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社会 > 正文

徐州好人三月候选人公示

  ◎徐报融媒记者 吴悠 整理

  记者日前从市文明办获悉,2020年3月“徐州好人”候选人开始公示。“徐州好人”24位(组)候选人按评选程序,在《徐州日报》、《都市晨报》、徐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刊播公示,公示期从4月3日到4月9日。

  ■助人为乐类

  ■1.刘廷廷,女,1988年5月生,经开区金龙湖女子民兵班班长。2020年1月,金龙湖社区组建徐州市第一支“女子民兵班”,刘廷廷成了第一任班长。疫情防控工作中,她带领15名女民兵先后600余次为辖区内行动不便的居民、军烈属、退役军人和居家隔离群众配送蔬果和生活用品,护送外来人员至隔离点,并不顾自身安危到发热门诊帮助辖区人员,一次次的“逆行”为经开区群众筑起了安全“防火墙”。

  ■2.刘盈,男,1994年5月生,泉山区奎山街道“苏北计划”志愿者。大年初三他便重返工作岗位,积极投入基层一线防疫工作。为有效严防严控,刘盈结合实际、大胆创新,用6种不同颜色设计、制作、发放“职工工作证”和“居民出入证”,把常住户、租房户分类统计,并将居民出入证与身份证、工作证、车辆通行证、微警务二维码、手机行动轨迹查询有机结合,全方位、立体化、无死角了解人员情况。

  ■3.刘玉宝,男,1961年6月生,贾汪区汴塘镇中学教师。1月26日,他向旱元村党支部递交了请战书,坚决要求参加村疫情防控党员突击队,同为教师的儿子在他的影响下也一起到村头值班,并自费购买了100多只口罩无偿发给困难群众。值班空隙,他坚持记疫情防控日记,并将日记整理编成了旱元村疫情防控《党群风采录》,宣传报道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表现突出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

  ■4.聂晶,男,1979年11月生,江苏迅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2020年1月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公布后,他带领团队争分夺秒搞研发,仅用3天时间就研发出了配套检测试剂盒,经过两周高强度的奋战和一系列的实验室测试,迅睿生物首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面世。1月29日下午,迅睿生物数辆货车载着价值430余万元的新冠肺炎专用检测设备和大批试剂检测盒,抵达武汉、孝感、黄冈等地,在无私驰援湖北的同时,他又向徐州市疾控中心、徐医附院、徐州仁慈医院捐赠价值109万元的检测设备和试剂盒。

  ■5.权元太,男,1972年6月生,徐州经开区金山桥街道杨庄社区居民。1月26日,他主动加入志愿者,每天准时出现在美好汇邻湾小区的疫情防控点。看见小区80多岁的陈大爷独居、行动不便又着急买日常用药,他跑了数家药店,为老人买到药物。企业复工复产要求下达后,他又多次入户帮助居民注册“彭城码”。在他的组织和带动下,社区居民纷纷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守护小区居民的生命安全。3月14日,权元太在结束上午的志愿服务工作后,外出办事,在途中突发急病身亡,年仅48岁。

  ■6.沛县蓝天救援队。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沛县蓝天救援队先后成立“党员应急先锋队”和“疫情防控志愿者突击队”。1月28日至2月11日,共有11名队员先后协助运送抗疫物资驰援武汉,抵达武汉后,决定就地开展志愿服务。他们每天工作近18个小时,往返于机场、仓库、市区各大医院,先后将700余吨救灾医疗保障物资运送到援鄂医护人员驻地宾馆及8家医院,物资累计1000余万件,行驶里程超13000公里,驰援期间,队员们为避免细菌传播,都理了光头,还有6名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7.张友坤,男,1969年6月生,江苏展通建设有限公司徐州市创美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2020年2月,他了解到防疫一线防护物资急缺,便通过多方面渠道,捐款捐物支援一线。先后向贾汪区红十字会捐款53万元、向大泉街道办事处捐款20万元、向民建缴纳特殊会费1万元,同时组织公司党支部发动全体员工向贾汪区红十字会捐款3.62万元用于疫情防控,并向全区各镇、街道、功能区以及公安、城管、医疗等防疫一线工作人员捐赠防护物资,累计捐款捐物总价值150余万元。

  ■见义勇为类

  ■1.冯军武,男,1973年5月生,邳州市铁富镇涧沟村村民。2019年8月14日下午,冯军武光着脚在花生地里干农活时,突然听到求救声,他来不及穿鞋,立刻朝呼救声处跑去,被石子路硌破了脚,他也全然不顾,跑到河边发现一对母子正在河中呼救,他毅然跳进水中,在随后赶来的村民协助下,成功将该母子救上岸。他的胳膊和腿被水中的树枝划得鲜血淋漓,手机也落进河中丢失了,他却无怨无悔。

  ■2.孙继灿,男,1978年5月生,徐州国威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项目经理。2019年9月28日,孙继灿因公到张庄附近调研,在走到拾屯河盛泉路大桥时,发现3名儿童在河边假山处玩耍,其中2名儿童突然落水。危急关头,孙继灿奋不顾身地跳入近3米深的水中,用双手奋力托举起正在水中挣扎的2名儿童,上岸后对2名落水儿童实施抢救措施直到救护车赶来,挽救了两条幼小的生命。

  ■3.王宁,男,1987年3月生,新沂市合沟镇马场村村民。一天早上,王宁在马场村公园突然听到沂河堰边汪塘方向传来“救命啊”的呼救声,他当即向水塘边跑去,发现一名妇女正在水里拍打着水面,拼命挣扎。危急时刻,他立即跳进了水里,抓住落水者后加速向岸边游去。等到把女子拖拽上岸后,王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在村民协助下对落水者进行简单救治,直到救护车赶到。

  ■4.魏忠锋,男,1967年10月生,沛县张庄镇范庄村村民。魏忠锋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1994年11月的一天,邻村3岁的小海不慎掉进河里,魏忠锋发现后,用力把小海拉上岸,除了见义勇为,他还先后参加了天津滨海新区某仓库爆炸、江苏阜宁龙卷风、山东平邑矿难等多次救援行动。自2017年注册成立了“萧县春雨志愿者协会”以来,共参加集体活动80余次、社会各界组织的活动38次,看望贫困户、走访敬老院、慰问贫困大学生26次。

  ■诚实守信类

  ■1.陈紫兰,女,1962年5月生,经开区大庙街道侯集村村民。1983年,陈紫兰从一家小杂货铺白手起家,如今已成为拥有800平方米的货仓、数十种商品二级代理权、多辆皮卡送货车的致富能人,靠的就是诚信经营的理念。富裕后的她恪守做人本分,不忘回馈社会,每年都在妇联的牵线搭桥下资助困境儿童,为农村困难家庭、五保老人捐款捐物,多次被授予徐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2.李振斌,男,1963年12月生,江苏华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1999年李振斌带领华信团队白手起家,成功创建江苏华信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十多年来,他将企业诚信放在首位,抓质量,重创新,企业规模从小变大,实力由弱变强,发展成为全国中高档智能卡基材料行业规模最大、产品档次最高、品种最全的生产企业,是“国家金卡工程配套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3.司桂明,女,1980年12月生,徐州汇乐集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养老行业14年来,“让每一位长者更快乐”是司桂明和她的创业团队从事养老事业的一份初心。在做好机构养老的同时,司桂明带领团队累计参与全国各地的旅居养老服务1000多人次,组织服务队伍上门开展问安、助洁、助浴等服务600余次,与10个社区建立了为老服务公益合作关系。

  ■4.王敦举,男,1964年11月生,睢宁县公共交通有限公司驾驶员。2020年1月18日下午,王敦举驾驶公交车到达终点站例行检查车辆时,在后排座椅上发现一个背包,内有身份证、银行卡、金银首饰、现金等财物,王敦举当即将背包交由当班管理人员妥善保管,并多方寻找失主,最终将背包连同包内价值40万元的财物还给失主。在平时的工作中,王敦举也经常遇到旅客丢失财物,每一次都会想方设法联系失主,急人所急,物归原主。

  ■敬业奉献类

  ■1.孙晗,男,1986年1月生,新沂市马陵山派出所所长。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他创新开展梳网清格“责任清、底数清、重点清”的“三清”工作法,在深入走访的同时,绘制村居图,走一户绘一户标注一户,全镇共绘制草图60份,形成完整的村居图16张。1月27日,新沂出现首例疑似病例,孙晗连夜召集民警,通过监控视频对该疑似病例出行路线进行排查,经过一天一夜的奋战,最终查找到密切接触者,并第一时间穿戴好防护服入户对其进行体温测量,对周围环境进行消杀,将其送至隔离点隔离。

  ■2.郁雯,女,1972年3月生,邳州市赵墩镇天庙村妇联主席。疫情来袭,她主动申请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积极参与检查站点的值班工作,当得知一位村民于1月20日从武汉回家的消息后,她立即建议村里将其在家隔离,并不顾感染风险,主动要求把此人的体检工作交给她,每天坚持到该村民家中,测体温、送生活必需品、进行家庭消毒,并和村民攀谈交心,缓解其心理压力,不仅提高了广大村民的自我防护意识,还努力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深受群众好评。

  ■3.王娟,女,1976年6月生,云龙区大郭庄街道润龙社区主任。润龙社区是刚刚成立的社区,各项机制不完善,疫情防控难度大,对此,王娟勇担责任,调动多方力量开展疫情防控,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每天坚守在第一线,确保将防控工作落实到位,共入户排查了3618户,排查到外地回徐人员126人次,为他们建档立卡,每天测体温,通过排查第一批的隔离信息,整合整个工作流程,为疫情防控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王侠,女,1977年2月生,贾汪区马庄村党委副书记。自2020年1月26日以来,王侠始终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带领党员、志愿者们挺身而出,喊出“疫情不走,我们不休”的战斗口号。每天为19户隔离家庭消毒两次,并为全村联系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资,全力保障群众生活需要。利用马庄香包现有资源,她还积极联系南中医大、徐州医科大学,一周内赶制出1万余个防疫香囊,送给徐州、援鄂医护人员,积极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

  ■5.郑庆标,男,1993年7月生,鼓楼区黄楼街道永康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面对疫情,这名90后社区书记主动退掉回江阴老家的车票,把新婚妻子送回娘家,从防控工作开始至今,一直坚守一线。永康社区位于市中心,疫情防控难度大,初任书记的他充分调配辖区内党员、网格员、警员等资源力量,有效解决排查难、管控难、隔离难等棘手问题。

  ■孝老爱亲类

  ■1.陈胜秀,女,1962年11月生,新沂市新安街道盛世社区居民。十多年前,陈胜秀的丈夫马拥良突然离家出走,一直杳无音信。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陈胜秀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年迈的婆婆病了,陈胜秀照顾她吃药、擦身一日不落。当看到有些留守老人、孤寡老人无依无靠,她拿出毕生积蓄在社区办起了“盛世养老院”,并把婆婆作为第一个客人。

  ■2.耿道田,男,1953年12月生,贾汪区耿集办事处窦宅村村民。2016年,耿道田家庭发生巨大变故,老伴突发脑出血加上车祸,变成了植物人,需靠氧气机及鼻饲管维持生命,艰难情况下,他对儿女说:“你们都有自己的家庭,都需要过日子,照顾你们妈妈的任务我自己来!”于是他每天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伴,老伴的身上从来没生过一次褥疮。如今4个年头过去了,耿道田从无怨言,街坊邻里都称赞他是位有情有义的好丈夫。

  ■3.李海彦,女,1978年7月生,丰县孙楼街道大洼村村民。2013年再婚丈夫侯立强车祸去世,撇下年迈且身患癌症的老父亲和3个孩子,面对生活的变故,李海彦挺起柔弱的双肩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十年如一日照顾全家老小的衣食起居。公公因患肺癌卧床不起,她每天无微不至地为他喂饭、洗脸、穿衣……甚至大小便都是亲力亲为地照顾,从不嫌弃,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托起一个家。

  ■4.倪文敏,女,1971年10月生。新沂市马陵山镇曹刘村村民。她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是2004年的一场车祸致使她的丈夫头骨碎裂,智商停留在孩童阶段。为了扛起这个家,她一边照顾着年迈的公公和年幼的孩子,一边照顾着生活不能自理的丈夫。然而,更加不幸的是,她母亲患上了精神疾病,90多岁的二叔也无人照顾,于是,倪文敏就把他们接到身边,用柔弱的肩膀和爱扛起了一个家庭的重任。

免责声明     责任编辑:管理员
扫描关注黄淮网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86hh.com/news/shehui/2020-04-07/443268.html
版权免责声明:凡本网未注明"来源:黄淮网"的文/图等稿件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黄淮网联系删除。
文章关键词:
关于我们(About Us) | 工作人员查询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加盟代理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Copyright © 2009 - 2019 黄淮网(WWW.86H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140236     苏ICP备18039698号-1    苏公网安备 32031102000168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西都大厦4层     联系电话:0516-85752568     客服QQ:541440872     投稿邮箱: ZGJSXZ@sina.com
黄淮网法律顾问:江苏淮海明镜律师事务所 田原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