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报融媒记者 季芳 通讯员 孙梦 赵芳 楼道堆物一直是小区治理的“顽瘴痼疾”,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龙湖街道沈店社区大力开展“楼道革命”,通过组织党员志愿者整理、粉刷、装饰,将沈店花园小区28栋杂物堆放的楼道“死角”变成了便民服务的“睦邻角”。 搞清理 把楼道“让出来” 沈店花园小区为拆迁安置小区,是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李淑侠重点包挂的老旧小区。5月12日,李淑侠来到沈店花园小区开展“眼前事现场交办、身边事群众反馈”实践活动。听到一楼楼道非机动车乱停放、杂物乱堆放的抱怨后,李淑侠与群众代表共同商议出“睦邻角”改造计划,“抱怨声”成了“金点子”。 沈店党员干部带头上阵,对楼道组织了杂物大清理,并对破损处进行了统一修复、粉刷,利用每个楼道4-5平方米的夹角处统一画线、刻标识牌、安装歇脚条凳,把楼道口“让出来”打造便民“睦邻角”。很快,28栋楼的“杂物堆放易发处”变成“老年人歇脚处”“儿童车临放处”“社区政策发布处”。 搞评比 使楼道“好上来” “睦邻角”让楼道环境改善了,也方便了居民歇脚时联络感情。但是,如何让“睦邻角”一直持续见好,沈店社区党支部决定对“睦邻角”实行动态管理。 根据网格化划分,社区党支部将28栋楼划分成28个网格,7个社区“两委”成员任片长,每人包挂4栋楼的“睦邻角”,14位党员中心户任楼长,每人包挂2栋楼的“睦邻角”,负责各自“睦邻角”的楼栋环境卫生、公共设施维护、特色主题更新等。同时,设置4面“流动旗”,每月进行一次竞赛评比,对优秀“睦邻角”、特色“睦邻角”挂红旗,对不合格、不达标的“睦邻角”挂黄旗,激励各“睦邻角”健康发展、竞相发展。 搞活动 让楼道“活起来” 楼道“死角”变便民“活角”,除了刚性评比,还需要活动支撑带动。为此,沈店社区党支部决定将每月15日的“主题党日”搬到“睦邻角”现场,7个片长、14个楼长现场交流经验、取长补短,不断充实“睦邻角”的公共设施和便民服务内容。同时,楼长们不定期在“睦邻角”召开本楼栋居民议事会,唠家常、纾心结,做到“小矛盾不出楼道,大矛盾不出社区”,渐渐形成了一股向上的合力。 “睦邻角”的打造让老旧楼道实现了“大变脸”、群众服务实现了“大提升”,成为促进邻里和谐的桥梁,被居民们称赞为“家门口的新客厅”。居民孙井英说:“楼道干净了,入户扶手也修好了,出来进去的心里也敞亮了!” 金龙湖街道党工委书记吴磊表示,“睦邻角”既是群众的“歇心角”,也是党员的“先锋角”,下一步,金龙湖街道将在街道12个社区46个居民小区内因地制宜逐步推广,以“睦邻角”为平台把便民服务真正引入居民的“家门口”。 |