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再喝一口牛奶……真棒,多喝奶才能有力气站起来……”“爸,我扶你到院子里坐坐,出去透透气、凉快凉快……”每天清晨7点,48岁的朱敏做好早餐后,便来到公公婆婆的房间,帮他们梳洗,给他们喂水喂饭,然后再把他们一一推到院子里透透气,她再给公婆整理床铺、打扫房间。如今,好儿媳朱敏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婆婆,已经6年有余。
今年48岁的朱敏是大彭镇周棚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她六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悉心照料公公、服侍婆婆。她用执着和坚韧、善良和勤劳,诠释了孝敬父母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全村有口皆碑的好儿媳。
她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公婆
28年前,20岁的朱敏嫁到了大彭镇周棚村,从此,她把公婆当成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孝敬。“我和公婆关系一直处得很好,二老也始终把我当亲闺女一样对待。婆婆瘫痪前是个干净利落的人,家务活里里外外一把好手,我也跟着婆婆学会了不少活计。”朱敏说,“后来,我和丈夫有了两个女儿,也多亏了婆婆帮忙照看。孩子们上学后,我就随丈夫在外面的建筑工地打工,公婆在家帮我们照看孩子、料理家务。”
2013年的冬天,朱敏的婆婆突发脑梗,半身不遂瘫痪在床。朱敏辞去了工地的工作,回家照顾婆婆。她为婆婆换衣擦身、洗脸洗脚、喂水喂饭,没有一天的懈怠和嫌弃。2017年春天,朱敏的公公因腰椎间盘突出瘫痪在床,一个人要照顾两位瘫痪在床的老人,能行吗?面对这样的困难,朱敏没有退缩。
“由于常年卧病在床,婆婆的脾气变得有些急躁,稍不如意或是我的动作稍微慢了点,她便会生气、发火,耍小性子。”朱敏说,“人老如顽童,老人们耍耍小孩子的脾气,再正常不过了。所以我每天都要变着法地哄着他们开心,就像对待小孩子一样。”
照顾老人,她不怕脏不嫌累
常年卧病在床的老人就怕清洗不到位,为了让公公、婆婆的身体始终保持干净、舒适,朱敏每天悉心伺候着老人。只要一有空闲,她就换洗公公、婆婆的床单和被罩。天气炎热,她和老公每天都要为两位老人擦洗身子,然后擦上痱子粉,让老人的皮肤始终保持干净卫生。“由于长时间瘫痪在床,婆婆5年前有了便秘的毛病,解不下大便。”朱敏说,“为了减轻婆婆的痛苦,每次我都是用手帮她把大便抠出来,平均每五天就要抠一次,这样一做就是五年……”
老人最怕孤独。朱敏坚持每天3-4次将公婆推到院子里透气。“老人的体力有限,每次只能在院子里坐半个多小时,就要送回屋歇歇。歇上一个小时左右再出来坐半个多小时,就这样反反复复,每天不少于三四次。”朱敏说。“婆婆是半身不遂,每天从床上抱到轮椅上,然后再从轮椅抱回床上,的确是个力气活,劲小点的或是不会使巧劲的还真干不了。公公虽然不坐轮椅,但是要扶着他一点点地从屋里移到院子里,也很费劲……就是再累咱也不能偷懒。每天这样来来回回几趟,既能让老人解闷,同时也起到了活动锻炼作用。”
2018年年底的一天,公公突然说腿疼得厉害,嚷着要去医院看病。朱敏叫来邻居帮忙照看一下家中的婆婆,然后用三轮车拉着公公去医院看病。“到医院后,我背着公公去找医生。虽然公公不算胖,但我背着他也很费劲。”朱敏说,“当时老公在外打工,一时半会也回不来。我一咬牙,也就什么都坚持过来了。”
她6年没出一趟远门
自从婆婆瘫痪后,朱敏就坚持每天在家照料老人,6年来没出过一趟远门。“家里有卧病在床的老人,一会也不能离开人呀,我哪还有时间出远门?”朱敏纯朴的话里没有一丝抱怨。“丈夫白天要在外面打零工,一家人的生活用度全靠他。两个孩子一个结婚嫁到了外地,一个在外面读书,所以家里只有我能不离身地照顾老人。”
虽然生活辛苦劳累,但朱敏的脸上从未出现过忧愁、不满,更多的反而是开心和微笑。“人人都会老,家家都有老人,我也会老。照顾生病的老人,为老人养老送终,是我们每个儿女应尽的义务,也是做人的起码道德。”朱敏也是这样教育长大成人的孩子,经常告诫她们一定要孝敬老人,这样才能家庭和睦。只有家庭幸福和睦,才能工作好、生活好。
就这样,这个淳朴平凡的农村妇女,用她最朴实的语言和行动,诠释着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用她柔弱的肩膀担起了孝敬的责任,她用执着、坚韧、爱心、善良、勤劳、孝顺,演绎着“久病床前有孝媳”的赞歌。(黄全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