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正文

沭阳花木产业链融入贫困户 泗洪就业扶贫两条腿走路

聚焦江苏脱贫攻坚行进式采访·宿迁篇

编者按: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也是冲刺之年。作为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江苏全省尚有57万年收入低于6000元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97个村集体收入低于18万元的省定经济薄弱村未脱贫。“脱贫攻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攻坚战,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6月10日,江苏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始终保持攻坚状态,一鼓作气、善作善成,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努力向党中央和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7月29日至8月2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牵头,人民网记者将用5天时间行走苏北5市9县,记录当地的扶贫努力和脱贫足迹。

相关报道:聚焦江苏脱贫攻坚行进式采访·淮安篇:盱眙县茶场体验“点穴式”扶贫 涟水“互助医疗”解因病致贫难题

聚焦江苏脱贫攻坚行进式采访·盐城篇:滨海扶智“拔穷根” 响水西兰花种出脱贫路

聚焦江苏脱贫攻坚行进式采访·连云港篇:灌云农民合作社致力“合作脱贫” 赣榆神奇纬度种出“致富果”

沭阳县包括低收入贫困户在内的电商创业者在接受免费创业培训指导 闫峰摄

沭阳贫困户高俊在当地一家干花企业打工 闫峰摄

8月1日(周四),江苏脱贫攻坚战主题采访进入第4天,记者由连云港转来宿迁。这是高负荷运转的一周,尽管疲惫难免,但每每“移步换景”,来到不同的县市,看到各显神通的脱贫风景,精神亦屡屡为之一振。

“花木之乡”沭阳县是江苏3个省直管县试点之一,全县人口198万多,如此人口基数使其在成为江苏第一人口大县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23万贫困人口和艰巨的脱贫压力,此外还有59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走在摆脱贫困的路上。

沭阳现有各类花木种植面积近50万亩,产值过百亿,是当地群众参与度最广、产供销链条最完善的富民产业。这自然就成了当地政府用以扶贫的重要抓手和平台。

两个效应

“就是要想方设法让低收入贫困户融入到花木产业链条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在谈到如何围绕自身优势做脱贫文章时,沭阳县委副书记周铸说了两个效应:大潮裹挟效应和大船摆渡效应。

山荡村32岁的胡拉一家此前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初中没毕业的他2014年回家做起了电商,在网上卖花卉苗木和盆景,两年时间不仅靠此盖起了两层小楼,还把生意做到了国外。问他当初为什么会放弃在常州每个月5000多块钱的工作回家创业时,他的回答是:看到村里很多同龄人都因做花木生意发了财,他眼红心痒,“别人能做我也想试试。”

胡拉一试成功。同村47岁的王金荣一家,原来也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她看到身边一些老头老太都拿着手机在视频平台上直播卖花木,这位大字不识几个的家庭妇女也开始羞答答地让小女儿教她怎么开直播,模仿起了邻居老太太的一招一式。“比我年龄大得多的人都能干,我为什么就不能?”她的说法和胡拉如出一辙。从今年3月份学着直播卖盆景,王金荣已经做成了十几笔生意,虽然还没赚到多少钱,可她说已经开始“喜欢上做这个了”。

周铸认为,这两个贫困户的例子就是典型的大潮裹挟效应。沭阳的花木生意拥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作为一种非常容易被复制的庭院经济模式,就像一股滚滚大潮势不可挡,自然而然地带动想致富的人参与其中。

“贫困者之所以贫困,是因为他们缺少渡过困难之河的必要工具,我们制定的一系列扶贫政策和方法手段,就好比一艘可以帮他们过河的船,而他们需要的或许就是一张船票。”周铸把让贫困户融入花木产业链的第二种方法称为大船摆渡效应。沭阳县为家庭贫困的花木电商参与者免费提供的各类培训和服务平台,正是那张帮他们上船的船票,如果足够努力甚至可以在船上直接升舱。

每周固定的时间段内,李敏都会如期出现在电商培训基地的教室里,教“粉丝”怎么在视频平台上向客户介绍花木产品,什么样的花卉适合摆放在什么样的位置更能增加房间与主人的品味等。她的听众“粉丝”都是一些希望能从事花木电商的创业者,当然也包括低收入贫困户。李敏是当地较早从事花木电商产业的大学生村官,也是当地一位靠做花木电商成功的“名人”,而在教室里,李敏的角色转变为了那个关键的“摆渡人”。

“十三五”以来,沭阳县以花木产业就业为实施主体,累计投入精准扶贫资金3亿元,实施统筹到户项目92个、直接到户项目4300个,组织和帮助1.92万贫困创业者进入产业链条。“扶贫工作难,是因为难在没找到对的方法,一旦找对了路径再难也能解决。”周铸说,他对沭阳县在今年年底前完成脱贫任务充满信心。

瓦庙村藕虾共作田里村民正在收虾 闫峰摄

瓦庙村低收入贫困户在做手工来料加工 闫峰摄

增收两条线

泗洪县成子湖片区,是江苏省定的六个整体帮扶片区之一,曹庙乡瓦庙村就在其中,村里有190户、709名低收入农户。

近几年,瓦庙村结合乡村振兴建设,大力实施危房改造,让村民住进了统一建设的楼房;把产出低效的土地进行流转,规模化经营提升效益的同时,把劳动力从土地上释放出来二次就业,以就业促增收从而实现脱贫的目标。眼下,在这个村,绝大多数有脱贫意愿和条件的低收入贫困户,都能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活儿来增加收入。

增收第一条线,宜工则工。43岁的佘建华自己本身就是一位低收入贫困户,他利用在常州的人脉资源找来了一份组装电子零部件的来料加工生意,分发给村里人做,以每件3分钱的价格回收,再以每件3分5厘的价格卖给厂家,平均每个月有5000元左右的收入。

从佘建华手里接活儿干的,绝大多数是中老年女性,“这种做工方式既不会耽误照顾家庭,还能增加2000元左右的收入,一举两得。”40岁的王静,丈夫几年前因伤丧失劳动能力,还有两个孩子,身边离不开人照顾,她把两亩土地流转了出去,自己从佘建华手里接点活,“多的时候能赚到2600元,少的时候在2000元左右,虽然靠它暂时还脱不了贫,对我们家已经是雪中送炭了。”

据了解,在30余位为佘建华做来料加工的女性村民中,有17位来自低收入家庭户。村里那些四五十岁的男性村民,则可以在离家不到200米的纺织厂、食品加工厂做工,每个月领到4000元左右的工资。这些企业是当地政府为配套乡村振兴建设招来的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

另一条线,宜农则农。立足实际开展扶贫工作是泗洪县秉承的一种扶贫理念。成子湖片区内缺地但不缺水,围绕水生产品找门路,藕虾共作产业扶贫模式应运而生。

三年前,扬州人朱首兵被招商至瓦庙村,流转承包了2000亩低收益水稻田,将其改造成藕虾共作的高收益农田,又配套建起了一座以藕为原料的食品加工厂,给附近村民带来了300多个工作岗位,仅藕虾共作农田180多个岗位中就安置了17位低收入户。朱首兵说,以每人每天90元的最低工资收入计算,包括种藕、采藕、收虾等全部工作时间加一起约有五个月,每人收入都超过13000元。

相较于在藕虾共作农田里打工,50岁的刘佩华对这份工资收入显然并不满足。他和朱首兵签了一份合作协议:由朱首兵给他供藕种和虾苗,教他种养技术,他自己在承包的60亩塘里种养,收获后的藕和虾再由朱首兵按约定价格回收。这种合作形式进行到第二年的时候,刘佩华的纯收入就超过了27万元,昔日的贫困户一跃成了村里的富裕户。

近年来,泗洪县按照“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的要求打好脱贫攻坚战。截至去年底,累计有2.01万户、6.98万人成功脱贫,2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达到“新八有”目标。而他们的脱贫方式,除了上面提到的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外,当地政府还在探索尝试包括公共资源资产收益、股权投资收益、基地劳务用工收益等多种就业增收扶贫方式,帮困难群众早日脱贫摘帽。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shehui/2019-08-02/43763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