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徐报融媒记者 胡明慧 10年前,承命而合,正式组建。 7年前,探索新路,转型拓疆。 如今,一路爬坡过坎,闯出新路,连续7年利润过亿元,企业利润总额、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上缴国有资本收益位列市属投融资公司之首,实现了政府投融资平台向产业投资集团的成功转型。 “徐州国投善于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找准方向定位,并且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谋求自身的转型发展,今后还将率先试点,为国企改革摸索出更多可借鉴、可复制的发展经验。”徐州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东如此诠释徐州国投10年的发展理念。 “7年再造一个国投”的豪言壮语已由蓝图变为现实,如今,徐州国投正瞄准“升级版”新目标——4年再造一个国投,坚定地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到2023年,我相信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李晓东语气坚定。 担当绘初心 2010年5月,徐州国投集团由原徐州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总公司、徐州市投资总公司、徐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总公司3家国有投资公司合并组建而成。 事实上,徐州国投是带着使命应势而生的。高标准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是当时市委、市政府赋予其一项不容有失的“硬任务”。 没有行业依托,没有可供借鉴的模式,对于带着“国字号”光环的徐州国投来说,完成任务没有借口,所有的困难,都是用来克服的。 “汉之源”拆迁定销房项目是组建后遇到的第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当时,该项目由于历史原因处于停工状态,徐州国投从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角度出发,义无反顾地“接手”项目,全力寻求破解民生工程困境的“国投方案”。 为了确保项目按期竣工,徐州国投坚定地将当时几乎所有的非主业经营悉数变现,全力筹措资金,举全集团之力按期完成了总投资约7亿元、建筑面积30.4万平方米的“汉之源”拆迁定销房项目,2000余户拆迁居民顺利上房。 首战告捷,彰显国投担当。在随后的轨道交通建设中,徐州国投除了担当外,亦展现速度、实力—— 与市发改委等部门紧密配合,用11个月的时间,跑完轨道交通项目各项建设审批,成为当时审批最快的轨道交通项目,展现“国投速度”。 对重要的业务岗位面向全国广发“英雄帖”,组建了轨道交通项目持续向好推进的坚强班底,体现“国投实力”。 因担当而勇毅,因勇毅而遇难愈强。“国投速度”“国投实力”也在一次次践行初心的具体行动中,不断进阶。 2015年12月,首列中欧班列启程远行。在徐州国投的积极谋划和运作中,2019年,“徐州号”中欧班列全年开行202列,累计304列,约为过去3年开行数量之和的两倍,增长396%,增速居全国第二。今年克服疫情影响,徐州国投有序推动中欧班列复运,一季度共开行“徐州号”中欧班列39列,贸易额3250万美元,呈逆势增长态势,开行实现新突破。 “无水港”项目稳定运营,2019年发运货物1020车,贸易额约1.6亿美元,进一步促进徐州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助力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 转型谋发展 徐州国投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也曾经历爬坡过坎的彷徨和艰辛。 2013年,根据《关于完善市级投融资公司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的通知》文件精神,轨道公司控股股东由国投集团变更为市国资委。 当时,我市国有资产投资平台已分工明晰,新盛主攻城市建设,国盛主攻金融,新田专攻土地整理,而成立之初即把城市交通作为第一主业的徐州国投,在轨道交通业务分离出后,突然失掉了方向和舞台。 短暂的迷茫后,徐州国投找到了破题的方法——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变,从低门槛向高门槛转变,从熟悉的领域向着市场关心的方向转变,从资产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 在这一系列的转变中,徐州国投也由一名“救火员”,真正变身为熟谙市场规则的投资操盘手。 徐州缺少一个主做产业的投资公司,基于这一判断,徐州国投依托原先持股的3个火电厂,在能源领域率先发力: 出资19875万元,与华润电力合资成立了徐州华兴投资有限公司,参股投资徐州华润电力有限公司、铜山华润电力有限公司、江苏阚山发电有限公司等火力发电厂;大力投资光伏发电项目,相继在沛县安国、朱寨建成运营两座光伏电站,总装机容量34MW,年发电量约5000万千瓦时,营收约4000万元,利润约1500万元;建成运营徐州第一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观音机场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投资1.6亿元建设的国家大型沼气示范工程——沛县国新生物质能源项目已进入试运营阶段,达产后预计可年均创利1000万元。总投资约7亿元的新沂市阿湖镇一期90MW风力发电项目正在建设,预计今年10月底建成并网,建成后可年均创利3500万元以上。 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产业发展方向,基于这一认识,徐州国投在大数据和大健康产业积极布局: 与浪潮集团合作建设的浪潮(徐州)云计算创新中心、浪潮(徐州)大数据双创中心也已正式启动运营。“城市大脑”项目落地后,将进一步拓展徐州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徐州国投控股企业——徐州国投大数据有限公司,经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授权,正式运营淮海经济区唯一的大数据交易中心。目前,徐州大数据交易展示中心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与澳洋集团合作,建成运营徐州澳洋华安康复医院,为徐州市中心唯一一家集临床诊疗、康复医疗、中医养生、科研教学、健康管理为一体的混合所有制二级康复医院,开业3年即入选“中国康复医院100强”。此外,徐州国投还持有北区股份制医院(新三院)20%的股权。 要打造国有资产管理服务品牌,基于这一理念,徐州国投在开发楼宇经济上另辟蹊径: 集聚形成七大专业市场——科创创业园(国家级双创中心、国家级科技孵化器)、海云电脑大世界、物华纺织品批发市场、徐州古玩城、徐州体育馆、新黄河装饰市场、食品城,解决就业3000余人,孵化科技型企业1000余家。疫情期间,徐州国投再显担当,为徐州中小企业减免租金1200余万元。 试点再出发 徐州国投既是国有企业转型发展的引领者,也是国企改革的“急先锋”。 作为我市首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江苏省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徐州国投先行先试,力图以改革之策放大资本之力。 构建以资本为纽带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专业化产业公司—投资公司”三级管控体制。为优化职能,徐州国投不断推进总部功能调整,总部部室由8部2室调整为5部2室;为明确发展方向,徐州国投大刀阔斧按照业务板块对所属企业进行重组整合,将二级全资、控股公司由39个减少到5个,组建完成五大专业化产业公司;为增强竞争力,徐州国投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巧用“借”之道,积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累计吸引市外资本50多亿元。目前,所属三级企业实现混合所有制的已达十余家。 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在所属企业中,徐州国投试点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同时按照“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差异化薪酬、市场化退出”的原则,试点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由市国资委委派集团公司外部董事,实现董事会“外大于内”,提高管理层决策水平;对于关乎集团发展的重大事项,形成党委会把握方向,董事会进行决策,经理层具体执行,监委会负责监管的工作常态和闭环管理机制。 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在市属企业中,徐州国投率先将党的建设写进《公司章程》,率先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实施“6317”质量强党工程,促进党建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着力打造凸显徐州国投特色的“融合”文化。以确立发展目标路径,推进战略融合;以构建价值理念体系,推进思想融合;以构建物质形象体系,推进形象融合,徐州国投坚持用新思想引领文化认同,指导融合实践,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实干兴企,积极推进文化融合有效落地,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以改革之策,徐州国投不断放大资本之力。截至2019年底,与组建之初相比,资产总额由28.3亿元增长至46.56亿元;净资产由9.5亿元增长至23.11亿元;资产负债率由66.57%降低至50.36%,连续7年利润过亿元。全年纳税5409万元,2018年上缴国有资本收益3895万元。 10年,守住服务大局的初心;10年,以转型开拓发展的态势;10年,以改革作示范,为国企改革引路。 “未来,徐州国投将围绕‘12234’发展战略,继续以建设引领徐州产业发展的区域一流产业投资集团为目标,坚持‘实业经营、资本运作’双轮驱动,聚焦发展能源、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两大主业,构建三级管控体系,着力打造实现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公共服务的投资主体,以市场方式进行资本运作的融资主体,推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实现国有资本进退有序的产业整合主体,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驱动主体,走高质量发展的‘国投路径’。”徐州国投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姜岩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