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徐报融媒记者 王任飞 在徐州市中心医院,有这样一名医生:从医30多年来,他医德高尚、医技精湛,热忱服务每一位病人,赢得了患者广泛信任和一致好评;他理想高远、作风严谨,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他栉风沐雨、砥砺前行,打造了一支卓越而充满情怀的团队;他就是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学科带头人马超。 钻研技术 做有担当的骨科医生 在苏北地区率先开展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省内首个开展干细胞生物治疗技术、个人年均手术量约1000台、带领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实现跨越式发展……在江苏省骨科领域,马超人称“苏北第一刀”。对他来说,执著与勤奋、创新与挑战是其从医30年来的浓郁底色。 1987年,大学毕业的马超进入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工作,此后,他从未停止过在专业领域的艰苦求索。如果说1993年在天津医院、1996年在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3年在上海长海医院的三次进修使他开阔了视野,由一个本科毕业生成为产生了区域性影响的年轻的骨科专家;那么,其后的2006年赴瑞士进修学习、2009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研修,以及2010年在韩国延世大学脊柱中心学习,2015年到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部学习深造,则为他进一步提升学术水平、掌握骨科国际最新进展、发展动态和先进的手术技巧,走在国内国际骨科医学前沿,打下了坚实基础。 执著与勤奋,科学与严谨,使马超30年来在骨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硕果压枝。他率先在苏北地区成功开展了上颈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技术以及人工椎体置换技术、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他在骨科的疾病、创伤、骨关节置换及翻修等方面积累了可贵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脊柱外科疑难病症的治疗形成特色,像是脊柱侧弯畸形治疗水平走在了省内前列,以满意的疗效赢得了徐州及周边地区广大患者的信赖。 不忘初心 为患者点亮希望之光 国际华人脊柱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脊柱创伤工作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教育和促进会江苏培训基地副主任委员……如今的马超,肩负多重身份,但他始终认为:“无论拥有什么身份、获得多少荣誉,只要当医生,就得全心全意把病人放在首位!” 一名28岁的患者,上颈椎第1、2节发现巨大肿块,手术风险极高,北京、上海等地的医院都不敢为他实施手术。当他找到马超时,已经四肢无力、行走困难。考虑到患者一旦放弃治疗将最终导致瘫痪,马超当即决定:“手术再难,我也得试一试!”在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后,马超率领团队为患者实施了颈椎后路减压肿瘤摘除内固定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 去年初,39岁的李先生(化名)因腰突症病情加重,被建议采取开放手术治疗。可李先生对手术极为抵触,宁愿强忍疼痛也不愿意治疗。家人无奈下,慕名找到马超,寻求新的治疗方法。马超接诊后,发现患者掉出来的椎间盘占据椎管内空间的70%—80%,可采取微创治疗代替传统手术,于是为其实施了椎板间隙入路微创髓核摘除术。手术切口不到7毫米,患者术后即可行走。 像这样成功的病例和满意的疗效经过口口相传,到每周一马超的专家门诊,来就诊的患者总是络绎不绝。在付出和收获中,马超深深体会到了一名医者的光荣和自豪,也越发坚定自信:“尽心尽力为患者解除病痛,不负医者职责,不负患者信任!” 模范引领 把团队凝聚在党旗下 人到中年的马超,在专业领域保持“一马当先”的同时,自觉以共产党员的身份来要求自己,争先锋,当暖医,努力践行一名医者党员的光荣使命。自其担任外科第四党支部书记以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彰显。 2008年,在他的牵头下,徐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在苏北地区率先实施了三级学科的分组,分为关节、脊柱、创伤、肿瘤及手足显微5个亚专业学组。2011年,马超当选为徐州市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后,每年组织全市骨科同道举行多种形式的学术会议,共谋学术发展,令整个区域的骨科临床医疗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近年来,马超团队开展了微创脊柱外科多项新技术,初步建立了颈椎、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微创外科治疗策略。其团队开展的脊柱微创手术,就数量及难度方面来看,均为苏北地区领先。近两年,马超团队中标国家卫健委课题、省厅课题、市级课题、院级课题20项,在研经费2000余万元。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马超作为骨科学科带头人和医院外科第四党支部书记,组织带领全科人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足本岗、服务患者,坚决贯彻执行各级党委各项防疫部署要求,主动承担防疫任务,坚守岗位。有一次,马超团队连台手术做完后已经是次日凌晨,此时急诊又送来一名脊髓损伤患者。患者为一名90后女生,病情极为严重。抱着“早一分钟进行手术减压,脊髓功能恢复就多一份希望”的念头,马超团队在做好防护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再次走进手术室,继续奋战了5个小时。 “我是医生,更是党员。只要患者有需要,我们必须全力以赴!”这样铿锵的话语,既是马超的座右铭,也是团队中医生党员的共同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