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频道 > 专家名医 > 正文

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曹凯军主任整合式心理治疗:“呼吸疗法”真的有点神奇

 “曹主任用‘呼吸疗法’治好了我的失眠症、抑郁症,30多年的强制性脊柱炎也得到显著改善,不打针,不吃药,真的很神奇!”

 家住莲花小区的潘宁日前打电话和记者说。潘宁说,几位有失眠症的老朋友看到他越来越神清气爽,也正在接受曹凯军主任的治疗。

 “呼吸疗法”真的这么神奇吗?“十一”假期前,记者分两次对曹凯军主任进行了专访。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的曹凯军说,呼吸疗法是一种整合式心理疗法,它把行为疗法、认知疗法、催眠疗法、静观疗法等十几种心理治疗方法融为一体,在治疗心理疾病或心身疾病上形成独特的优势。“我把中医药和心理疗法进行整合,通过调整病人的情志,再辅以中药治疗,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当然,患者接受治疗时要满足两个条件,高度投入、高度配合,曹凯军强调说。

 “一片药都没开过,治好了我的抑郁症、失眠症。强直性脊柱炎改善更是个奇迹”

 1955年出生的潘宁原来在我市一家职工医院检验科工作,“30多岁那年,检查出来强直性脊柱炎,丧失了劳动能力,之后就办了病退。”潘宁说,强直性脊柱炎是以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人们常常形容它是“不死的癌症”。

 “生命不息,疼痛不止。但我不能因为疼痛就不运动、不干活了。否则,更不利于健康。1998年,我在花鸟市场跟着小孩姨学习裱画。掌握了初步技巧后,我又看书自学,后来在东坡文化广场开了一家店铺。2011年就又自己在家干了,来找我裱画的都是老朋友、老主顾。”有一定医学知识的潘宁自己心里清楚:即使疼痛不止,也要运动不息。“就是弓着腰走不了几步,我也得坚持走。”

 2013年,潘宁发现自己失眠得厉害,“不急不躁的,躺在床上就是睡不着,鸡打鸣的时候才能迷糊一会。白天一点精神都没有,整天胡思乱想。”多年的强直性脊柱炎,加上失眠,潘宁抑郁了。“每天要吃很多药。有些药物的副作用来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痛苦。”

 2017年1月5日,潘宁通过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同学找到曹凯军主任。“我和曹主任说,为了不吃药找的你,我不想吃药。曹主任询问了一下病史并给我做了心理测量,是典型的重度抑郁症。曹主任用‘呼吸疗法’帮我治疗,每周周一、四下午两次一对一心理治疗。教给我‘呼吸疗法’的技术,让我每天三次自我治疗,同时记录自己的感受,一次‘呼吸疗法’做多长时间、脉搏一分钟跳多少下等,都记录下来,等到下一次门诊时,向他汇报,他都详细记录。”潘宁说,“大概半个月,我的失眠状况就有了明显好转。经过两个多月治好了我的抑郁症,我发现呼吸疗法对我的强脊炎产生了效果,在我的要求下曹主任开始治疗我的强脊炎。”

 “到现在我坚持‘呼吸疗法’已经两年多了,不吃药,不打针,一片药没开过。记录了5本治疗心得。现在心情好了,不抑郁了,也不失眠了。歪头侧过身子一会就睡着了,晚上10点睡,早上7、8点钟自然醒。”潘宁说,更让他惊奇的是30多年的强直性脊柱炎也有了显著的改善。“2017年底,‘呼吸疗法’将近半年后,我发现强制性脊柱炎不再那么疼了,强烈的刺痛和酸、胀、麻的感觉不再明显。我报告曹主任后,他请来骨科、神经内科、免疫科、影像科专家一起讨论。CT检查发现,原来黏连成一根棍的胸椎、脊椎、颈椎都开了、有缝隙了。现在我的脖子也能转动了,身体也能做一些正常的伸拉、下顿和转体动作,原来想都不敢想的。强直性脊柱炎的改善是个奇迹,我吃这药吃那药,连病程发展都控制不了的。曹主任说他们以前也没有使用心理疗法治疗过强脊炎,是意外的收获。”

 让潘宁意外的还不止这些。“我左耳原来有些背,有一天小孩打来电话,我突然听清了”;“右边太阳穴这个位置,原来麻、痒,就像好多虫子在上面爬一样,针灸、拔罐都没效,现在也好了”;“我的血压原来是高压150、低压98,现在也不高了”……强制性脊柱炎让潘宁痛苦不堪,累及肌肉、骨骼病变,引发焦虑、失眠、抑郁,“呼吸疗法”不仅有效治疗了他的心身疾病,也通过调整患者的人格、认知、情绪和行为模式,改善了潘宁的心身状态,让他像“换了一个人一样”。作为从事多年医疗报道的记者,笔者是这样理解的。

 “五脏六腑,唯独肺受意识支配,给心理治疗留下一条难得的通道。调整呼吸,治疗心身疾病”

 “强直性脊柱炎是自身免疫性疾病。按照国际划分标准,它属于心身疾病。”曹凯军说,随着医学的发展,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国际上,把疾病划分为三类:躯体疾病、心身疾病和心理疾病。心身疾病指的是心理社会因素起到重要致病作用的躯体器官病变或功能障碍。现代医学和心理学研究证明,很多种疾病都能找到其致病的心理因素,包括个体精神压力、心理冲突、负性情绪、不良习惯和人格特征等。这些因素与人们熟知的病毒、细菌、遗传一样也能引起身体生病。”

 曹凯军说,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心率不齐、肥胖症等疾病都在心身疾病范畴内。“国家权威部门统计数据显示,到综合医院就诊的患者中,将近三分之二的人患单纯的躯体疾病,三分之一以上病人都是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影响人体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功能,引发或加重疾病。比如,哮喘其实是心理压力下的呐喊。”对心身疾病的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双管齐下,才能事半功倍。

 曹凯军说,“呼吸疗法在整合了多种心理治疗技术的同时,也借鉴了中医心身合一的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的法则,《黄帝内经》说:“怒伤肝,喜伤心,悲伤肺,忧思伤脾,惊恐伤肾,百病皆生于气。”一身之气的周流正常,身体才会健康。“呼吸入腰,百病全消”。

 呼吸节奏4-1-4-1示意图

 《类经·摄生类》说:‘善养生者导息,此言养气当从呼吸也’。”经过4年多的临床实践,在运用呼吸疗法治疗焦虑、抑郁、失眠和一些疑难杂症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心得与经验。‘呼吸疗法’有三要素:一是呼吸节奏,根据不同的病情设计不同的节奏,4141、4242、5151、5252等等。‘4141’,4秒钟完成一次吸气,停顿1秒,然后用4秒钟呼气,循环往复。二是膈式呼吸,横隔膜是胸腔和腹腔之间的橫膈。橫膈本来是水平的,深度吸气时,橫膈往下凹,胸腔扩大,把肺张开;深度呼气时,橫膈往上凸出。”曹凯军说,肺本身没有运动功能,胸式呼吸时横隔也会随着呼吸而上下运动但幅度不大。

 “‘呼吸疗法’第三个要素也是最核心的要素是呼吸意识。做膈式呼吸时,一定要把全部意识或者说注意力放在腹部,觉察橫膈在按照‘4141’等节奏上下运动、起伏。”曹凯军主任说,平时我们的注意力都是向外的,想的是谁谁又怎么样等身体之外的问题,很少进行内视。“‘呼吸疗法’把意识集中在隔式呼吸上,在‘静观’自己身体的感受过程中,有助于激活生理和心理的自我疗愈的潜能。”

 五脏六腑相互协调,维持着身体健康。“人体内脏器官的运动受自主神经支配,是生物本能,是潜意识,不受意识的支配。你想让肠胃蠕动得快一点、胆汁分泌得少一点,它们根本不受你的意识控制。我发现人体内脏中,唯独肺受两套神经系统支配,或者说既受潜意识的支配,又受意识的支配。你想呼吸得深就深点,你想慢点就慢点,这就为心理治疗留下了一个难得的通道。”曹凯军说,“人们生气、焦虑、发怒时,呼吸又快又浅,‘气哼哼的’的呼吸一定是短促的。而心态平和时,呼吸一定是慢的、深的。情绪影响呼吸节奏,呼吸节奏反过来会影响情绪。有意识地控制呼吸节奏,让焦虑、愤怒的人的呼吸从快到慢、从浅到深,心情就平和下来了。这就是说呼吸疗法可以通过调整呼吸节奏来改变人的心理状态。”

 “415种心理疗法,没有哪一种方法能包打天下。‘以人为本’,整合心理治疗与中医治疗”

 “虽然中医没有‘心理’这个概念,但中医‘形神合一’ 、‘天人合一’、‘心身合一’整体观和辨证施治理念为心身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基础。国际心身医学界权威人士在1992年提出:世界心身医学要向中医学寻找智慧。”曹凯军主任说,祖国传统医学不但指出情志过激、外感邪气、过劳所伤等气机失调是疾病发生的基本病机,而且数千年的中医临床实践积累了大量有效方剂。比如,《黄帝内经》把失眠称为“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是由于情志不遂、肝气郁结、脾血亏损等引起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明代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中将失眠原因概括为“一曰气盛,一曰阴虚,一曰痰滞,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五个方面。分证论治上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清心泻火、肝郁化火等方法。

 “失眠症、抑郁症等患者来找我做心理治疗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不愿意吃西药。我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理论,在历代中医经方的基础上,设计了7个处方,2个针对焦虑症(Cs抗焦散),3个针对重度抑郁症(Cs祛郁散),2个治疗失眠(Cs助眠散)。每种处方都有十几味中药,不同病人在这个基础上再加减。原料药用的都是颗粒中药制剂,不用煎熬,非常方便。”曹凯军说,患者中,有一部分病人是不用药的,用药的病人大都采用中药,缓解了患者对服用西药副作用的担心。

 “从现在开始,每天三次‘呼吸疗法’,可以让你的心情越来越平和……”曹凯军告诉记者,每次治疗他都会把病人引导到催眠状态,进行心理暗示。“对需要服用中药的病人,还要做一个‘心理整合仪式’。病症不同,心理暗示的内容就不同。教会患者自我心理疏导、自我心理暗示,会加快病情改善进程。”

 曹凯军说:“目前公认的心理疗法有415种,治疗一种病症可以有多种方法,但没有一种能包打天下。我要做的就是把多种心理疗法和中西医诊疗技术整合在一起,逐步形成自己的心理治疗特色,支持和帮助更多的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患者,走出困境与解除病痛。呼吸疗法是一次有效的尝试吧”

 “人的心理是发展的,‘本性难移’并不准确。‘先治其心,后治其身’,做一个很用心的心理医生”

 曹凯军是文革后的第二届大学生,1982年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那时考大学必须有‘插队’经历,我就到夹河公社‘插队’了一段时间。公社领导说我来的最晚,离开的最早。毕业后相继在徐州市中医院、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从事临床和管理工作。”

 曹凯军说,他对心理医学的兴趣起源于中学时代,上大学时又阅读了大量的心理医学书籍。“最早是给身边的朋友做心理咨询,对有厌学、沟通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后来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拿到了国家高级心理咨询师证书。专业从事心理治疗4年多,治疗了200多人,积累了深刻的心得体会和一定的临床经验。”曹凯军目前是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中医师、心理咨询师、研究员,中国精神残疾心理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音乐治疗协会会员,徐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

 与曹凯军交谈是一种享受,富有磁性的声音、娓娓道来的神情,非常有吸引力。对患者的治疗,他更是体贴到位。“有些患者不知道橫膈膜在哪里,我就给他们画一张人体结构草图,横膈膜怎么波动,一看就明白了,要是还不明白,就告诉他吸气肚子鼓起来像个气球,橫膈膜就往下走,呼气时肚子憋下去,横膈膜就往上走了。”曹凯军说,“呼吸疗法”要求把所有注意力集中在一个中性刺激物——腹部上,有些患者自己做“呼吸疗法”时,因为室外声响、突然想起某件事情等,造成走神或分心,“打电话咨询我,我就引导他们不要埋怨自己,每一个走神都是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机会。不要去责怪外界那个声音,它是在提醒你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感受上,要感谢它。我们要做的就是温柔地把你漂移的意识拉回来。”为了方便患者控制节奏,曹凯军制作了“读秒”音频,分10分钟、20分钟、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五个类型,放在手机里,随时拷贝给患者。“滴滴哒哒的声音,患者可以在心里默默地读秒,1234、1234……”

 曹凯军说,患者单靠门诊治疗,时间和次数毕竟是有限的。“即使是重度抑郁症,一周也就两次一对一治疗。心理治疗不能中断,怎么办?我就给他们布置家庭作业,一是让他们每天三次或两次自我心理治疗,二是每天记录下治疗的感受与想法,以保持心理治疗的连续性。张晓琳,是一位被失眠困扰了两年多的女士,每晚10点上床,凌晨1、2点才能入睡,并且半小时醒一次,早上5点醒来再也睡不着了。曾因长期口服安定等药物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经朋友推荐来诊,经过每周一次的心理治疗,每天三次的自我治疗和服用助眠散一个月,晚上10点上床很快入睡,一觉睡到6点多,如果起夜一次回来倒头就睡着了。”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了解什么人得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重要得多。”“对于心理疾病、心身疾病患者来说,控制症状,减轻痛苦、消灭病症只是第一步,这是治标。更重要的是找到并对产生病症的原因进行治疗,这是治本。”曹凯军主任说,中医强调“先治其心后治其身”。“我的心理治疗有两个治疗目标:近期目标是支持和帮助患者尽快地摆脱痛苦或走出困境(消除临床症状),远期目标是针对主观病因,即患者人格特征缺陷,认知、情绪和行为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支持和帮助他们做出进一步完善与积极改变。发展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心理自出生到死亡一直是发展变化的,‘本性难移’并不准确。有位患惊恐症企业老总经过心理治疗,员工们发现老板不像以前那么动不动就熊人骂人,变得心平气和了。”采访时,潘宁也感慨地说,“许多亲戚朋友都说我像换一个人似的,我自己也感觉到变得开朗、自信、爱和人交流啦。当然,治疗过程中,我严格按照曹主任高度投入、高度配合的要求来做的。”

 记者按照约定时间第二次采访曹凯军时,值班护士告诉记者“曹主任去眼科了”。几分钟后,曹凯军匆匆赶来,向记者解释说:“眼科有位病人,手术后出现焦虑情绪。一些眼病也属于心身疾病,常见的青光眼眼压升高与情绪不稳定息息相关,‘气瞎了眼’虽然夸张,却并非空穴来风。”曹凯军说除了上心理门诊之外,平时常被邀请为省市级继续教育班和本院的医务人员做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疗、心理减压等专题讲座,也到一些社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多的时候,一个大会议室里坐满200多人,有时间你也可以去观摩。”

 曹凯军说,每次门诊和讲座自己都会用心准备,用心实践和用心总结。“久而久之,有时候,脑海里会自动闪现一个心理治疗的新念头,甚至半夜醒来会突然想到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就赶紧起来用手机记下来,整理后用在病人身上。你们写作的人管这叫灵感。”

 厚积薄发。深厚的医学、心理学知识,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社会阅历,让曹凯军超脱了惯常心理治疗的教科书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用心践行“生理-心理-社会”这一新的医学模式,因此具有了更多的针对性和“医者之仁”的温暖。(记者 巴全东)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health/zjmy/2019-10-14/439301.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