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海杰 通讯员 祖三轩 王陪航 见到田才子老人时,只见他精神矍铄,挺直身板,并拢五指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战争年代,他身先士卒、英勇杀敌、不惧牺牲;和平时期,他听从召唤、服从分配、干啥爱啥;晚年时光,他初心不改、牢记使命、奉献余热。这位让人肃然起敬的94岁抗战老兵、共产党员,始终默默地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他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峥嵘岁月,彰显英雄本色 1941年,16岁的田才子参加了八路军晋豫边游击队,成为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到1944年,田才子已担任连长职务,年纪轻轻就成长为八路军基层指挥员。 战争是残酷的,田才子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在一次反日军“扫荡”战斗中,战士们与日本兵展开了白刃战,他在刺倒一名日本兵后受到了两个敌人的前后围攻,不幸腹部被刺两刀,昏死过去,随后被战火摧倒的废墟掩埋。战斗结束后,奄奄一息的他被老乡发现,才得以生还。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又挑起了内战。1947年,田才子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他参加了淮海战役。“这一仗,解放军取得了伟大胜利,从根本上动摇了蒋家王朝的反动统治!”尽管已经过去70个年头,但田才子记忆深刻,“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都是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做出了好榜样。” 淮海战役中,田才子的腹部、腰部被炮弹炸伤,肠子外流,腰椎受损,还造成了战伤性耳聋。后来虽然进行了肠破裂手术修补,但却留下了肠粘连后遗症,给以后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与麻烦。“战争让我伤残,但我从不后悔,我始终把党的宗旨牢记心上。”田才子激动地说。 有功不居,听从党的召唤 1950年,田才子随部队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然而,入朝作战的第二年,因旧战伤复发,他没能全程参加伟大的抗美援朝斗争,成为老人终生的遗憾。 1951年,田才子调西北军区通信学校担任管理员,1953年转调公安二队任队长。然而,他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最终于1955年7月转业回到农村。1958年,在“大跃进”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中,旧伤病又一次复发,组织上安排动了肠修补手术。 田才子老人用血肉之躯兑现了对党的无限忠诚,以赤诚肝胆践行了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热爱。他在部队期间曾荣记一等功臣,是一名战争英雄,也因战伤致二等乙级残废。但他为人低调,从不居功自傲,一直将多枚荣誉证章珍藏在箱底深处。 谈到这些军功章,田才子老人只是淡淡一笑,反而感叹自己文化水平低,不能为党作出更多的贡献。他回忆,当初家人给起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是希望他做一个有文化的人。但是,旧社会穷人连吃饱穿暖这个基本条件都保障不了,哪里还有钱读书。“当初我完全是在部队里扫的盲,后来是一边工作一边刻苦学习,最终才打下了一些文化底子。”老人说到这里,表情中流露出些许自豪。 身体力行,传承红色基因 田才子退役回到家乡后,虽然身体状况不佳,仍坚持参加农业生产,实现了由一名功臣军人向普通劳动者的身份转换。然而,一直没有改变的,是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对革命精神的传承。 作为一位老兵,他经常受邀到部队开展红色宣讲,讲述在部队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下,一个懵懂少年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战士、并光荣加入共产党的亲身经历。他给年轻战士们讲述最多的是“党指挥枪”,因为中国革命胜利的实践雄辩地证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他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战士们:“要牢记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胜利,珍惜和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苦练战斗本领,时刻听从党的召唤。” 他受邀去学校给学生们作报告,用新旧社会对比的形式,展示新中国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谆谆告诫莘莘学子:“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多读书,多学习,掌握更多的科技知识,接好祖国建设的接力棒,做一名又红又专的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