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正文

一名老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记徐州经开区大黄山街道夏庄村郑斯宝

 “我这一生什么都摊上了,刚出生的时候,还在进行抗日战争,之后又经历了解放战争,建国之后,我也到了上学的年龄,那时候国家比较困难,人民生活也困难,上学更加困难,到后来经历了改革开放,再到现在新时代的发展,我都经历过了,见证了中国从一无所有,到现在的繁荣强大,我真是很幸运”。这是大黄山街道夏庄村78岁老党员郑斯宝的一段话。郑斯宝,197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位为了新中国的建设献出了青春的共产党员,也是一位不断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

 一个决定,奋斗终生

 1962年,建国初期,21岁的郑斯宝开始进入夏庄村大队做会计工作,在那个年代,条件艰苦,白天要下地干活记工,到了晚上才有时间处理村里的会计工作,会计工作非常难做,又因专业知识有限,没有前人指导,所有的工作都要自己摸索,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处理。往往都是白天干活累了一天,晚上尽管精疲力竭,不仅要处理会计工作,还要抽出时间进行专业的学习,每每这时都会感觉身心疲惫,生活和工作都异常的艰难,尽管如此,郑斯宝依然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坚持了11年, 这11年里,郑斯宝的会计工作做的井井有条,没有出现过任何纰漏,十年如一日。他一直都说,如此艰辛的工作曾经让他一度想过放弃,但是凭着坚定的信念,他努力工作,哪怕再苦再累,也不能放弃,因为这是党组织交给他的工作,他希望能够不辜负党的期望,希望有一天加入中国共产党。直到现在郑斯宝还经常怀念那段时光,每次和别人聊天的时候都会说:“我这一辈子的工作,一直在路上。”1973年,郑斯宝被调离了夏庄村的会计岗位,之后的四年间,先后在两个村委会任职,直到1977年,被调到跃进矿当书记,从此开始进入工业领域,和煤炭打起了交道。在频繁调换工作的那段时间里,他总是想不通,为什么要把自己调来调去?后来,他看了一篇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文章,又学习了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他才逐渐明白,不管什么岗位,只要是为人民服务,就是他应该去的岗位,只要党需要他,他就会去做,虽然那时还没有入党,但是时刻都要用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另外一方面,上级党组织每次都把他安排在最艰巨的岗位,说明了对他的信任,就应该做好每一件事情,绝不辜负党组织的信任。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在新的岗位上尽心尽力。

 郑斯宝在接触工业之前,对工业和煤炭了解甚少,但是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他认为,党组织既然将这么重要的工作交付于他,哪怕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从那时起,他每日刻苦学习、钻研技术、外出考察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学习先进的技术。大黄山在80至90年代,是煤炭生产基地,有着大大小小10余处矿厂,郑斯宝先后在张庄矿、东山矿、郑庄矿、跃进矿、乡煤炭公司任职,可以说每一座矿的发展都离不开他的贡献。但让他记忆最深刻的是在张庄矿和东山矿,那时候他刚接触这个行业,资金和技术严重匮乏,又赶上建矿,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时刻。但是这并没有难倒郑斯宝,他白天带领人员进行选址,晚上研究学习技术,还要自己筹集资金。选好矿址后,开矿、打桩又是一项技术难题,好在得到了上级的支持,终于能够深入挖煤。为了确保安全,他每天都要深入到井下去观察设备情况。有一夜,多数工人都已回去,他还在井下观察设备情况,彼时天气骤变,突降暴雨,导致地面水量增多,矿井周边地势较洼,导致地面土地下陷,巡逻的工人发现这一情况,生怕郑斯宝一个人在井下会出什么事情,正要寻人帮忙,这时郑斯宝从井下上来,看到周围下陷的地面,又后怕又庆幸,还好不是发生在井下,更不是在工人上工的时候。巡逻工人担心地说:“老郑,你是不是不要命了,这多危险!”郑斯宝却说:“我每天坚持检查一遍,这样才能保证设备安全,更能保证大家的安全,我是矿长,我要对所有人负责,即使自己在下面出事了,只要大家平安就好!”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好矿长,工人们才会更加卖力工作,产量逐年稳步提升!

 一个使命,一生坚守

 70年代,夏庄村和郑庄村的村民去镇上办事,都需要绕行,原因很简单,前往镇上的路到处坑坑洼洼,还有一个3米多深的大坑,村民们每次到镇上办事都要绕非常远的路,还经常有村民摔伤,给出行造成了极大地不便。那个时候的郑斯宝正好在郑庄矿担任矿长,他了解这件事情后,也是非常着急,可是苦于自己缺少资源和资金,无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但是修路的想法就像一个大石头一样,深深地落在了他的心上。后来他终于想到了一个方法,用矿上挖出来不用的杆子石铺路。一车一车地杆子石铺填了道路,他每天都会亲自去干,日复一日,终于将路修起来了,他心中的这块大石头也落了地。为了保证路的平整度,他还会经常拿着铁锹平整路面,后来这条路成了夏庄村和郑庄村村民通往镇上的必经之路。如今,因为新的规划,这条路早已不存在,但是郑斯宝的事迹还在两村村民中口口相传。退休后,他依然发挥党员余热,将自己的满腔热情,投入到为人民服务当中。他为群众操办村内的红白事,让每一家办事的人都能够放心,村内也因此流传了一句谚语“要想好,找斯宝”,这位久经考验的共产党员,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着村民,很多村民也向他学习,如今的夏庄村邻里互助、和谐共进!

 一颗红心,一生无悔

 郑斯宝工作时正值文化大革命,那时候的他对党有着崇高的理想,直到文化大革命之后,才开始发展党员,他才有幸加入党组织。入党之后,郑斯宝更是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处处在在困难的时候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在第一次挖掘煤炭的时候,所有工人都是第一次下井,郑斯宝也不例外,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人敢下。只见他穿着工作服,带着大家,脚步坚定的一步一步往下走,边走边说:“我是党员,我先下!”从那时候起,所有人就都跟着他下井了。就这样,郑斯宝在煤炭行业先后奉献了近20年,被授予徐州市明星企业家称号,多次被评为区、镇先进党员。对于自己的荣誉,他说:“能够获得这些荣誉他感到非常的满足,这是组织对他的认可,这是共产党对我的要求,是共产党培养了我。”现在的郑斯宝一直在强调一句话:“人老了,思想不能老,一定要人老心不老。作为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永远不能变,要时刻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要响应党组织号召,坚决完成党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不管在任何时候,即使现在我年龄大了,但我作为共产党员,只要党组织需要我,我依然不会比青年党员差,我依然会奋战在第一线!”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尽管郑斯宝退休了,但他依然保持着共产党员本色,牢记党的宗旨,信念坚定,热心党组织生活和村内工作,不求名利,只为村庄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坚守牢记自己的入党初心,终身践行共产党员使命。

文/徐州经开区大黄山街道夏庄村 王玉权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shehui/2019-08-08/437765.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