚至没有勇气走出家门。好在,治疗还算顺利,半年之后,小叶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那时候很天真,以为癌症也不过如此,从此云开雾散,又开始了四处撒欢的生活。”然而,一年半以后,生活再次给了她当头一棒。婚期在即,小叶在一次洗澡时突然发现乳房下方出现一个乒乓球大小的肿块,当时她的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完了!

果然,检查单写得清清楚楚:乳腺癌复发,出现乳腺病灶。

整个世界仿佛一瞬间崩塌。小叶用尽全身力气拖着绵软的双腿走进医生办公室,嘴唇颤抖着,只说出了一句话:“医生,我马上结婚了,求你,让我做一个完整的女人。”

小叶的检查结果第二次摆在了MDT的讨论桌上。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介入科、呼吸科、病理科、影像科的医生围坐成一圈,面色凝重:“看来是原发病灶出现了。”

“现在的关键是,女孩才25岁,即将结婚,切除乳房对她来说可能是致命的精神打击。保乳手术是否可行?咱们有没有把握?”肿瘤内科的主治医生抛出这个问题。

一番激烈的讨论之后,手术方案确定:多学科协作为小叶实施保乳性手术根治术,随后辅助开展乳腺局部治疗。

手术很顺利,小叶的病情如今已经完全得到控制。醒来后的小叶,第一件事就是摸了摸自己的乳房——真好,它们还在。她长长舒了一口气,流下复杂的泪水。

记者手记:

作家毕淑敏在小说《拯救乳房》中写道,“疾病是有性别的,疾病也是有品位的”。对于一些女性患者而言,切除乳房失去的不仅是身体的一部分,更有一种女性身份被剥夺的感受。很多人也许仍记得,多年前“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正是死于乳腺癌。她拒绝手术治疗或化疗,就是因为“对自己要求完美”,“不希望身上有什么残缺”。

小叶是幸运的。比起传统切乳手术,保乳治疗的风险显然更大一些。若是以往,单纯依靠肿瘤内科的力量恐怕无法做到万无一失,但MDT的出现,为患者治疗提供了强大的联合保障,在提高治疗精准度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从传统的单学科诊疗到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的出现,其实就是推动医学从“看人生的病”到“看生病的人”的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医学本质的回归。“给患者最合适的治疗”,这是MDT诊疗模式的最大价值。

他年过花甲,虽患晚期胃癌但乐观求生 儿子说:“医生,请让我父亲有尊严地活着。”

一位67岁的胃癌晚期患者,因为大腹便便,坐立难受,就连躺着也无法超过十分钟,生活痛苦不堪。拿着“胃癌弥漫性肝转移”的诊断书,他的大儿子瞒着老父亲找到主治医生,恳求道:“我父亲一生好强。医生,请让我父亲有尊严地活着。”

老人自己的求生欲也很强。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化疗、靶向治疗、吃中药,心态乐观,每天有说有笑。仅仅两个月后,老人的病痛得到了有效缓解,基本上可以过正常人的生活了。

全家人欢天喜地来接他出院。

然而,4个月后,老人又一次住院了。检查结果显示,老人原本的肿瘤的确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出现了黑便,看来是出现了胃部肿瘤出血并发症。这一次,老人有些沮丧,一直坐在旁边不吭声,大儿子一边劝慰他,一边焦急地问医生:“严重吗?能治吗?”

肿瘤内科的医生把这个问题拿到了MDT多学科讨论会议上,征求大家意见。

“这个患者的全身治疗效果还是不错的,但胃出血的并发症很严重,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是致命的。”

“家属有什么要求?”有人问。

“只有一个,尽可能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他的生活质量。”

“那么是否可以考虑手术后维持治疗?因为晚期肿瘤是不可治愈的,所以我们尽可能让患者能够有一个延长的有效时间,让他能够达到更长的生存期。”

综合考虑老人的病情和家属的要求,MDT讨论给出的最终方案是:为老人实施单纯胃大部切除手术,切除胃部肿瘤,减少出血并发症。此后,继续进行内科维持治疗。

手术之后,老人虽然在饮食方面有诸多禁忌,但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如今,他每天晨练、散步,参加老年大学,种种花养养草,虽然仍要定期接受维持治疗,但曾经危及其生命的肿瘤并未成为他享受晚年生活的阻碍。

既然早已知道生命总要消逝,不如有尊严地度过每一个白天黑夜,与夕阳共舞。

记者手记:

每一位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可能会遭遇多种诊疗方案:或手术,或化疗,或放疗,或者几者联合使用;

每一位肿瘤患者,都可能面对一个长期的诊疗过程,身心疲惫;

每一位肿瘤患者,都可能为寻找更好的诊疗方案、更优秀的专家,辗转千里,寻求生命的希望,期盼康复的奇迹;

由于肿瘤是一种复杂性疾病,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这就涉及多个学科,患者往往需要辗转多个科室或医院就诊。MDT的出现因此显得尤为必要。在欧美国家,MDT已成为常态,美国要求专家对每位肿瘤患者都要进行多学科诊疗,而英国更是颁布了关于多学科模式的法律文件并制定了癌症诊疗模式多学科会诊标准。但在我国,真正将MDT从形式落到实处的医院屈指可数,大多数时候MDT成为另一种形式的“专家会诊”,失去其最重要的存在意义。

那么,MDT和专家会诊到底有什么不同?孙三元主任将两者差异性归纳如下:

1、MDT模式是一种制度,时间固定、地点固定,参与人员也较稳定,专家会诊并不具有这些特征;

2、MDT是多学科一起协作诊疗,各方意见都要综合考虑,而专家会诊由主管医师组织,参与会诊的专家只是给出意见,不干涉最终的诊疗;

3、MDT模式不是因为发现问题而请专家会诊,而是从多方面及早发现问题并干预,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更切合患者实际;

4、MDT是以专家为主,但所有参加的人员都可以提出问题或者独到的见解,对于年轻医师来说也是系统学习、拓展知识面的机会;

5、非住院病人通过MDT门诊可以得到多名专家的意见,这是传统会诊模式不具备的。

他刚有孙子,因咯血查出患上肺癌

爱人说:“医生,请让他多活几年,多抱抱孙子。”

一生奔波于政界,人过六十,退居二线,儿女绕膝,喜得胖孙,如果按照这样的轨迹延续下去,老赵的人生堪称完美。

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老赵病了。先是剧烈的咳嗽,咳得他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喝口水都觉得胸口疼。直到有一天他咳出了血块,全家人都吓傻了。

到了市中心医院,咨询台的护士根据老赵在其他医院的初步诊断情况,帮他们挂了“肺癌诊疗中心”的就诊号。这是该院MDT诊疗模式的一大特色门诊,患者只需挂这一个号就可以享受到手术、化疗、放疗等多学科专家的一站式服务。

医生的诊断结果很明确:晚期肺鳞癌。老赵体内的肿块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增大,随时可能危机他的生命安全。

老赵的爱人泣不成声:“医生,请一定要想办法让他多活几年,他还想多抱抱小孙子。”

在MDT讨论桌上,老赵爱人的要求让专家们犯了难。

“很多人以为肿瘤治疗就是要切掉肿瘤。病人家属要求尽快实施手术治疗,这种心情我们可以理解。”老赵的主治医生提出,“但从他目前的病情来看,这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经过一番讨论,来自呼吸科、胸外科、影像科、化疗科、放疗科、肿瘤内科和肿瘤外科的专家们一致认为,如果按照家属要求进行手术治疗,不仅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还会对老赵的身体造成较大伤害,严重影响老赵以后的生活质量。

MDT多学科讨论认为,老赵更适合以放疗和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案。

主治医生花了很长时间说服了老赵的爱人。随后,老赵接受了近半年的放疗和化疗治疗,肿瘤明显缩小,咯血症状消失,他的身体状况逐渐开始好转。

记者手记:

MDT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定期的会诊制度、联合查房、学术会议和讲座等。

一般来说,MDT每周进行一次讨论会,每次一般讨论5-8个病例,大约1到1个半小时。参会人员对每个病例的病理诊断、影像学特征,临床现状及家族史、外科手术指征、放化疗的利弊等作全面的评估,在此基础上医生们达成治疗的共识,即先采用什么治疗方式,后采用什么治疗方法,或不应该采用何种方式,为病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肺癌诊疗中心是市中心医院成立的第一个MDT诊疗中心。患者在门诊挂号后,可在肺癌诊疗中心享受到多学科会诊的综合服务;入院后,这些专家也将一直对患者进行跟踪治疗,有计划、合理地应用现有的多学科、多种有效治疗手段,为患者“量身定做”出一套最佳治疗方案并随时根据病情更改治疗方案,以取得最好的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采访后记:

时至今日,在大多数医院,肿瘤患者仍是被收治在相应科室中,如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消化科治疗,肺癌在呼吸科治疗等,很多时候,采用自己最熟悉的手段进行治疗,而很少经过多学科专家讨论得到合理的、有计划的综合性治疗方案。

而事实上,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医学实践和医疗指南指出,肿瘤治疗绝不是某一个科室的医生可以单独决定诊疗策略的。肿瘤治疗的一大原则就是——肿瘤的综合治疗,需要多学科的参与。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MDT的出现为提高肿瘤诊断与治疗的精准率及患者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贡献。一方面,MDT模式通过建立多学科的协作服务,实现医疗信息、医疗资源的共享,促进肿瘤治疗的规范化;另一方面,MDT真正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理念,实时监测疗效,及时调整方案,实现了“同病异治”的个体化治疗理念,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理论上MDT是多么的诱人。然而,MDT的临床实践却并不理想,医院的支持力度、相应的政策配套、科室专业间的有序协作,以及来自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理解沟通能力和参与程度等等,都影响着多学科诊疗工作的进展和推进。可喜的是,徐州市中心医院率先实践,一个病种一个病种的摸索,以肿瘤内科为牵头单位,已经常态化开展了胃肠肿瘤、乳腺癌、肺癌的多学科诊疗工作。除了住院病人能申请这一诊疗模式外,医院还在门诊三楼肿瘤诊疗区域内专设了MDT诊疗中心,为门诊和外院病人提供相应服务。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ealth/tsyy/2017-10-18/408702.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治疗  肿瘤  MDT  患者  诊疗  医生  多学科  专家
一个  手术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