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进万家 文明润心田
◎徐报融媒记者 吴悠 去年8月,贾汪区被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区”。作为全国50个试点县(市)区之一,贾汪区高度重视、率先启动,按照“贴近群众需求,在服务群众中引导和凝聚群众”的工作理念,瞄准思想通、体系通、资源通、民心通四个“通”的目标,整合全区资源,全域化建设、项目化推进、常态化开展,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到村、进户、见人、走心。 聚焦好一个“立足” 让理论知识“活起来”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9月16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讲+演+问”系列活动走进老矿街道永兴社区。活动组织文艺团体,把理论知识排练成快板、徐州琴书、大鼓等艺术形式,不仅给社区居民送上了内涵丰富的文艺节目,还开展了理论知识有奖竞答,吸引了现场居民的踊跃参与。 这样立足农村特色、农民实际的理论宣讲,在贾汪区比比皆是。 针对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集中组织学习难度大等情况,贾汪区在开通新农村大喇叭,把新思想新理论以大白话写出来、播出去的同时,还推行了“四前一后”理论微宣讲,即村民会议前、文艺演出前、电影放映前、跳广场舞前、升旗仪式后,让群众在参与各类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受教育。 就这样,贾汪区在创新组织形式、传播手段、话语方式中,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宣讲、开展嵌入互动式宣讲、组织开展专题宣讲等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搭建好一个平台 让“文明之花”处处开 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过程中,贾汪区充分做好“统筹”“整合”这两篇文章,加大区、镇、村三级资源的整合力度,使之打通、贯通、联通,一体使用、协同运行,让“文明之花”处处开。 对各个阵地的各类资源,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对各级各部门理论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等平台阵地进行了统筹管理,对基层7大类、13小类阵地进行了资源整合,制度化、常态化开展活动。 同时,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纳入区级为民办实事工程,按照统筹设计、示范带动、全面铺开、分类提升的工作步骤稳步推进。截至今年8月底,1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4个实践站全部建成,年底前将完成300个实践点的建设任务。 依托融媒体宣传矩阵,贾汪区还建设了网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宣传新思想新理论、发布文明实践工作信息,组织发动群众参与,展示文明实践成效,通过线上线下同频共振,不断丰富文明实践内涵,提升文明实践工作水平。 织密编好一张网 让志愿服务暖人心 为积极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模式,较好地解决群众工作没人做、不愿做、不会做的难题,贾汪区成立了区志愿服务总队,负责全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动员机关干部、党员、百姓名嘴、热心村民等积极注册志愿者,带头参与文明实践。 同时,坚持志愿服务项目化,通过进村入户、网上征集、电话访谈等方式,了解群众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做好“派+送”文章,严格按需供给、按“单”配菜,并通过建立区级志愿服务管理平台,制定志愿服务礼遇办法和志愿者专业培训制度,对志愿者定期开展星级评定,对达到一定星级标准的志愿者给予激励奖励,让志愿者有地位、有荣誉、得实惠。 目前,全区已组建186个志愿服务大队、958个志愿服务小分队,有组织地开展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4800余次,初步形成了以行政志愿力量、社会志愿力量、农村党员志愿力量和群众互助服务志愿力量为主的四支志愿服务队伍,为群众送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细致周到的服务。 设计好一份民生表 描绘文明新画卷 为了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贾汪区把解决群众的思想问题与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坚持为民服务、求实务实,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以真情暖人心,以服务聚民意。 爱国主义教育聚民心,策划举办“同升一面旗”“同唱一首歌”等活动,激发群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政策下乡帮民富,以培育新时代新农民为目标,广泛宣传党的大政方针和利民惠民政策;文化惠民解民渴,组织“文化进万家”“城乡文化对对碰”等系列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渴求;帮扶关爱纾民困,把文明实践活动落实到一件件民生实事上,让群众感受党的温暖;厚德实践淳民风,每年评选厚德贾汪人、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营造向上向善、淳朴厚道的社会风气。 以文化人,成风化俗。在贾汪,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润物细无声”地把新思想、新政策、新风尚送到了群众身边,形成了助力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的强大合力,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