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颜子舒 通讯员 张威 做一件好事不难,但多年如一日地做好事就不容易了。有这样一位邳州籍军人,8年来一直默默地做好事,用爱心与善良弘扬新时代军人的正能量。他叫孙晨晨,今年27岁,一个标准的90后。 当兵8年来,孙晨晨先后向镇江市慈善总会、共青团邳州市委希望工程、邳州市慈善会、邳州市希望之家、新河文武学校以及伤残人士和困难学生等累计捐款近8万元。 探亲假和津贴用在了困难儿童身上 3月15日,返乡探亲的孙晨晨一大早便来到邳州市邹庄镇小楼村的小卖部,买好慰问品,去探望他帮扶多年的白佳佳姐弟。白佳佳今年9岁,2010年1月她爸爸病逝,不到半年,她妈妈不堪重负离家出走,她和弟弟是由爷爷奶奶拉扯长大的。奶奶患有高血压,颈椎也不好,爷爷患有轻微脑梗、脑血管痉挛,无法外出打工,一家人的生活举步维艰。孙晨晨得知后,每逢返乡探亲总会来探望白佳佳一家。 “人说小孩没有爹没有妈很难过,孙晨晨来的时候不但给一些补贴,还买了小孩的补品、衣服,每次探亲假都会抽空来探望我们,我们真的很高兴,很感激他。”白佳佳的爷爷说。 在孙晨晨的一个小本子里,记者看到了他在李希、李小兵姐弟两个人的名字下面写下的一段祝福。正在新河文武学校念书的李小兵是个苦孩子,9个月大时父亲不幸去世,不到一年母亲改嫁他人,他和姐姐跟着奶奶生活,后来奶奶也去世了。 “孙晨晨经常把他自己的津贴资助给李小兵和李希,在他休假期间,他也经常过来看望他们俩。他展现了新时代一个军人的风采,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提起孙晨晨,新河文武学校教练徐勇顺频频竖起大拇指。 有了孙晨晨的帮助,如今,李希、李小兵姐弟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人生的梦想已在他们心中悄然萌发。李小兵告诉记者,他的梦想是当兵,为人民服务。而李希的梦想是当一名老师,帮助一些更需要帮助的人,把那些帮助过他们姐弟的叔叔阿姨们的爱继续传递下去。 对自己很“抠”帮助别人却从不吝啬 在镇江市区,有一间简陋的车库,阴暗、潮湿……这便是孙晨晨的家。很难想象,就是这样一个不足30平方米的狭窄空间里,却拥住着孙晨晨一家6口人。父母以收购废品为生,为了节省开支全家常年一天只吃两顿饭,日子过得相当拮据。 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孙晨晨的父亲就是人称“破烂王”的“最美邳州人”——汤泽念。他常年在镇江以捡破烂为生,平日省吃俭用,行善30多年,捐钱捐物帮助了许多人,在邳州可谓家喻户晓。可以说孙晨晨也是受父亲的影响,对自己很抠,对别人大方。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使孙晨晨从小就学会了节俭,上学的时候也不向家里人要零花钱。有段时间,一向从不提要求的孙晨晨主动向父母要了零花钱。汤泽念说:“他上初中的时候整天问我要钱,我说你钱怎么花的,到后来才知道,他拿这个钱去帮助别人了。我说你这样很好,我支持你。” 入伍之后的孙晨晨有了部队的津贴,但还是很“抠”,不舍得在自己身上花一分一毫,但是对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他却从不吝啬。 孙晨晨的战友潘志宏说:“他平时对自己很‘抠’,用的牙刷都是最便宜的,但平时在生活中却对大家很照顾,尤其是对我们这些新兵,过年的时候还会给我们发红包、买吃的,他在大家的心中是最棒的。” 大爱无言,孙晨晨从未在自己的战友面前说过自己的善行义举,他说:“作为一名军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别人,是应该的,我也会继续走在公益的道路上,去帮助更多的人脱离贫困。” (文中受助儿童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