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供求信息 > 正文

访江西省德兴祖氏百草第五代传承人胡玉平

黄淮网(宋 梅)  近日,笔者走访了江西省德兴市祖氏百草园,并采访了德兴祖氏百草第五代传承人胡玉平。

为弘扬中医药文化,将传统中医发扬光大,普惠于民。2013年,胡玉平在德兴大茅山小目源创建了占地面积2000余亩,集还野生、原生态种植中草药的祖氏百草药博园,园内有各类珍稀中草药136种,濒危中草药9种,衍生产品达10余种。

经过多年努力,该园被列入江西省中医药科普教育文化基地、上饶市(及德兴市)首批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项目重点单位、祖氏百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基地。

2020年,胡玉平被评为上饶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性传承人。百草园生态健康养生有限公司在2021年入选江西省非遗传播基地。

德兴市百草园生态健康养生谷(又称祖氏药王谷,以下简称“药王谷”)是德兴市百草园生态健康养生有限公司重点打造的产业项目,“药王谷”位于德兴市花桥镇小目源,面积2000亩。“药王谷”集中草药种植、生产研发、教学科普、专家坐诊、旅游观光、研学营地、精心定制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健康养生综合体。

园内现已掌握1650种中草药,种植126种常规中草药,其中9种稀有秘方草药。“药王谷”种植的野生中草药以保证纯正、地道的品质主要提供给祖氏国医堂使用。

祖氏国医堂集中医就诊、养生药膳、祖传秘方、针灸、养生酒系列、养生茶系列、养生调理系列。逐步形成祖氏百草中药材种植、生产研发和销售一条龙的德兴中草药贸易服务平台。

“建百年企业,创世界名牌”是公司的奋斗目标。并以绿色自然为主导,注重科技创新,深入传统医学养生研究,萃取中医精华,传承德兴中医药文化,用现代化的生产与管理体系,让祖氏百草这一民族瑰宝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德兴祖氏传统中医药内科疗法利用祖传秘方、技艺结合经典方剂为百姓诊病,帮助病患解除痛苦;利用原生态绿色环保中药材,让国人身体越来越健康。其中二项独家祖传医术技艺:一是“月子风寒头痛”疗法,内外兼治;对于女性产后等风邪头痛病治疗效果显著,手到病除,口口相传,全国各地风寒头痛病人慕名而来,至今受益女性人数达五百余人;二是“中药刺络竹筒拔罐”疗法对风湿痹痛、腰椎颈痛、中风、手足麻木等症疗效显著,深受百姓好评,至今受益人数上千人。其于2016年列入上饶市第四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自古以来,新安医学、衢江医学和江西道医文化及朱子理学文化在此交融,催生出独具德兴地域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医而通儒”蔚然成风。境内中医多为世传,历代名医辈出。德兴祖氏传统中医是一家享誉赣皖浙三省的百年中医老字号,其独创的祖氏传统中医药疗法是江西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整理、传承、挖掘祖传秘方为主要手段,兼具诊疗、养生为主要功能,着力保护当地珍稀濒危野生中草药资源,辐射周边、惠及大众的传统中医药疗法。

德兴“药王谷”‌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中医药文化和旅游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药王谷”的自然风貌:药王谷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景区内山峦起伏,峰林峻秀,植被覆盖率高达90%以上,森林类型丰富多样,包括针叶林、阔叶林和各种灌木及草本植物。山间溪流清澈见底,形成壮观的瀑布和宁静的深潭,其中著名的药王瀑从数十米高的悬崖倾泻而下,气势磅礴‌。

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药王谷”得名于唐代名医孙思邈 。孙思邈在此隐居,研究医药学,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并撰写了医学著作《千金方》。后人为了纪念他,将此地命名为“药王谷”,并修建了药王庙等建筑‌。“药王谷”不仅是一个自然景区,更是一个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传承地,景区内设有博物馆,展示中医药文化和历史‌。

清咸丰七年,浙江衢州府龙游县名医姜植棠因避太平天国战乱,落籍德兴大茅山,以祖氏为号,挂牌行医。他心涵雨露,于穷人诊病不收分文,出诊则粗杖作伴,时人有“矢志医精术奇,终生清平无求”之褒。此后经姜樟根、姜庆华、胡致荣、胡玉平四代传承,迄今已有160年的历史。

多年来,德兴祖氏中医秉承“病人为骨肉,天下为一家”的祖训,坚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摒弃“传儿不传女”的保守习惯,选药力求地道,山药、牛膝必淮产,参必上党,琥珀必用血红,牛黄必用透甲;制药上精益求精,参必去芦,何首乌需用铜刀削切,散必过千目,熬膏与制狗皮膏皆用红花茶油与槐蜜;诊疗上四诊合参,注重望诊与触诊,重舌参脉。其主张药简力猛,多用生鲜草药。取土茯苓配虎杖、老虎须、牛膝等治疗痛风,常二三剂而安;用生鲜滴水珠配红内消治疗毒蛇咬伤;种三叶青治疗淋巴结核或淋巴肿瘤、马蓼敷脐治痧;治疗风痛主张内、外风分别用药。

祖氏百草历经一百多年,对德兴,乃至整个赣东北中医药文化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不仅挖掘整理祖传秘方,更并加以创新,为德兴中医药文化增添了活力,丰富了内涵,提升了实力;倡导绿色健康,天人合一的理念,率先开辟了理性养生、科学养生之路;重视珍稀中草药的临床应用,以及历代《本草》未载中药材的保护与利用,为中医药学研究做出许多开创性的工作。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info/2025-07-07/462950.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